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而耻学于师
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D.小学而大遗
2、下列各项中黑体字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②汶水西流③月明星稀,乌鹊南飞④凌万顷之茫然⑤顺流而东也⑥舞幽壑之潜蛟⑦下江陵⑧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⑨侣鱼虾而友麋鹿
A.①⑤/②③/④⑦/⑥⑧/⑨
B.①⑤⑦/②③/④/⑥/⑧/⑨
C.①③/②④/⑥⑦/⑤/⑨/⑧
D.①③⑤/②/④/⑥⑨/⑦⑧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揳入(qiè) 跬步(kuǐ) 迸涌(bèn) 讪讪(shàn)
B.木讷(nè) 渌水(lù) 暧暧(ài) 掂量(diān)
C.瞥一眼(piě) 虔诚(qián) 挟带(xié) 磨蹭(cèng)
D.瞟一眼(piǎo) 埋怨(mái) 吐哺(bǔ) 剡溪(shàn)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全都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1)凶年不免于死亡 (2)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3)至于兄弟 (4)所以遣将守关者(5)汝可以模拟得之 (6)苟无恒心 (7)因其固然 (8)吾己成为阴间一鬼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0)沛公居山东时
A.(2)(3)(4)(5)(7)(9)
B.(1)(2)(4)(5)(8)(9)
C.(2)(3)(6)(7)(9)(10)
D.(2)(4)(5)(8)(9)(10)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论语》全书共20章,首创语录体。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B. 贾谊,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史记》将屈原、贾谊合传,后世并称为“屈贾”。代表作有《鵩鸟赋》、《吊屈原赋》。
C.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文选》。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D.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与米芾、秦观、晁补之同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苏门四学士”。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血沁①
魏润身
雪住了,天色灰黄灰黄,云比刚才下过的雪还厚,它们如盖般低垂,和万物、人们的距离贴得好近好近。
视野中,空间凝聚了、浓缩了。雪后,人们感到压抑。
被踩成坚冰的路面窒息了交通,汲古斋一上午都没来几位顾客。下午三点,郑五爷又推门进来了。真想不到,他这是怎么了?
昨天的一幕又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上午九点,郑五爷冒着大雪重回汲古斋,从口袋里摸出两件东西,一枚青金石扇坠,一个青玉扳指,问大家:
“我想问问你们,这玉和其他石头的区别。”
大伙愣了愣,还是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玉质细腻,撞击有声。”“玉色众多,晶莹剔透。”
“照你们这么说,凡是质细、发声、剔透的石头都可称‘玉’喽?”他用细长的眼睛眯着众人。
郑五爷这一反着问,还真把所有人给问住了。
唯有许原,他见大伙都把目光移向自己,舔了舔嘴唇说:“玉,绝不与顽石类同。辨玉,要依首德而次符识之。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鳃理至外,可以知中,义;其声舒畅远闻,智;不挠而折,勇;锐廉不拔,洁。”
真绝!还得说人家许原,从实践到理论,他比众人拔出一大节,不然怎么他成了汲古斋的经理呢!
身为汲古斋前台员工,雁雁感到特别的骄傲。
“玉有君子之德,你答得不错。”
没等郑五爷把话说完,许原看看大伙儿,又冲郑五爷说:“美玉如人,知仁、守义、存智、兼勇、尚洁。其他顽石,都不具备玉的五德,所以都不为玉。”
“你答得好!”郑五爷又扫视了众人一眼,“你们,快站到柜台后头去!”人们一边称赞着许原,一边纷纷散开了。
半人多高的火炉前只剩了两个人。
“汉玉,是什么时候收上来的?”郑五爷的嗓音极低。
许原一下猫下了腰:“郑师傅,没……不是……”刹那间,他的舌头不利落了。
“卖给了谁?”
“当然是……外宾。”许原变得惶惶,惴惴。
“大清乾隆以前的珍贵文物,绝不允许出售,你怎么能卖汉玉?”
