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贵州遵义高三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耸人听闻的真实情况公之于众。

    B. 有人希望,黑人只是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定会大失所望。

    C. 她默默无闻地走近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

    D. 周朴园爱过鲁侍萍吗?当然没有,他爱的是三十年前的梅侍萍,他信誓旦旦的怀念,不过是在追忆自己的似水年华。

     

  • 2、怀化市湘西剿匪胜利公园大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是“百战生英风,五溪流水凝碧血”,最恰当的下联是( )

    A. 万代颂英烈,九岭白云寄丹心

    B. 一生留正气,万水千山颂英灵

    C. 千秋留浩气,九岭白云寄丹心

    D. 千秋留浩气,万水千山颂英灵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B. 士三百人于吴

    C. 其贼,罪其姊子   D. 四方之士来者,必礼之

  •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百年前那场撼天动地、   的运动中,云南各族军民敢为天下先,迎着滚滚逆流勇上,打响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民主共和制的第一枪。

    ②在国家各部委和各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四川军民团结奋斗,众志成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谱写出一曲 的英雄颂歌,取得了抗旱灭灾的决定性胜利。

    ③3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位于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县交界的黄河壶口瀑布冰雪融化,水量剧增, ,引来游人驻足拍照。

    A. 气吞山河 气贯长虹 气势磅礴

    B. 气贯长虹 气吞山河 气势磅礴

    C. 气吞山河 气势磅礴 气贯长虹

    D. 气势磅礴 气贯长虹 气吞山河

  • 5、下面的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书生意气,很后悔当年没有听从父母的教诲。

    B.在春游爬山活动中,王老师在半山腰瞻前顾后,生怕有学生掉队。

    C.我的自告奋勇,大家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都莫名其妙我的表现。

    D.抬头望去,已到巫山。上面阳光垂照下来,下面浓雾滚涌上去,云蒸霞蔚,颇为壮观。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家

    朱道能

    日暮时分,他终于赶回了家乡。

    村口的小商店早早亮起了灯光。有几个乡邻在说着闲话。见了他,都一脸热情地招呼着。他立即放下大包小包,连连回应,一一敬烟。

    刚唠了几句,爹来了。

    回了。爹的话,永远是那么简明,然后就去提地上的行李。

    有人对他说:你爹都来瞄几趟了。

    也有人对他说:养儿不要多,一个顶十个呀——老哥好福气哟。

    爹拿眼去瞅儿子,嘿嘿地笑。

    回到家,把脸一洗,娘已经把七大碟八大碗摆上了桌子。爹悄无声息地从柜于里拿出一瓶酒来。

    一看这酒,他愣了一下。去年春节前,妻子冰在单位分了八瓶抵债的高档白酒。初一给领导拜年拎去了两瓶,可一看领导家的酒柜,就又悄悄拎了回来。后来这酒,就送了岳父两瓶,客户四瓶,朋友来家喝了一瓶,余下这一瓶,回老家时塞进了提包,他想让一辈子只喝两块五一斤土烧的父亲,也尝尝这百元佳酿的滋味。

