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德州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童孙未解耕织(       

    A.提供

    B.供应

    C.从事

    【2】青春作伴好还乡(       

    A.春天

    B.人生好时节

    C.青少年

    【3】一个个齿排班(       

    A.按年龄大小排序

    B.按身份高低排序

  • 2、民间故事语言平实,情节生动。讲述民间故事时,下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讲得生动、吸引人。

    B.可以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

    C.故事的内容一点儿也不能改变。

    D.可以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狂风怒(大声呼喊) B.不求解(很,极)

    C.下问(耻辱) D.学而不(满足)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来自zhè jiāng(   )的李老师十分bó xué(   ),为了给大家jiē kāi(   )bào zhà(   )之谜,他用yào shi(   )打开科学室,介绍那套著名的shí yàn(   )zhuāng zhì(   )。

  • 5、回忆所学内容填空

    1.学习了《落花生》,“父亲”的话使我懂得________;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眼看着圆明园从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化成了一片灰烬,我想说:_______;学习了《父爱之舟》,文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景是_______;学习了《忆读书》,我知道冰心先生认为的好书是________的书。

    2.宋代朱熹讲的读书“三到”中“_______最急”;我还能写出朱熹《观书有感》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论语》中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____________”的话,“识”在这里读作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

    3.我们要珍惜时间,否则后悔就晚了,正像宋朝岳飞说的“______,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本册中,我们学到了一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请列举两种:

    (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 6、选字填空。(6分)

           

    敢   现   读   兵马   水

           

    造   章   地  

         

    俏   奶   马   峭 险

     

  • 7、看拼音,写词语。

    xiōng sǎo        qín kěn       jiān yù          niàng jiǔ   

    ( ) ( )( )( )

    kē shuì            jū shù       shāi xuǎn       wǎn   bèi

    ( ) ( )( )( )

  • 8、多音字组词。

    chuán_________   zhuàn_________

    shā_________   shà_________

    chà_________   chāi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内阅读。

    白鹭(节选)

    在清水田里,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他却根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1】把文中划横线的部分补充完整。

    【2】这是一篇_______的散文,作者是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________之情。

    【3】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中,作者运用_________的写法,表现了白鹭的优雅矜持。

    【4】“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这句话体现了( )

    A.白鹭的无所事事

    B.白鹭的悠然自得、气度不凡

    【5】选文的三段话生动地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三幅优美的画面,写出了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

    【6】三幅画面中,你最喜欢哪幅画面?说说为什么?再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丰富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非连续性文本

    【1】这列火车从________驶向__________

    【2】用“√”选出正确的答案。

    (1)“G69”中的“G”表示( 动车 特快 高铁 )。

    (2)李武于2015年03月25日13:15到达车站,此时他(能 不能)乘坐这趟列车。

  • 11、阅读一非连续性文本

    主持人大赛

    材料一[节目简介]

    中文名称

    2019主持人大赛

    首播时间

    2019年10月26日

    国家/地区

    中国

    播出频道

    CCTV--1

    类型

    电视大赛节目

    播出时间

    每周六晚20:00

    主持人

    撒贝宁

    在线播放平台

    央视网

    点评嘉宾

    康辉、董卿

    每集长度

    约90分钟

    制作公司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播出状态

    已完结

    新闻类冠军

    邹韵

    文艺类冠军

    蔡紫

    材料二[节目特色]

    节目设置“专业十大众”的评审制度。为了保证观众参与的广泛性、普遍性和代表性,大赛引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在线大众评审”。拥有仿真3D形象的400位线上大众评审虽然没有亲临现场,但他们可以同时参与节目,与17位专业评审共同评价打分。

    材料三[各方声音]

    《2019主持人大赛》让观众见识了一场“神仙打架”。无论选手、评委还是点评嘉宾,都代表了当今中国主持界的最高水准。央视大赛向来干净利索,不玩满屏的花字,没完没了的重复闪回。

