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孔乙己》《故乡》《藤野先生》都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中。
B. 戴望舒,现代诗人,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早期诗歌意象朦胧、含蓄。因《雨巷》的发表轰动一时,被称为“雨巷诗人”。
C.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春秋三传”之一。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名“太史公书”,是二十四史之首,其体例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文体,经过长期的演变,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赤壁赋》就是其典型代表。
B.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就是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C.《归园田居(其一)》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建安时期重要的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随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航展正承担起新的国家使命,从珠海航展出发,配置全球资源,更高水平的蓝天盛会也将粉墨登场。
②中国巨量的住宅库存,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恐怕将会迎来更艰难的处境,因为在中国楼市兴风作浪的热钱,也许会很快回流美国。
③山东省电力公司研究的机器人“大白”如雷贯耳,它们因多次出色完成变电站巡检中的急难险重任务,被誉为坚守电网安全的“智慧卫士”。
④学生和家长发自内心感谢老师,也是人之常情,正常表达谢意的方式,如送花、送贺卡,其实不容置喙,否则就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⑤只要我们十几亿中国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⑥相关部门应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东中西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财政经费要更多地支持薄弱地区,要少一些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③⑤⑥
D. ②⑤⑥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A.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 沛公居山东时
C.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5、费孝通《乡土本色》中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下列选项不能全部反映乡土文化的一项是( )
①安土重迁 ②叶落归根 ③克己复礼 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⑤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⑥日新月异 ⑦兄友弟恭 ⑧眉目传情 ⑨人怕出名猪怕壮 ⑩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A.①③⑤⑨
B.②⑤⑦⑧
C.①④⑥⑨
D.②⑤⑧⑩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微时代”,读什么?
信息技术代有更替,近两年来,微信成为很多人的移动聊天室,用户已超过6亿。君不见,候机室内,人人运指玩手机;地铁车厢,茫茫一片低头族。随之一起入侵人们生活的,是基于这一平台的公共账号,据推测,其数量已经超过250万个。对许多人来说,“微信阅读”业已成为重要的阅读方式。
订阅号渐渐增多,让“选择”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将各种内容推送给我的公共号,的确是我订阅的;而我订阅的,又是我感兴趣的。看不懂、不感兴趣、不认同其观点甚至仅仅是“讨厌这个账号名”,都可以成为我不订阅、不看的理由,何况,订了我也可以不看,更不用说还随时能“取消关注”了。在这样的“自由选择”下,我的阅读趣味乃至知识水平,决定了我能看到什么。我读到的固然是我喜欢的,但我抛弃的却可能会更有价值。这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认知的丛林,我无法走出“自我”这个陷阱。固化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取向,很可能让我无法去拥抱更为广阔的世界,寻求更为深刻的精神享受,甚至让我对世界的想象力开始萎缩。简单点说,太舒服的阅读,让我无法“突破”,甚至原地踏步。
更重要的是,每天更新的订阅人数、页面访问量,让公共账号的提供者们,精准地掌握着读者的口味,从而不断满足甚至迎合着读者的阅读偏好。这样的“正反馈效应”,将使这个新的阅读市场越来越像一个提供廉价用品的超市。你的选择,也决定了你可能有的选择。人人爱八卦,则高谈阔论种种内幕、秘闻的内容就增多;个个爱鸡汤,则励志类、成功学、创业经难免泛滥。