    娘说:这酒你爹稀罕着哩,过生日时都舍不得拿出来喝一口。

    爹打开酒盖,先给他倒满,然后给自己满上端起来,和儿子轻轻一碰,仰起脖子,一饮而尽。

    他心头一热,为不苟言笑的父亲和儿子这尽在不言中的一碰。

    于是,他也一饮而尽。

    娘嗔怪道:瞧你爷俩,慢点喝,跟谁抢呀?吃菜,吃菜……

    就这样杯来盏去,一瓶酒很快去了大半。

    他说,爹,你少喝点。

    娘说:老头子,身体不好,别逞能了。

    爹说:没事。

    又是一杯。

    酒见底了,爹也醉了。

    他扶起爹,爹的头就软软地靠在他肩上。这一瞬间,他才突然发现,儿时印象中无所不能的父亲,竟然如此的瘦小羸弱……

    他几乎是搂抱着把爹放在了床上。爹的手还一直抓着他的胳膊,嘴里还含糊不清地絮语着。他拉过被子,把爹的手轻轻塞进被窝。

    出来时,娘已经收拾好饭桌。

    有杯茶,热气腾腾地等着他。

    娘说:你爹是高兴啦。

    他点点头。

    你爹是高兴啦,"娘又重复了一遍,你们寄回来的纸片片,可给你爹长脸了……

    纸片片?他愣住了。

    娘说;就是那啥……那啥……便转身进屋,拿出一个包,解了一层又一层,露出的是——一张明信片。

    他想起来了,那是春节前,儿子蛋蛋从学校带回几张学校发的明信片,说是要完成感恩的家庭作业。

    他说:算了吧,你爷奶都不识字,寄回去了也没有用。

    儿子说:不嘛,老师说一定要寄的。于是,他就替儿子写地址。在写溡河村时,还一时想不起字是不是应该有个三点水。有多少年没有给父母写信了呢?仔细想想,应该追溯到上大学的时候了。

    他看儿子一笔一画地写道;祝爷爷奶奶春节愉快,身体健康!

    他见下面还有大片空白,就提笔续了一句;祝爹妈笑口常开,健康长寿!

    儿子见了,又拿起笔递给妻子:妈妈,你也写一句……

    于是妻子也写了一句。

    然后,儿子交到学校,统一寄发了。

    如果不提起,他早已忘记了这张纸片片了。

    他端起茶杯,猛喝了一口,却烫得直吐舌头。

    娘还在说:这张纸片片,邮递员就送在村口商店里,好多人都看了,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儿子孝顺,孙子乖,媳妇也懂得礼数……

    你爹才没有出息呢,跟俺一样,是个大字不识的睁眼瞎,却没事捧着这个纸片片,左瞅瞅右瞄瞄的……

    说着,娘就笑出了声。

    他也跟着笑,肌肉却有些僵硬。

    前几天,你爹还说呢,掰个指头算一算,冰冰有五年没回了,蛋蛋也有三年没回了……

    娘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他立即道:原来是准备回的,冰冰单住要临时值班,孩子也要上补习班……说这话时,他感觉脸在发烫。

    娘也立即说:知道,知道。你爹还说了,你以后也不要年年回了。爹妈知道你们在城里的难处,喝口凉水都要花钱买。回来一趟,这七大姑八大姨的,你不容易啊……

    说到这里,娘的眼圈突然红了:你娘没有啥本事,出门在外都靠你自个勤扒苦做的——以后逢年过节,给俺们寄个纸片片啥的就行了。省俩钱儿,好给咱的蛋蛋上大学……

    他鼻子一酸,说:娘,你别这样说……顿了顿,又大声道:跟俺爹说,明年过年,我们全家一定回来!

    在里屋,爹的鼾声正响。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儿子独自回来过年,父母依然从心底感到高兴。回到家父子对饮的场面虽不热闹,但家人间的深情显得格外温馨感人。

    B.“他”给儿子蛋蛋写明信片地址时,想起大学毕业后就没给父母写过信了,不是没这份心,是父母不识字,寄去没用。

    C.父母违心劝说儿子不要年年回家过年,希望这样能减轻儿子的经济负担,表现了父母对在城里打拼的子女的贴心理解。

    D.结尾处写“他”决定明年全家一定都回来过年,这是被父母恩情真正触动后的决定,是痛悔自己忽视父母的真心告白。

    【2】下列对本文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爹拿眼去瞅儿子,嘿嘿地笑”,这一“瞅”一“笑”很符合父亲憨厚内向的性格,表现了父亲内心的自豪与幸福。

    B.娘拿出装着明信片的包“解了一层又一层”的细节描写表明爹娘极其珍视这张明信片,透露出对儿子一家爱之深。

    C.“没有出息”“大字不识”“没有啥本事”,娘一再抱怨爹的不是,其真实目的是表达自己对儿子无力帮助的愧疚。

    D.小说多用口语,语言风格质朴自然。简明的对话描写既能揭示人物的心理,又能推动情节发展,并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3】文章开头写“他”回到村子时乡邻们热情招呼的场面,有什么作用?