    ——《北京晚报》

    《2019主持人大赛》体现出观众对高品质电视内容的强烈需求。观众更想看到没有“注水”,摒弃煽情,展示真才实学的“硬核”节目。当观众为选手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得分而揪心时,主持人对精准时间和精准表达严格把控的职业特性,得以“不说自明”地印刻在观众脑海之中,展现出了媒体人的专业风采。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材料四[收视情况]

    期数

    播出日期

    CSM59城收视情况

    CSM全国网收视情

    收视率%

    排名

    市场份额

    收视率%

    排名

    市场份额%

    第一期

    2009.10.26

    1.050

    3

    3.830

    0.82

    3

    3.36

    第二期

    2019.11.09

    1.166

    2

    4.268

    0.96

    2

    3.93

    第三期

    2019.11.16

    1.186

    2

    4.310

    0.95

    1

    3.86

    【1】以下哪位是本次比赛的点评嘉宾( )

    A.康辉

    B.撒贝宁

    C.邹韵

    D.蔡紫

    【2】小黄同学想了解与该大赛相关的一些观众评价及专业新闻报道,她应重点阅读哪一份材料( )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D.上网搜索

    【3】以下哪位同学能在电视上看到《2019主持人大赛》( )

    A.小陈10月19日星期六20:00收看CCTV-1

    B.小王10月26日星期六08:00收看CCTV-1

    C.小许11月7日星期二20:00收看CCTV-1

    D.小吴11月14日星期六20:00收看CCTV-1

    【4】根据材料四的收视排名变化情况,可以得出以下哪一个结论( )

    A.《主持人大赛》这个节目到第三期才得到认可。

    B.电视台对这个节目的投入越来越大。

    C.观众越来越喜欢收看这个节目。

    D.这个节目是CCTV最好的节目。

    【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本的一项是( )

    A.《主持人大赛》的制作公司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B.节目的评审制度是17位专业评审和400位现场大众评审。

    C.《北京晚报》和《中国新闻出版广播报》都对该节目有较高的评价。

    D.《主持人大赛》收视率趋于稳定。

    【6】李七月是本次比赛第三期文艺类的5号选手,专业评审团给她打的平均分为96.700,位列第二名。因此,有人认为,李七月最终在本期文艺类比赛中会获得第二名。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请结合材料内容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结合文本信息和材料三的各方声音,向你的家人简要介绍《2019主持人大赛》,说说这是一档怎样的电视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快乐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太阳,跌倒了

    才有了静谧的

    夜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美丽——(   )——(   )

    静谧——(   )——(   )

    (2)小鹦鹉,学说话。

    滋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所写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妙笔生花(接着往下写一写)

    ________,跌倒了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跌倒了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湖是美的……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爱黄河,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那么欢快?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绿得这样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见湖面上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正是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湖是美的……

    1文中的“礼花”指的是 ,“礼炮”指的是 ,“玉花”指的是   ,“掌声”指的是

    2作者从 的时候和 的时候等两个方面生动具体地描写了雨中的湖,全文描绘了 ,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3文中的过渡句是 _________。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_的作用。

    4文章结尾的省略号所表达的意思是_____(填序号)

    ①表示文中语言的省略。

    ②表示声音话语被打断。

    ③表示语意未尽。

  •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岸边扬柳依依,江上沙欧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篮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唯见长江天际流。

    【1】 画出文中不正确的字,并把正确的写下来。

     

    【2】将诗句补充完整。

    【3】与第一段文字对应的诗句是:

    【4】根据意思选择合适的解释,填写序号。

    依依在文中出现了两处,意思分别指:形容留恋,不忍分离的意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意思。

    ①“杨柳依依中的依依应指  

    ②“依依惜别中的依依应指  

    【5】伫立的意思是_________,凝视则是指___________地看,从这两个词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读这一段话,应该用_______________的语气,表现________的感情。

    【6】友人乘船早已远去,可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此时此刻,他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 15、课外阅读。

