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辽宁朝阳高三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式属于状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2、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全都有误的一项是( )

    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你作为李老师的学生,却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你真是忝列门墙!你让我们这些同学怎么说你好呢?

    中学语文课文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中学生打基础,而鲁迅杂文令疲惫不堪的学子们因目无全牛,而对这些课文产生畏惧和逆反心理。

    邹昊告诉记者,为了保护我们的干部,采用全程电子跟踪管理,既保证了整个流程的公开透明,也避免了瓜田李下之嫌。

    据介绍,这位盲人并非走后门来的,她在美国女子1500米奥运选拔赛中名列第三,令许多明星运动员难以望其项背

    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A. ①③④   B. ①②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余冠之岌岌兮 ②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③寐  ④仕宦于台阁

    ⑤孔雀东南飞 ⑥手巾掩口啼 ⑦及尔偕老  ⑧伏清白以直兮

    A. ①⑧/②⑤/④⑦/ ③⑥ B. ①/②④⑤/③⑥/⑦⑧

    C. ①/②④/③⑤⑥/⑦/⑧ D. 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 4、下列句子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傲视他物,就连自己的亲骨肉也会成为路人。)

    B.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没有缘由见面,内心不胜仰慕至极。)

    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太子丹用荆轲作为计策,开始招致祸患了。)

    D.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制成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切成块状,把珍珠磨成砂砾。)

  • 5、下列填入画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一项是(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①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混蛋。

    ②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

    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④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地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逃跑

    铁凝

    二十多年前,老宋从北部山区来到这个城市,这个剧团。

    老宋在团里的任务是传达、收发,兼烧开水锅炉。每天,锅炉不仅定时定点烧开,温度也绝对可靠。那时,老宋还会站在当院,亮起大嗓喊几声:老师们,水开了!老宋将全团干部演员职工家属统称为老师。演员听了高兴,领导和职工家属也不会挑礼。

    老宋并不是一个喜爱喧闹的人,他的语言似是很金贵的,不像他的两条腿那样勤快。每天,他按时出入各个办公室分发报纸、杂志、信件。他步履轻盈,悄无声息,把报纸、杂志分送给该送的人,从未出过差错。除了分内的事,分外的事他也没少做。

    团里唱小生的老夏是老宋的好友。他只向老夏说一些家事。他那嫁了人的闺女,嫁的是一个更穷的地方的懒人。前几年那人忽然扔下老宋的闺女和刚满月的孩子,悄悄走了,不知去了哪里。闺女的日子很难,处处得老宋接济。

    光阴像箭一样。

    老夏要退了,老宋也更老了。他走路不再是快步,有点拖着腿的样子。当他走过来,人还没到眼前,你就能听见鞋底蹭着地面的嚓嚓声。他的记性也差了,有时会把张三的信送到李四的办公室去。但剧团没辞退他。

    直到有一天,老宋的腿不争气地出了大毛病。从前老夏替老宋瞒着,现在是瞒不过去了。老夏用自行车驮着老宋去了医院,医生为老宋检查后说尽快手术吧,保腿要紧。老宋问手术得多少钱,医生说,一万五左右。老宋对老夏说,咱们回去吧。他全部的积蓄连一百五十元也不到。

    老夏走家串户,挨门敛钱,共筹集到一万五千八百六十二元。为此,他专门找到现任团长一道去给老宋送钱。一来显得郑重,二来也算有个旁证。

    老宋一夜没睡,他数了一夜钱。他一张一张地抚摩,一张一张地在灯下照,一张一张地把鼻子凑上去闻。一些新钱嘎巴嘎巴响得很脆,一些旧钱散发着微微辛辣的油泥味儿,或者黏黏的霉潮气。即便一张两块钱的旧票,压在掌上也是沉甸甸的。

    老宋数完钱就开始想心事,他想,难道他的腿真有病吗?难道他真的要把刚刚数过的这些钱都扔给医院吗?想着想着,他决心不再相信这条腿是条病腿。为证实自己的见解,单用那病肿的左腿撑起全身的重量,他竟然站住了。他又做了几下其他动作,居然也做出了。接着他想起演员练功时做出的高难动作,他依次模仿起来。直到稀里哗啦摔在地上,一个形容才确凿地来到他的脑海:这哪儿还是一条腿啊,分明是烂冬瓜。

    传达室的灯亮了一夜。第二天老宋就从这个剧团和这个城市消失了。

    老夏终于气愤起来,团里的老师们也气愤起来。他们那一片爱心呢?他们的钱是血汗钱!尤其让老夏不能容忍的是,人们纷纷在他面前发些抱怨,好像是老夏骗了大伙儿的钱,并且协助了老宋逃跑。