    【4】文章中母子对话表现了“他”的心理变化过程,请对此作简要概括和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桓晋文之事》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认真兴办学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桂枝香·金陵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时所看到的开阔高远的深秋金陵江山景象。

    (4)《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间和空间领域。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2)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琵琶女名噪一时,众多纨绔子弟争相追捧的情景。

    (3)《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 9、(1)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他的雄心壮志,表现出博大胸怀。

    (2)在《沁园春·长沙》中,引起词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寡人之于国也》中通过对比指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师说》一文中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概况“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却“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六国破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2)瓦缝参差,_____________;直栏横槛,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食日题杜鹃花

    曹松

    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

    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

    叹灵鹫寺山榴

    李群玉

    水蝶岩蜂俱不知,露红凝艳数千枝。

    山深春晚无人赏,即是杜鹃催落时。

    (注)①寒食: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禁烟火,只吃冷食。②山榴:杜鹃花。

    1两首诗都描写了杜鹃花开时□、□的特点。

    2简要分析两首诗抒情方法的异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祖舜,福州福清人。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权守尚书屯田员外郎,徙吏部员外郎,通判泉州。将行,言:“抱道怀德之士,不应书干禄,老于韦布。乞自科举外,有学行修明、孝友纯笃者,县荐之州,州延之庠序,以表率多士;其卓行尤异者,州以名闻,是亦乡举里选之意。”下其奏礼部,遂留为仓部郎中,迁右司郎中、权刑部侍郎兼详定敕令司兼侍讲。进《论语讲义》,上命金安节校勘,安节言其书词义明粹,乃令国子监板行。荐李宝勇足以冠军,智足以料敌,诏以宝为带御器械。

    兼权给事中。张浚薨,其家奏留使臣五十余人理资任,祖舜言:“武臣守阙者数年,今素食无代,坐进崇秩,曷以劝功?乞为之限制。”遂诏勋臣家兵校留五之一。户部奏以官田授汰去使臣,祖舜言:“使臣汰者一千六百余人,临安官田仅为亩一千一百,计其请而给田,则不过数十人。”事不行。保义郎梁舜弼、汉弼,邦彦养孙也,并阁门祗候,祖舜言:“阁门不可以恩泽补迁。”知池州刘尧仁升右文殿修撰,知新州韩彦直升秘阁修撰,祖舜言:“修撰本以待文学,不可幸得。”故资政殿学士杨愿家乞遗表恩,祖舜言:“愿阴济秦桧,中伤善类。”皆寝其命。秦熺卒,赠太傅,祖舜言:“熺预其父桧谋议,今不宜赠帝傅之秩。”追夺之。

    迁同知枢密院事。金主亮犯淮,刘汜败,王权走,上将诛权以厉其余,祖舜言:“权罪当诛,汜不容贷。刘锜有大功,闻其病已殆,权、汜诛,锜必愧忿以死,是国家一败兵而杀三将,得无快于敌乎?”上嘉纳。薨于官,谥庄定。

    (节选自《宋史·黄祖舜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B. 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C. 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D. 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通判泉州”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B. 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

    D. 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祖舜认为州县应该选拔举荐守道德讲仁义的读书人,其中品行特别优秀的,还要把姓名报于朝廷。

    B. 黄祖舜曾兼任侍讲,向朝廷进献《论语讲义》一书,受到好评,皇帝还让国子监刻板发行。

    C. 黄祖舜代理给事中一职时,多次制止了权贵家族之人如张浚家人、梁邦彦养孙等向朝廷提出的不合理请求。

    D. 金主完颜亮南侵,刘汜兵败,王权逃跑,皇帝要诛杀王权以儆效尤,黄祖舜制止了此事。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武臣守阙者数年,今素食无代,坐进崇秩,曷以劝功?

    (2) 熺预其父桧谋议,今不宜赠帝傅之秩。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台湾电影史上的扛鼎之作《搭错车》主题曲《酒干了倘卖无》里面有一句歌词: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宋代苏轼《江城子》里,有一句词:不思量,自难忘!古今诗人的心灵都是相通的,表达的都是同一种情感:刻骨铭心!柯灵说: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有些事有些人,有些东西有些地方,是烙在骨子里,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请以永远也不会忘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最好写自己亲身经历,可以是一件完整的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断;不得改编历史人物、名人明星故事。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要有细节描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