    小麦从哪儿来

    小麦起源于西亚。但那时的小麦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它们产量不高,蛋白质含量也不如现在的小麦。人类最早种植的小麦叫“一粒小麦”,它的细胞核内只有14条染色体,而现代广泛种植的普通小麦则有42条染色体。染色体对于小麦能长成什么样子至关重要。所以,你可以想象一粒小麦与普通小麦的差距有多大了。

    约一万年前,一粒小麦偶然与一种山羊草杂交,诞生了拥有28条染色体的二粒小麦。约3000年前,二粒小麦又与粗山羊草杂交,出现了我们目前常见的普通小麦。人们发现普通小麦拥有产量很高等优良特征,便纷纷开始种植这种小麦。现在在西亚和南亚我们还能见到一粒小麦和二粒小麦。

    小麦是从发源地西亚四面展开扩张的:向西传播到中东、非洲和欧洲地区,向东传播到中亚、东亚等地。

    15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在欧亚大陆无比辉煌的小麦开始随着西班牙殖民者的脚步在美洲扎下了根。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数年之后,这个曾以玉米为主食的国家,就开始把小麦做的面包作为身份的象征。很快,小麦征服了玉米的原产地中美洲。随后,小麦又来到了北美,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涌起了大片大片的麦浪。

    在其他国家传播很快的小麦,在中国的发展却相对曲折。公元前3000年左右,小麦就传入了中国。但小麦最早在中国挺受冷落的。考古学家发现,直到距今2000多年的汉朝时期,中国的北方地区仍然以粟和黍为主食。究其原因,除了气候,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不好吃——小麦粒煮的饭不好吃。唐初的大学问家颜师古就曾说“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

    到了唐代,宫廷内开始对面食的制作工艺精益求精。有了皇室的牵头,在唐朝首都长安,各种各样的面食开始出现。小麦这才逐步摆脱从属地位,开始成为华夏食物中的主角之一。

    【1】填空。

    (1)一粒小麦、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的不同是____________造成的,它们之间的不同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

    (2)小麦刚传入中国时,挺受冷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小麦起源于西亚和南亚。( )

    (2)一粒小麦与普通小麦的差距很大,由一粒小麦进化成普通小麦大约用了3000年,一粒小麦与山羊草杂交后成了现在的普通小麦。( )

    (3)“唐初的大学问家颜师古就曾说‘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这句话说明小麦在中国发展挺顺利的。( )

    (4)从唐代开始小麦成了华夏食物的主角之一。( )

    【3】“很快,小麦征服了玉米的原产地中美洲。”这句话中“征服”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对“小麦又来到了北美,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涌起了大片大片的麦浪”中“涌起了大片大片的麦浪”理解正确的是(       

    A.用拟人的手法把小麦写成了麦浪,说明丰收了。

    B.说明北美地区种植了大片大片的小麦。

    C.说明小麦代替了玉米,成为主要的农作物。

    D.因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所以小麦成为北美地区的主角。

  • 16、阅读。

    火蜥蜴

    火蜥蜴身材娇小,身长在15厘米至25厘米,和成年人的一只手差不多长。它的身体呈黑色,有黄色斑点或斑纹,有的甚至是全黑,有的以黄色为主色,也有红色和橙色的,分布区域遍及欧洲大陆。

    ②与其他两栖类动物一样,火蜥蜴的幼体用鳃(sāi)呼吸,童年在水中摸爬滚打;成年后会长出四肢,并用肺呼吸,爬上陆地。它喜欢栖息在潮湿的落叶、树根和乱石之中。它喜欢夜生活,如果在雨季,白天也很活跃。

    ③爱水的火蜥蜴,是怎么跟火扯上关系的呢?原因大概是它们体色鲜亮,明黄色的斑纹好似火焰。更主要的是,火蜥蜴在冬眠时会藏身在枯木中,人们把枯木捡回家当柴烧,燃烧时火蜥蜴难耐烈火,从火中腾飞而出,人们就把它误认为是“火中神兽”。

