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不对的一句话是( )
A.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B.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永远受欢迎。
C.《时代广场的蟋蟀》中的柴斯特 是一只有音乐天赋又满怀乡愁的蟋蟀。
D.新一轮的班委竞选中,小明说:“你们谁选了我,谁就是我的好哥们儿!”
2、下列三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 )
A.须臾(yú) 茅坑(máo) 家雀儿(qiǎo)
B.似乎(sì) 洞穴(xué) 汨汨流淌(mì)
C.障碍(zhàng ) 土炕(kàng) 悄无声息(qiāo)
3、选择正确的词义。
靠:a. 接近,挨近 b. 依靠 c. 信赖
(1)我们的船渐渐靠岸了。( )
(2) 数不清的条石,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
(3)他做事很可靠你不必担心。( )
自然:a. 自由发展 b. 不拘束 c. 理所当然
(4)他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
(5)我的病不用吃药,过两天自然就会好了。( )
(6)站在长城上,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
4、人与猿最大的区别在于( )
A.吃饭
B.直立行走
C.制造工具
D.使用工具
5、选择有错别字的一项( )
A.期骗
B.夸奖
C.妥帖
D.刻舟求剑
6、下面描述的画面,可以用( )这个词语来形容。
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同学们正在上自习。大家都在认真地做作业,只听的写字声。
A.锣鼓喧天
B.人声鼎沸
C.窃窃私语
D.鸦雀无声
7、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 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容貌。
B. 这橘子酸得我牙都快掉了。
C. 北极星像盏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D. 读书,使人聪明智慧,使人目光远大,使人心胸开间。
8、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若( )若( ) 昂首( )( ) ( )头( )动
漫( )卷( ) 人声( )( ) 震耳( )( )
风( )浪( ) ( )( )奕奕
9、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其中“重”是多音字,诗中读音是(_____),另一个读音是(____),组词(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谁)在________(时候)______(做什么)的景象。
【3】“足”的意思是______,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的“山西村”在( )。
A. 今山西省山西村 B. 今浙江绍兴
C. 今浙江杭州
【5】诗中写景寓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一个生活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他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两个人紧靠着坐下。他指着保罗的车,说 看见了吗 很漂亮 对不对 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 将来 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 到那时候 你就可以坐在车里 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 )的光芒,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 )的夜晚。
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 )是令人( )。
(1)按原文填空。
(2)在第1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
(3)短文结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保罗“难忘”这个夜晚,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鲤鱼告状
鲤鱼拖住鱼钩,撕撕扭扭地到法庭去告状。它对法官哭诉道:“鱼钩真是把我们鱼类害得好苦呀!它三番五次要谋害我们一家的性命,它作恶多端,罪行累累——我的嘴唇也是被它钩破的,现在,左边还有一块伤疤;我的弟弟已经被它害死了;我的老婆,半个月前,也险些遭了它的毒手。还有,两天前,它在河中央拦路抢劫,我叔叔的尾巴,被它钩掉了几片鱼鳞!”
法官记下鲤鱼全部的状词,才又讯问鱼钩:“被告者鱼钩,你有什么说的?”
“公正的法官先生!”鱼钩不慌不忙地说道,“鲤鱼说的全部是事实,但是对于它们一家贪吃钓饵那回事,它为什么却一字不提呀?”
