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广东潮州高三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对下列短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酒樽(满) 首遐观(举、抬起 ) 西(田地)  乘化(姑且)

    B. 俊采星驰(指人才)  宇文新州之懿范(美好的风范)  耘(除草)

    C. 交绝游(断绝)  出(山穴,小峰)  绣闼 (披着) 抚老(拄着)

    D. 北海虽(远)   而飞 (愤怒)朝菌不知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夫祸患常积忽微   吾十有五而志

    B. 有知,其几何离   三思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

    C. 加之以师旅,之以饥馑   其常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

    D.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甚怜焉  奇哉若人之思,天惊石破,花开铁树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的大爷爷

    莫言

    我大爷爷是八路军的医生。他先是学中医的,参军后,跟着诺尔曼·白求恩,学会了西医。白求恩牺牲后,大爷爷心中难过,生了一场大病,眼见着不行了,说想家想娘了。组织上批准他回家养病。姑姑说大爷爷一进家门就坐在门槛上;脸色蜡黄,头发长长,虱子在脖子上爬。穿着一件破棉袄,棉絮都露了出来。姑姑说大爷爷双手哆嗦,急不可耐地喝了绿豆汤,又添了一碗。喝完第二碗后他就不哆嗦了。汗水沿着他的鬓角流下来,眼珠渐渐地活泛了,脸上有了血色。姑姑她听到大爷爷肚子里呼噜呼噜响,好像推磨一样。一个时辰后,姑姑说大爷爷到厕所里去,拉了个稀里哗啦,似乎连肠子都拉了出来。然后就慢慢地好起来,两个月后就精神健旺生龙活虎了。

    我说《儒林外史》上有类似的故事。姑姑问我儒林外史是什么,我说是古典文学名著。姑姑瞪我一眼,说:“连古典文学名著上都有,你还怀疑什么?”

    大爷爷病愈之后,就要回太行山找部队。这时,八路军胶东军区的人找上门来,动员大爷爷加入。大爷爷说,我是晋察冀军区的人。胶东军区的人说,都是共产党的人,我们这里正缺您这样的人,老万,无论如何我们也要把您留下。许司令说了,用八人大轿抬不来,就用绳子给老子捆来,先兵后礼,摆大宴请他!就这样,大爷爷留在了胶东,成了八路军西海地下医院的创始人。大爷爷的高超医术很快在胶东传开。许司令肩胛缝里那块弹片就是他取出来的,黎政委爱人难产,也是大爷爷手术。连平度城里的日军司令杉谷也知道大爷爷的大名,他率兵下来扫荡,坐骑大洋马被地雷炸翻。他弃马逃走。大爷爷为这匹马动了手术,治愈后,成了夏团长的坐骑。后来此马恋旧,咬断缰绳逃回平度城。杉谷见宝马复归,惊喜万分,让汉奸秘密探访,得知八路军在他眼皮底下建了一座医院,医院院长就是把死马医活的神医万六府。杉谷司令是学医出身,惺惺相惜,总想把大爷爷招降过去。为此杉谷从《三国演义》里学了诡计,派人秘密潜入吾乡,把我老奶奶、我大奶奶、我姑姑绑架到平度城中,扣作人质,然后派人送信给我大爷爷。

    我大爷爷是意志坚定的共产党人,看完杉谷的信,揉巴揉巴就扔了。医院门政委将这信捡起来送到军区。许司令和黎政委联名写信给杉谷,怒斥他是个小人。信中说如果他敢伤万六府三位亲人一根毫毛,胶东军区将集合全部兵力攻打平度城。

    姑姑说她与大奶奶、老奶奶在平度城里住了三个月,有吃有喝,没受罪。姑姑说那杉谷司令是个白脸青年,戴一副白边眼镜,留着小八字胡,文质彬彬,讲一口流利中文。他称老奶奶为伯母,称大奶奶为嫂夫人,称姑姑为贤侄。姑姑说她对杉谷没有坏印象。当然这是姑姑私下对我们自家人说的,对外她不这样说。对外她说,她与大奶奶、老奶奶受尽了日本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但坚决不动摇。