    ④火蜥蜴可以灭火。它喜欢栖息在潮湿的环境中,很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火蜥蜴是一种属于阴寒的生物,与火相克。火蜥蜴遇到火,就会施展出特有的求生本领——瞬间胀大,“吐”出大量黏(nián)液,浇灭旁边的火焰。实际上,这是它们在紧急关头,从皮肤渗出许多黏液,依靠肌肉的力量把黏液喷射了出去。

    ⑤火蜥蜴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它没有眼皮,如果眼睛里进了沙子,不能靠眨眼睛把沙子冲掉,只能靠舌头来舔。问题又来了,没有眼皮,火蜥蜴怎么睡觉呢?别担心,火蜥蜴自有遮光的小妙招。如果你养过猫,你就会发现晚上的时候,猫咪的眼中央呈现出圆圆的一个黑洞,而到了白天,这黑洞就变成了一条缝。这是猫的瞳孔因为光线的变化而产生的变化,目的是保证正常量的光线进入眼睛。没有眼皮的火蜥蜴在睡觉的时候,瞳孔会像猫那样闭合起来,几乎可以完全把光遮住,那样就不妨碍正常睡觉了。

    ⑥人们还发现了火蜥蜴四肢具有再生功能。即使它的肢体残缺了,依然会重新长出完好的新肢体,又能够活动自如了。

    【1】下列选项内容,在上文中没有介绍的是(          

    A.火蜥蜴的外形特点。

    B.火蜥蜴以昆虫、蜘蛛为食。

    C.火蜥蜴的呼吸方式。

    D.火蜥蜴四肢具有再生功能。

    【2】第①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A.举例子   列数字

    B.列数字   作比较

    C.打比方   作比较

    D.举例子   打比方

    【3】第③自然段中人们把它误认为是“火中神兽”,主要是因为(          

    A.火蜥蜴体色鲜亮,明黄色的斑纹好似火焰。

    B.燃烧时火蜥蜴难耐烈火,从火中腾飞而出。

    C.火蜥蜴冬眠时会藏身在枯木中,容易着火。

    D.火蜥蜴施展特有的求生本领可以令火熄灭。

    【4】第④自然段中,火蜥蜴灭火的方法是(          

    A.火蜥蜴喜欢栖息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够熄灭火。

    B.火蜥蜴是一种属于阴寒的生物,能够与火相克。

    C.用嘴吐出大量黏液,喷射出来浇灭旁边的火焰。

    D.从皮肤渗出许多黏液,靠肌肉把黏液喷射出去。

    【5】文章写火蜥蜴,为什么还要在第⑤自然段中介绍猫眼的与众不同?请简要地写下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   看!前面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那是流星体!流星体是太空中一种较小的天体。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速度的6倍多。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一自然段的意思:________

    2为了说明流星体的运动速度快,这段话列出了它的____,并把它和____的速度做对比。

    3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部分的写法,介绍一种事物(如鲸、大象等),突出它的某一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

  • 18、下面是小芳去东莞某动物园研学后收集的资料,阅读资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广东省部分珍稀动物现状

    中华穿山甲: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素有“森林卫士”之称,数量稀少,属于濒(bīn)危动物。中华穿山甲在广东南岭的主要活动范围位于拟设南岭国家公园范围——现天井山林场,穿山甲主要食物为白蚁。

    鳄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曾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也因此被称为“爬行动物中的活化石”。全球鳄蜥野生种群数量不足1400只,中国鳄蜥野生种群数量约有1200只,而南岭就是鳄蜥最主要的栖息地之一,其中广东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鳄蜥野生种群数量约770~875只,占全国野生种群的2/3左右,和国内其它野生鳄蜥种群相比,它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野生鳄蜥种群。

    黄腹角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雉类,享有“鸟中大熊猫”的美誉。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分别的美誉。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分别于2022年和2023年多次发现黄腹角雉的活动动态。