【1】照样子,写词语。
撕撕扭扭(AABB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番五次(含数字)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罪行累累(ABCC式)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近义词。
讯问( ) 不慌不忙( )
【3】如果你是法官,你觉得鲤鱼有理,还是鱼钩有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河伯游北海
河伯是管理黄河的神。
这年秋天,河伯比哪一年都高兴。这是因为,这个秋天多雨。雨多,黄河里水就大。
下第一场雨时,黄河水涨了一寸。
下第二场雨时,黄河水涨了一尺。
下第三场雨时,黄河水又涨了一尺……
雨一场接一场地下个不停,水一尺接一尺地涨个不止。滔滔河水早就舒展开了身姿,漫溢上了河岸,肆意横流开来。河伯游荡到北岸,远望南岸,高大的屋舍矮小得如同鸽子窝;他游荡到南岸,回望北岸,刚刚在河滩上吃草的黄牛矮小得如同一只只蚂蚁。河伯看着浪涛滚滚的河水,可激动啦,蓦然觉得黄河是天下最为壮阔的流水,能管理天下最壮阔的流水,真是三生有幸,当然也就感到无限光荣。
感到无限光荣的河伯决定出去走走,借机炫耀一下自己。
河伯跳着舞,唱着曲,顺流而下,一日千里,很快就来到了北海。
一到北海,河伯舞不跳了,曲不唱了,眼睛瞪得不能再大了。这北海水天相连,漫无边际。他腾空而起想看到岸边,可哪里看得到呀!他驾着云雾,往前飞,飞了好长时间,往下看还是滔滔水浪,不见有岸。河伯飞累了,也没找到海岸,只好返身回来。这时候,河伯没了先前的得意,他明白了天下最壮观的流水不是黄河,想想先前自己的自高自大,真有些惭愧。
河伯刚在海边站定,就听见有人叫他,他回头一看是海若。
他走近几步,拱手赞扬海若:“你可真了不起,主宰这么大的北海!依我看,北海是天下最壮阔的流水,你就是最光荣的海神!”
海若听了,连连摇手,谦虚地说:“河伯过奖了,北海哪里是最壮阔的流水呢!据我所知,天下还有东海、西海和南海,哪一个也不比北海小,北海和它们相比只能是个小弟弟!”
河伯听得好新鲜,越听越觉得自己渺小。他诚恳地对海若说:“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老实说,没有见到北海之前,我还以为黄河是天下最壮阔的流水呢,一见到北海,我才知道黄河太渺小了。”
海若说:“是这样的,所以人们常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在这个世界上,谁也不应该自满自足、自高自大。”
【1】河伯是管理什么的神? ( )
A.长江
B.黄河
C.北海
D.南海
【2】第六自然段中,河伯为什么激动? ( )
A.因为他看到河水浪涛滚滚。
B.因为他看到黄牛矮小得如同蚂蚁。
C.因为他看到屋舍矮小得如同鸽子窝。
D.因为他觉得自己管理着天下最壮阔的流水。
【3】“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与下列哪句话意思相近?( )
A.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
【4】河伯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 )
A.激动→高兴→惭愧→羡慕→诚恳
B.高兴→激动→得意→惭愧→诚恳
C.高兴→激动→羡慕→诚恳→惭愧
D.激动→高兴→得意→诚恳→惭愧
【5】“河伯游荡到北岸,远望南岸,高大的屋舍矮小得如同鸽子窝;他游荡到南岸,回望北岸,刚刚在河滩上吃草的黄牛矮小得如同一只只蚂蚁。”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喜欢文中的河伯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有过骄傲的时刻吗?请写出你当时得意扬扬的情态,并说说你现在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那一季的金黄
我自小身体不好,五岁那年又进了医院,准备动第三次手术。当时爸爸远在北京。妈妈当时还是小学教师,白天要上课,晚上就整夜守在医院里,一面备课,一面为我操劳着。
一天傍晚,我照例到医院大门等妈妈来,街上来往行人很多。当时正值橘子上市的时节,我看见大人小孩手中都是橘子。我是特别爱吃橘子的,但在当时,它对我们这样的家庭简直是件奢侈品。爸爸、妈妈的工资少得可怜,我接二连三的手术又需要一大笔钱,别说是橘子,就是一日三餐也日渐稀薄了。我只能眼巴巴地盯着别人手中的橘子,在那片金黄中倒咽口水。
不知从哪儿飞来块橘子皮,刚巧落在我面前。我直愣愣地望着它,脑海里想象着橘肉的甘甜,难以自制,终于禁不住诱惑,捡起那块橘子皮,贪婪地放在鼻子下闻了起来。我如获至宝地捧着它跑回病房,把它捏在手中,闻了又闻,竟恍然睡去。我梦见自己吃了很多橘子……
朦胧中,我被一阵抽泣声惊醒。我看见妈妈坐在床边背对着我,手里紧紧握着那块橘子皮。那时我理解不了妈妈的哭泣,我只是把小脸贴在妈妈的背上。妈妈突地颤了一下,慌忙用手擦了下眼,回身一把抱住我。我看见妈妈红着眼睛在笑,笑得苍白。我忍不住哭了,泪水打湿了妈妈的羊毛衫,那是妈妈最体面的一件衣服,也是爸爸用一个月的工资买的。七八年了,妈妈就这么一件羊毛衫。
妈妈依在我的头顶,轻轻地说:“好孩子,不哭,妈妈给你买橘子。”妈妈去的时间真长,回来时果真带了一篮金灿灿的橘子,妈妈在那片金黄中苍白地微笑着。