    老夏想起当年老宋来团是靠了一个住在本市的亲戚的介绍。找到那亲戚后,那人说,老宋回老家第二天就去把腿锯了,两千不到。剩下一万多又有什么不好?又是穷闺女,又是穷外孙。老夏愤怒难平,疑惑难平。

    不久,团里有人从北部山区演出回来,告诉老夏说在一个旅游景点看见老宋了,老宋坐在一个小铁皮房里卖胶卷。老夏决心去亲眼看看那逃逸的老宋的现状,让他尴尬、难堪和愧疚。

    他很快就发现,在一个小铁皮屋子旁边,老宋拄着双拐,左腿那儿空着。老夏心中涌上一股酸涩,一时竟想不好到底该不该去和老宋打招呼。

    老宋也看见了老夏,顿时木呆呆地愣在那里。突然间,老宋撒腿便跑,他那尚是健康的右腿拖动着全身,拖动着双拐奋力向前;他佝偻着身子在游人当中冲撞,如一只受了伤的野兽,他跳跃着直奔一条山间小路而去,眨眼之间就没了踪影。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交代了老宋的工作内容和日常表现,凸显了他认真负责、勤劳干练、乐于助人等特点,为下文团里不辞退他并为他捐款作铺垫。

    B.小说运用倒叙的方式,讲述了老宋为接济女儿,宁愿不顾惜自己的身体,用众人的捐款改变家庭境况而携款逃跑的故事。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拿到善款后,老宋夜里用触觉、视觉、嗅觉、听觉细细体味那些钱,体现出了人物复杂的心情。

    D.作者采用平静的叙事语调,把人物、事件置于冷静客观的语境中,不做任何价值判断,让人物的艰难、悲凉、矛盾和无奈得以深刻体现。

    【2】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并分析老夏的性格特点。

    【3】文章略写老宋第一次“逃跑”,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有何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视听结合、俯仰结合的手法描写江边见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雕刻做比,从反面论证、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至今发人深省。

    (3)苏轼在《赤壁赋》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无尽宝藏,是自己与客人共同享受的东西。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沁园春·长沙》)

    (2)书生意气, 。(《沁园春·长沙》)

    (3)寻梦?撑一支长篙,   (《再别康桥》)

    (4)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再别康桥》)

    (5)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雨巷》)

    (6)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7) ,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_______”可以看出子路的性格率直,从冉有述志时说的“________,以俟君子”可以看出其谦虚的特点。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风乎舞雩,咏而归。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在《秋词》里用“晴空一鹤排云上”表达自己豪迈乐观的感情,《沁园春·长沙》中同样借助动物意象的“_________①,_________ ②”两句,与刘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2)世事无常,生命如雨如花,生活却时有不如意,每每感伤之余,我们往往会借助《琵琶行》中的“_________③,________④ ”两句来抒发自己和他人境遇相似的感慨。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⑤,_________⑥”两句,交代出指挥赤壁之战的周瑜正值青春年少、春风得意之时。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比喻新颖,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

    (2)《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荀子在《劝学》中,也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现泛舟的快乐,任凭一叶扁舟随意漂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游凤林寺西岭

    (唐)孟浩然

    共喜年华好,来游水石间。

    烟容开远树,春色满幽山。

    壶酒朋情洽,琴歌野兴闲。

    莫愁归路暝,招月伴人还。

    【1】从体裁看,这首诗属于(     

    A.律诗

    B.绝句

    C.古体诗

    D.曲子词

    【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典雅绮丽

    B.清新明快

    C.豪迈奔放

    D.空灵飘逸

    【3】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郦道元《三峡》)

    [丙]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姚鼐《登泰山记》)

    1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B.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C.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D.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丙]两文都是首先交代时间、地点,然后描绘看到的景物。

    B.[甲]文中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C.[乙]文语言简练,寥寥数语写出了三峡两岸的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D.[丙]文主要是按空间顺序描绘早起登泰山所见所感的。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君主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

    B.“相公”一词在古代社会中被广泛地使用,主要是普通民众对生员阶层尚未担任官职的士人的尊称,也可以用于妻子对丈夫的敬称。

    C.“曦月”在文言文中一般就是指日月。曦,就是太阳的意思:月,是指月亮。

    D.农历经常用天干地支来纪年,“戊申”就是指“戊申年”,也就是作者登山的乾隆三十九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暑假,高考成绩676分,湖南省全省文科排名第四的留守女孩钟芳蓉因选择了北大考古专业而备受关注。钟芳蓉表示,选择该专业是因为自己从小喜欢历史和文物,希望将来能读研深造,做考古研究。对于她的选择,有人为她浪费了高分而感到惋惜,担忧她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和经济状况;也有人支持她的选择。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你自主选择一个身份,给钟芳蓉写一封书信,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