“郑师傅,您放心,我绝不会知法犯法的!”许原咬了咬牙,那两道黑直的眉毛紧绷着。
“既没收上汉玉,又没卖出汉玉,你从哪儿赚来二十万?”
“郑师傅……”
他走了。柜台后的人们都挺奇怪,郑师傅这是怎么了?难道他对许原的辨析生气啦?
今天,郑五爷再次冒着大雪重回汲古斋又将有什么事情呢?
大伙又围上来,他却一扬手,示意人们不要动。大厅里好静,只有“东来”翘着尾巴喵、喵地叫着。雁雁还是走过去,嗔怨地说:“您真是,这道儿我们都摔跤!”
他不理她,自管脱下大衣,把火盖挑开,用夹煤的铁夹夹住一块小玉片扎进火眼。
“郑师傅,您这……”许原远远地看了半天,突然快步赶过来。
郑五爷用眼睛看了看他,示意让他往后退。
许原皱紧眉头,雁雁莫名其妙,众人更是摸不着头脑。
粉蓝色的火苗好长好长,它们一闪一闪,一跳一跳。
郑五爷猛地从怀里抽出一把刀。在人们还不知怎么回事的时候,一刀冲“东来”的肚皮上刺去,抬手抽出那把铁夹,夹子头烧红了,夹住的玉片也烧得通红。只见郑五爷举起铁夹,照着“东来”划开的肚皮一捅——滋溜溜……
汲古斋的大厅里静得可怕!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腾起的烟雾完全散清了,郑五爷才“腾楞”一声,从猫腹中抽出那块玉片,掏出一块厚厚的毛巾手绢接住那块血肉粘连的玉片,然后用力一搓,一块隐现出紫红色斑纹的血沁“汉玉”呈现在人们面前。
——汉玉,是玉雕中最贵重的品类。真正的汉玉,传世之物极少,大多是从洛阳古墓中出土所得。作为殉葬之物置于棺内的汉玉,每每沾上尸身腐烂的血污,血肉黏合的汉玉历经两千年的风化,形成了暗红、淡紫色的血沁斑纹。血沁汉玉,具有独特的审美、鉴赏、文物价值。一块血沁汉玉,顶得过上百块近代的精美玉雕!
“许原,我这块血沁汉玉,你卖几万?”郑五爷脸色铁青,逼视着许原。
“郑师傅,我,我只卖给外国人……”他的肩膀溜下来,第一次在众人面前这么窝囊、怯怯。
“值多少钱,你说!”
人们仍然不知所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郑师傅,我,我……”许原困窘地摇了摇头。
“你从哪儿学的这玩艺儿,嗯?”他近前一步,怒视着他。
“《古玩辨伪》中的‘制赝篇’上说,汉玉制赝,始自乾隆……将仿汉玉玉雕灼红,剖开活犬、活猫之腹、戳入……再将血沁之玉深埋,两月之后取出……”
天!二十万奖金是这样来的,人人瞪圆了眼睛。
“你……”雁雁双手捂住了脸。
“你辨析得多好,玉有君子之德,玉有五——德!”郑五爷左腮上的肉突突直跳,突然,他哈哈哈地笑起来。
没有人动,大厅中的空气凝结了。他缓缓地转过身,一步一步向门口走去,步子好沉,还有些蹒跚。
蓦地,他猛一回身——啪!那块紫红色的“血沁”汉玉被重重地掷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有删改)
【注】①文中有虐杀动物的情节,这种行为应当受到批判。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的天气描写展现了典型环境,从侧面烘托了老人的坚毅,同时也渲染了沉闷的氛围,为小说奠定了情感基调。
B.郑五爷连续两天重回汲古斋,小说从第二天写起,以汲古斋员工的视角交代前一天发生的事情,巧用插叙,故事紧凑。
C.小说写郑五爷冒着大雪回汲古斋,通过杀猫灼玉,当众揭露汲古斋经理许原制造赝品汉玉的秘密,以此来教育年轻人。
D.小说根据人物性格设置语言,许原的话用文言语句,如“辨玉,要依首德而次符识之”等,显示了他好自我表现的性格。
【2】雁雁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3】小说以郑五爷摔碎“血沁”汉玉结束全文,而没有安排许原表态认错。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试作探究。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讲到晋国忘恩负义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鸿门宴》中写项庄舞剑,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8、默写。
(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4)《马嵬》一诗中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其中写出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
(5)《蜀道难》中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
(6)《蜀道难》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
(7)《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9)《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秋兴八首》(其一)中“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在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时局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郁不平不平之气。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现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荀子的《劝学》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从其亲身体验中揭示这样一个道理:空想不如学习。
(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在听到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产生了共鸣,这也是全诗的主旨句。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周瑜气定神闲,不费吹灰之力即取得大战胜利的大将风范。
(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述了屋前屋后绿树成荫、桃李芬芳的美好景色。
(4) _____________,弃脂水也。(《阿房宫赋》杜牧)