我扑向橘子,贪婪地嗅着,忽视了世界的一切,连妈妈什么时候离去都一无所知。突然,我发现邻床刚才和妈妈一起来的一位母亲乜(miē)眼看我,轻轻对自己的孩子说:“她妈妈一件衣服只换了一篮橘子,想想妈妈的心吧……”
橘子?衣服?妈妈的羊毛衫?我猛地记起点什么!妈妈那苍白的微笑和突然单薄的身影……
橘子啊!从那以后,我再也忘不了那一季的金黄。
【1】菲菲在读短文的时候,在第2自然段旁边写出了自己的疑问,结合上下文来推断,我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是( )
A.因为橘子是生活中不必需的享受物品。
B.因为橘子是过分挥霍浪费的享受物品。
C.因为橘子是生活中用不着的享受物品。
D.因为橘子是生活必需但买不起的享受物品。
【2】第4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两处写到妈妈的“笑”,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两处“笑”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中画“_____”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一次妈妈买的橘子味道很特别,那种金黄色让“我”记忆深刻。
B.那一季的金黄包含着的是妈妈对“我”的浓浓的爱,让“我”永远铭记在心。
【4】读完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想或疑问?在下面作出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外片段,完成练习。
东汉时期,有一个叫乐羊子的人外出求学,一年后跑回家。//他的妻子正在家里织布,就取了一把剪刀,把织机上的丝线剪断了。乐羊子迷惑不解地问为什么,妻子不慌不忙地说:“这布是一根丝一根丝织成的,现在把它从中间剪断,前面的功夫就算白费了。你在外边求学若是中途就放弃,不是一样的道理吗?”乐羊子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妻子的用心。//于是,他再次告别妻子,离家求学去了。乐羊子这一去,就是七年,直到学成后才回来。//
【1】选段已用“//”分为三层,请你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出层意。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选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事中乐羊子妻以织布做比喻来规劝丈夫求学。
B.乐羊子妻想告诉丈夫要注重品德的修养,洁身自爱。
C.这个故事赞扬了乐羊子妻子过人的才识。
【3】从这个故事中你领悟到什么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1)雨来把翻开的书放在腿上。(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里嗡嗡嗡嗡说话的声音立刻停止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去的那天早晨,一声不吭,很镇静地四下打量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判断下面句子(含标点)是否是教材中的原文,如果是打√,如果不是,请用修改符号修改 。
(1)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架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愿望。( )
(2)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它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隆隆的雷声;( )
17、修改病句。
这里景色秀丽。泉水清如明静,山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和郁郁葱葱的树木,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真像一幅漂亮美丽的风景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写出正确的句子。
科学家经过多次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写
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有过许多的“特别”,这些“特别”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特别的地方,一种特别的动物,一位特别的朋友,一次特别的想象,一次特别的写诗经历……请你以“特别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进行写作。
(2)字迹工整,语句通顺,要把重点内容写清楚,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