    我大爷爷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大爷爷牺牲的事必须说说。姑姑说大爷爷是在地道里为伤员做手术时,被敌人的毒瓦斯熏死的。县政协编的文史资料上也是这样说的。但也有人私下里说大爷爷腰里缠着八颗手榴弹、骑着骡子,独闯平度城,想以孤胆英雄的方式去营救家人,但不幸误踩了赵家沟民兵的连环雷。传播这消息的人姓肖名上唇,曾在西海医院当过担架员。此人阴阳怪气,解放后曾因发明了一种特效灭鼠药而名噪一时。后来被揭露,他的特效鼠药主要成分是国家已经严禁使用的剧毒农药。此人与姑姑有仇,因此他的话不可信。他对我说,你大爷爷不听组织命令,撇下医院的伤病员,耍个人英雄主义,行前为了壮胆,喝了两斤地瓜烧酒,喝得醉三麻四,结果糊里糊涂踩了自己人的地雷。肖上唇龇着焦黄的大牙,简直是幸灾乐祸地对我说:你大爷爷和那匹骡子都被炸碎了,是用两只筐子抬回来的。筐子里有人胳膊,也有骡蹄子,后来就那么烂七八糟地倒进了一个棺材。我把他的话向姑姑转述后,姑姑杏眼圆睁,银牙顿挫地说:总有一天,我要亲手劁了这个杂种!

    姑姑坚定地对我说:孩子,你什么都可以不相信,但一定要相信,你大爷爷是抗日英雄、革命烈士!英灵山上,有他的陵墓;烈士纪念馆里,展览着他用过的手术刀和他穿过的皮鞋。那是双英国皮鞋,是诺尔曼·白求恩大夫临死前赠送给他的。

    (节选自《蛙》,有删减)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胶东军区的许司令说,先用八人大轿之礼邀请大爷爷去,否则就用绳子给捆了去,可见胶东军区很骄横无理。

    B.姑姑她们三人被绑架到平度城三个月而没有受到严刑拷打,是因为杉谷一心一意想好好把大爷爷招降过去。

    C.肖上唇曾在西海医院当过担架员,他目睹了大爷爷骑着骡子,腰缠八颗手榴弹,独闯平度城而被炸死的经过。

    D.小说采用了较多侧面描写手法,借别人之口或别人之眼去讲述“大爷爷”,使这一有着传奇色彩的英雄形象十分丰满。

    2结合全文,概括并简要分析大爷爷的形象特点。

    3文章后部分写了肖上唇对大爷爷之死的传言和姑姑对此的回应,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内容并联系现实加以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名篇名句默写。

    (1)《逍遥游》 中“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出了大鹏徙于南冥时气势磅礴、高飞而起的壮观图景。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蜀相》 中哪两句概括了诸葛亮一生丰功伟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煜《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女子为喻,揭露奸臣嫉妒贤才,对自己肆意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蜀国长时间与外界隔绝,交通极为不便的状况。

    (3)柳永的《望海潮》中抓住“_____”和“_____”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

  • 6、名句默写。

    (1)庄子在《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了宋荣子对待赞誉和责难的态度。

    (2)李密 《陈情表》 中表现家里家外都无人照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在《逍遥游》中认为要达到逍遥游的最高境界,必须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通过自己在石钟山的亲身经历,考证了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从而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法是不可取的。

    (2)《拟行路难》中运用反诘的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客至》中写招待寒酸却蕴含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自己问自己为什么心神不定,不知道要去哪里,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庭坚《登快阁》中表明诗人想摆脱现实的束缚,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1)________,不悱不发,________,则不复也。

    (2)“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勾画出曹操文武兼备的形象,显得格外饱满,有立体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心,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一文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古代诗歌阅读,并完成小题

    浣溪纱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本词是纳兰为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被酒:醉酒。赌书泼茶:为李清照、赵明诚的典故,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如何刻画的?请作简要分析。

    【2】本词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亡妻之痛,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役,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

    当今之主,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

    古之圣人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

    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重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作为舟车,全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

    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

    (选自《墨子·辞过》,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B.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C.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D.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墨子:就是墨子,前一个“子”表敬称,后一个“子”是先生的意思。

    B.陵阜:有“山丘”和“坟墓”的意思,“就陵阜而居”中指的是“山丘”。

    C.台榭:地面上的夯土高墩称为台,台上的木构房屋称为榭,常用于宫室、宗庙。

    D.文采:指错杂艳丽的色彩、刺绣,亦指华美雅丽的词藻、文辞,文中指后者义。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圣王建造宫室时,只求方便于生活,而不是为了美观和享乐。

    B.当今之主讲究宫室曲折多姿和装饰华美,左右的人也都纷纷效法。

    C.当今之主以为刍豢、蒸炙鱼鳖才是真正的美食,实际上吃不到。

    D.墨子反对当今之主追求舟车的华美艳丽,提倡俭朴节用的风尚。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

    (2)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兼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古人的智慧,存在于浩瀚的文化海洋中,包融着各个方面,以其无比的魅力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高二庚班的同学围绕着“如何成事”的话题去阅读经典。请你加入他们的讨论,完成小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北宋·苏轼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荀子·修身》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清·曾国藩

    综合上述材料,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