有人说,世界上种种变动中的关系,只有两种状态,要么是良性循环,要么是恶性循环。而让人欣慰的是,这两种循环是可以转化的。在微信阅读可能出现的循环状态中,只要有一方愿意迈出一步,就会改变其发展的走向。对于读者,或许是走出心灵之宅,克服懒惰或是畏难,努力寻找“高一层次”的阅读,去理解那些你或许不同意的观点、去欣赏那些你或许不喜欢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能发现那一片“林中空地”。而对于微信公共账号——这些文化产品的提供者们,需要的则是保持恒定的审美和价值,在分析与把握受众需求的同时,以更高远的眼界开拓更丰富的资源,不被枯燥的数字牵着鼻子走。
希望那些微信阅读时代的公共账号,以及那些不远的未来将会发生的更多阅读变革,在改变我们阅读的同时,也能给予我们以真正的幸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微信阅读人数众多,多到可用亿计,已经成为被很多人认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式。
B.读者订阅的都是其感兴趣的,特别喜欢的内容,这决定了其阅读必然是极其舒服的阅读。
C.读者的口味被微信阅读的提供者们精准地掌握着,他们不断满足甚至迎合着读者的阅读偏好。
D.微信阅读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但问题多多,需要正视并将其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2】下列对现阶段“微信阅读”的危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信阅读很可能令读者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取向固化,使一些读者获得的精神享受是肤浅的。
B.对看不懂、不感兴趣的内容不订阅、不看,长此以往,读者自然难以拥有更为广阔的阅读世界。
C.微信阅读给读者提供了“揭秘”“爆料”“有染”等饭局上的谈资,难免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
D.微信阅读多涉及没有多少营养的劝诫、感悟等,读的时间久了,会让读者患上精神营养不良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的微信阅读提供的产品虽多,但是真正有价值的、为读者健康成长着想的产品不多。
B.作为读者,如果能够主动去欣赏那些自己或许并不喜欢的表述,那么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C.微信阅读的提供者,被枯燥的数字牵着鼻子走,实际上就是一味迎合读者阅读趣味的表现。
D.微信阅读时代的公共账号在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必定会引领读者通过阅读获得真正的幸福。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诗句是“ , ”。
(2)王维《使至塞上》中“ , ”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在《离骚》一文中,表达作者执着追求美好理想,不惜牺牲生命的语句是: ,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人君不必宵衣旰食,劳神苦思,也无须越俎代庖,事必躬亲,就可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政治境界了。
(2)《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立片言而居要”,一开始即点明两人争论原因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和“盖幽、厉尝笑桀、纣矣,炀帝亦笑周、齐矣,不可使后之笑今如今之笑炀帝也”所发议论一致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国论》中,作者警告北宋当局不要受敌人威胁,用纳银输绢的办法换取和平的一句是: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用“______________”一句,高度概括了大自然万事万物在美好秋景中的生存状态。
(2)在《再别康桥》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巧妙地写出了康河畔柳树的姿态之美。
(3)《纪念刘和珍君》中描写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代苏洵的《六国论》“_____________,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_”,皆借古讽今,发人深省。
(2)《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名篇默写,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问苍茫大地, ?(《沁园春长沙》)
(2)“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3)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再别康桥》)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①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张孝祥,南宋词人。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词中的“湖”即江苏溧阳的三塔湖,湖边有寒光亭。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讯湖边春色”写作者重游三塔湖如遇故人,故而问候湖边的春色。