    [材料二]中国濒危野生动物现状调查表

    名称

    数量

    主要活跃地区

    类别

    食物

    大熊猫

    不足2000只

    中国

    熊类

    竹子

    朱鹮

    1万只左右

    中国

    鸟类

    小鱼、泥鳅等

    雪豹

    4500只左右

    西藏地区

    豹类

    岩羊、盘羊等

    【1】下列对于“濒危动物”理解错误的选项是(   

    A.濒危动物泛指珍贵、濒危或稀有的野生动物。

    B.濒危动物存在灭绝危险。

    C.濒危动物是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D.濒危动物指具有攻击危险性

    【2】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22年和2023年多次发现活动动态的黄腹角雉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

    (2)朱鹮的主要活跃地区在中国,它的食物是小鱼、泥鳅等。( )

    (3)材料二介绍的三种濒危动物总数超过20000只。( )

    (4)如果岩羊、盘羊等动物灭绝,雪豹也将灭绝。( )

    【3】根据材料内容填空,并在“括号”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素有“森林卫士”之称的、被称为“爬行动物中的活化石”及“鸟中大熊猫”的动物分别是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

    【4】材料一画横线的句子没有运用 ________的说明方法(多选: A.举例子 B.列数字 C.作比较 D.打比方),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是人类与动物的共同家园。为了保护这些濒危野生动物,我们可以怎么做呢?请你拟一条宣传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鸵鸟

    鸵鸟分布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区,是现代鸟类中体形最大的鸟。

    鸵鸟的双翅已经(退化 蜕化),不会飞翔,但在顺风及拐弯奔跑时,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 能保持平衡,又能借助强劲(jìn jìng)风力, 加快奔跑速度。鸵鸟善于奔跑, 一步可以(迈出 跨出)7米远, 时速可达60千米。当然它们不能一天到晚都跑得这么快, 但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提到鸵鸟,人们往往认为,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如果来不及逃跑,就会把自己的头和颈(jǐng jìng)平贴地面, 钻进沙堆, 以为自己什么也看不见, 就会平安无事。其实,这是人们误解了鸵鸟。经过研究人员多次观察,从来没见过鸵鸟把头藏进沙里。实际上,鸵鸟不会这样愚蠢,因为把头埋进沙里,很快就会窒(shì zhì)息死亡。有时鸵鸟 把头贴近地面,是为了听远处的声音,或者是为了放松一下颈部的肌肉。年幼体弱的小鸵鸟,遇到敌害逼近时,常把身体紧贴地面。由于它们身上羽毛的颜色和黄草、黄沙相似,很容易躲过敌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小鸵鸟的头颈也不钻进沙堆,而是两眼紧紧盯住敌害,做好随时逃离的准备。

    1用“/”画去不正确的词语或读音。

    2文章介绍了鸵鸟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鸵鸟真的会把头藏进沙里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描写鸵鸟善于奔跑?举例说一说。

    (1)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

    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老师的教诲之恩,我不能忘记。(改为反问句)

    跟我学: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要注意两点:①把句子改为相反的意思,即把肯定句改为否定句,把否定句改为肯定句。②要把最后的“。”改为“?”,并加上难道……”“怎么……等表示反问的词语。

     

     

    2.理解句子,并仿写。

    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1)这句话把   比作   ”。

    (2)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 21、爸对我和弟弟说:“暑假我带你们去游泳。”(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句子训练场(按要求完成句子)。

    (1)在一个刮着风又纷纷扬扬下着大雪的日子里,已经显得苍老的父亲睡觉的时候,在自己的被窝里发现了热水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壶伴着父子走过冬天。(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儿子放错了热水壶。

    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天地。

    你的家人有什么特点?你想用什么典型事例来表现他(她)呢?请你选择一位家人,以“我的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选取典型的事例来写;

    (2)注意运用本学期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3)语句通顺,条理清晰,书写规范整洁。

    温馨提示: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