(5) 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阿房宫赋》 杜牧)
(6)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____________,或未易量。(《六国论》苏淘)
(7)_________,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苏洵)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怅寥廓,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3)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5)江山如画,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师者,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12、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各题。
西 江 月[注]
苏 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 这首词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 上阕“新凉”中“凉”字用得很妙,其原因是“凉”字传达出词人内心的伤感、悔恨之情。
B. 词人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充斥廊庑间的西风落叶之声,营造出一种凄清寒凉的意境。
C.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表达出词人念远怀人的情思与希望被人理解的深意。
D. 本词在抒情上只采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由景生情,情真意切。
E. 这首词的语言不尚藻饰,用语平稳妥帖而又蕴含深意,富于人生哲理,十分耐人寻味。
【2】请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你对“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两句的理解。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二世三年,楚怀王以沛公①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封项羽为长安侯。与诸将的,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高祖本纪》有删改
春,汉五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自以精兵三万人……大破汉军。汉军皆走……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②,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③。
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④。 ”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⑤。 ”
——《项羽本纪》节选
【注】①沛公,汉高祖刘邦。②孝惠,刘邦的嫡子;鲁元,刘邦之女。③本段史料在《高祖本纪》中没有写双方军队的人数,第四处省略号后的故事在《高祖本纪》中没写。④太公,此指刘邦的父亲。⑤本段故事在《高祖本纪》中也没写。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
B. 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
C. 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
D. 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春秋战国时期的五等爵位由高到低依次是:王、侯、伯、子、男。
B. 符,中国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征调兵将的凭证,用铜、玉、竹、木等制成,双方各执一半,合二为一方有效,如兵符、虎符等。节,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使者出使时用作凭证。
C. 弃市,是死刑的一种,自商周时即有。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称“弃市”。
D. 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时君主面南而坐,臣子面向北方朝见天子,故以北面指称臣。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杀秦王子婴,说明刘邦宽厚仁德容人;但他也有极端自私、薄情的阴暗一面,比如为了自己逃命,几次从车上推下自己的亲生儿女。
B. 刘邦进入咸阳后,丝毫不为重宝女色所动,直接封闭府库,还军霸上。这足以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的方面。
C. 与项羽的屠烧做法形成对照,刘邦入关后与民约法三章,废除秦朝苛法,秋毫无犯,赢得了秦地人民的拥护,人心所向为他日后打败项羽奠定了基础。
D. 就节选部分而言,《高祖本纪》对刘邦多有赞美,哪怕是顺手一笔写了刘邦的本性,也是淹没在刘邦能从谏如流、宽政爱民的众多信息之中,而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则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冤家刘邦的冷酷无情与无赖形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2)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一个表情、一个举动、一个小小的生活场景,甚至一生鸟鸣、一片云彩、一丛风中的芦苇,都会具有动人心魄、令人回味的美。
请以“美的瞬间”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