B.“重来又是三年”写出两次游湖相距的时间,表达了故地重游的感慨。
C.“东风吹我过湖船”,写东风浩荡,吹着我的小船,表现了东风的强劲。
D.“杨柳丝丝拂面”写湖边的柳条被风吹动,拂过脸庞,给人轻柔之感。
【2】结合全词,说说“此心到处悠然”中“悠然”二字所蕴含的情感。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盖闻武帝之时,同日而俱拜三子为王:封一子于齐,一子于广陵,一子于燕。各因子才力智能,及土地之刚柔,人民之轻重,作策以申戒之。谓三王曰:“世为汉藩辅,保国治民,可不敬与!汝其戒之。”夫贤主所作,固非浅闻者所能知,非博闻强记君子者所不能究竟其意。至其次序之分绝,文字之上下,简之参差长短,皆有意,人莫之能知。王夫人者,赵人也,与卫夫人并幸武帝,而生子闳。闳且立为王时,其母病,武帝自临问之。曰:“子当为王,欲安所置之?”王夫人曰:“陛下在,妾又何等可言者。”帝曰:“虽然,意所欲,欲于何所王之?”王夫人曰:“愿置之洛阳。”武帝曰:“洛阳有武库敖仓,天下冲厄,汉国之大都也。先帝以来,无子王于洛阳者。去洛阳,余尽可。”王夫人不应。武帝曰:“关东之国无大于齐者。齐东负海而城郭大,古时独临淄中十万户,天下膏腴地莫盛于齐者矣。”王夫人以手击头,谢曰:“幸甚。”王夫人死而帝痛之,使使者祭拜之曰:“皇帝谨使使太中大夫明奉璧一,赐夫人为齐王太后。”子闳王齐,年少,无有子立,不幸早死,国绝而为郡。天下称齐不宜王云。
《春秋大传》曰:“天子之国有泰社。”诸侯王始封者必受土于天子之泰社,归立之以为国社,以岁时祠之,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方黄,故将封于东方者取青土,封于南方者取赤土,封于西方者取白土,封于北方者取黑土,封于上方者取黄土。各取其色物,裹以白茅,归,封以为国社。此始受封于天子者也。此之为主土。主土者,立社而奉之也。
齐地多变诈,不习于礼义,故武帝戒之曰:“恭朕之诏唯命不可为常人之好德能明显光不图于义使君子怠慢有过不善乃凶于而国而害于若身。”齐王之国,左右维持以礼义,不幸中年早夭。然全身无过,如其策意。
(节选自《史记·三王世家》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恭朕之诏/唯命不可为常/人之好德能/明显光/不图于义/使君子怠慢有过/不善/乃凶于而国/而害于若身/
B.恭朕之诏/唯命不可为常/人之好德/能明显光/不图于义/使君子怠慢/有过不善/乃凶于而国/而害于若身/
C.恭联之诏唯/命不可为常/人之好德/能明显光/不图于义/使君子怠慢有过/不善/乃凶于而国/而害于若身/
D.恭朕之诏唯/命不可为常/人之好德能/明显光/不图于义/使君子怠慢/有过不善/乃凶于而国/而害于若身/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古人以东为右,以西为左,因此关东又称“关右”,文中所说的齐国就在关右。其都城临淄是唯一超过十万户的城市。
B.太后,对国君或皇帝母亲尊称,始于秦昭王时。皇帝母亲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正妻称皇后。汉代,皇太后及其家族在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
C.国,在周代指诸侯国,汉代侯王的封地也称国。文中武帝之子刘闳受封齐国后不幸早夭,齐国就失去独立存在的可能,便变成汉朝廷下辖的一个郡。
D.世家,是《史记》五体之一,共三十篇,用来记述主要侯王的兴衰历史。但孔子和秦末的陈涉,虽不是王侯,也被列入世家,是例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帝在一天里同时封他三个儿子为王,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这其中的深谋远虑作者认为见识浅陋的人难以领悟。
B.武帝不同意封刘闳到洛阳为王,他认为洛阳是天下险要的交通要冲、国家的大都市,并且汉室没有皇子在此封王的先例。
C.齐地人口众多,物产丰饶,历代帝王非常看重此地,都想牢牢控制,所以天下人都认为这里适合“为郡”,不适合“为国”。
D.受天子分封到不同地方的侯王,要取相应颜色的土,再用白茅包裹起来,前往自己的封地。因此齐王刘闳应该取青土奉祀。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为汉藩辅,保国治民,可不敬与!汝其戒之。
(2)诸侯王始封者必受土于天子之泰社,归立之以为国社,以岁时祠之。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开学第一课》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通过一个又一个真挚动人的故事,抒写了一幅可歌可泣的百年画卷: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李大钊、毛泽东、陈望道,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烈士方志敏、蓝蒂裕;从立志用知识建设祖国的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到三代传承为国守边的拉齐尼一家;从践行初心的闽宁第一批移民谢兴昌,到用教育改变大山女孩命运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校长……无不用榜样的力量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发愤图强。
假如班级要举行一节主题为“理想与未来”的班会课,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及自身实际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