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全属于偏正短语的一项是
A. 辛勤耕耘 不断发生 仔细打量 十分伟大
B. 遵义风俗 变化规律 历史悠久 秋天的雨
C. 愚公移山 竞选州长 销售计划 激动万分
D. 我的书包 小声地说 相当热闹 讲述清楚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天长日久,人们对报刊杂志上的错别字也就习以为常了。
B.在很多城市,泥水匠月收入已经超过万元,虽然钱多,比刚毕业的大学生高,但新生代农民工除了看收入外,更注重工作的环境,未来建筑业将面临劳动力更加短缺的局面。
C.目前,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D.全长8公里的襄樊大道,是连接襄阳古城、樊城旧城和城市窗口火车站的重要通道,全线将设计11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以解决“公交最后一公里”问题。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然则废衅钟与
B.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C.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D.盖亦反其本矣
4、下列句中加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奋六世之余烈(功业) ②一去紫台连朔漠(到)
B.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并列、排列) ②非我也,岁也(年成)
C. ①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 ②所守或匪亲(有的)
D. ①以手抚膺坐长叹(端坐) ②秦人开关延敌(迎接,迎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项研究成果,不仅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使中国率先实现培育“超级稻”的目标。
B.人们常提出的一个疑问是: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
C.“汕优63”杂交稻近几年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1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约500千克左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米。
D.袁隆平对于为攻克杂交水稻难关在全国13个省区的18个科研单位进行的科研大协作感慨不已,认为没有这样的大协作,杂交水稻研究绝不会取得今天这样世界瞩目的成果。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相亲记
阴历新年来了。一天,周太太跟鸿渐说,张家把他八字要去了,请算命人排过,跟他们小姐的命“天作之合,大吉大利”。张先生请他去吃便晚饭,无妨认识那位小姐。鸿渐本不愿跟这种俗物往来,但转念一想,自己从出洋留学到现在,还不是用的市侩的钱?反正去一次无妨。这位张先生名叫吉民,但他喜欢人唤他Jimmy。他在美国人花旗银行里做了二十多年的事,手里着实有钱。只生一个女儿,不惜工本地栽培,教会学校里所能传授熏陶的洋本领、洋习气,美容院理发铺所能制造的洋时髦、洋姿态,无不应有尽有。这女儿刚十八岁,中学尚未毕业,可是张先生夫妇以为女孩子到二十岁就老了。夫妇俩磋商几次,觉得宝贝女儿嫁到人家去,总不放心,不如招一个女婿到自己家里来。那天张先生跟鸿渐同席,认为他颇合资格:家世头衔都不错。方家经这番战事,摆不起乡绅人家臭架子,这女婿可以服服贴贴地入赘到张府上。
方鸿渐下午办公完毕去张家,经过一家皮货铺子,看见獭绒西装外套,新年廉价,只卖四百元。鸿渐常想有这样一件外套,可是盘算一下,只好叹口气。到了张家,张先生热闹地欢迎道:“Hello!Doctor方,好久不见!”张先生跟外国人来往惯了,说话有个特征——喜欢中国话里夹无谓的英文字。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他仿美国人读音,维妙维肖,也许鼻音学得太过火了,不像美国人,而像伤风塞鼻子的中国人。
鸿渐和张小姐没有多少可谈,只好问她爱看什么电影。跟着两个客人来了,一个叫陈士屏,是欧美烟草公司的高等职员。一个叫丁讷生,也在什么英国轮船公司做事。张太太说,人数凑得起一桌麻将,何妨打八圈牌再吃晚饭。方鸿渐赌术极幼稚,身边带钱又不多,不愿参加,宁可陪张小姐闲谈。但经不起张太太再三怂恿,只好入局。没料到四圈之后,自己独赢一百余元,心中一动,想假如这手运继续不变,那獭绒大衣可有指望了。八圈打毕,方鸿渐赢了近三百块钱。同局的三位,一个子儿不付,一字不提,都站起来准备吃饭。鸿渐唤醒一句道:“我今天运气太好了!从来没赢过这许多钱。”
张太太如梦初醒道:“咱们真糊涂了!还没跟方先生清账呢。陈先生,丁先生,让我一个人来付他,咱们回头再算得了。”便打开钱袋把钞票点交给鸿渐。
饭后散坐抽烟喝咖啡,鸿渐瞧见沙发旁一个小书架,猜来都是张小姐的读物。一大堆《西风》、原文《读者文摘》之外,还有原文小字白文《莎士比亚全集》、《新旧约全书》、翻版的《居里夫人传》、《我国与我民》等不朽大著以及电影小说十几种。一本小蓝书,背上金字标题道:《怎样去获得丈夫而且守住他》。鸿渐忍不住抽出一翻,只见一节道:“对男人该温柔甜蜜,才能在他心的深处留下好印象。女孩子们,别忘了脸上常带光明的笑容。”看到这里,这笑容从书上移到鸿渐脸上了。抬头忽见张小姐注意自己,忙把书放好,收敛笑容。陈先生要张小姐弹钢琴,大家同声附和。张小姐弹完,鸿渐要补救这令她误解的笑容,抢先第一个称“好”,求她再弹一曲。他又坐一会,才告辞出门。洋车到半路,他想起那书名,不禁失笑。丈夫是女人的职业,没有丈夫就等于失业,所以该牢牢捧住这饭碗。哼!我偏不愿意女人读了那本书当我是饭碗。想到这里,鸿渐把天空月当作张小姐,向她挥手作别。
客人全散了,张太太道:“这姓方的不合式,气量太小,把钱看得太重,给我一试就露出本相。好像怕我们赖账不还的,可笑不可笑?”
张先生道:“什么博士!还算在英国留过学,我说的英文,他好多听不懂。我不爱欧洲留学生。”
张小姐不能饶恕方鸿渐看书时的微笑,干脆说:“这人讨厌!你看他吃相多坏!全不像在外国住过的。他喝汤的时候,把面包去蘸!他吃铁排鸡,不用刀叉,把手拈了鸡腿起来咬!我全看在眼睛里。吓!这算什么礼貌?
当时张家这婚事一场没结果,周太太颇为扫兴。可是方鸿渐记得《三国演义》里的名言:“妻子如衣服,”当然衣服也就等于妻子;他现在新添了皮外套,损失个把老婆才不放心上呢。
(选自钱钟书《围城》,有删改)
(注)指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虽是选段但故事情节相对完整,采用全知视角,综合运用了语言、神态、心理描写等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B.张太太三人等打完麻将后并非不愿意出钱,而是为了试探方鸿渐,方鸿渐的小气贪财是导致相亲失败的原因之一。
C.张小姐一开始还对方鸿渐抱有好感,后来发现他受邀来访的目的并非相亲,于是在方鸿渐离开之后刻薄地议论他。
D.本文细致介绍了张小姐的书架,这一细节描写颇有意味,既表现出张小姐的家庭、文化背景,又暗示出人物特点。
【2】从安排女儿相亲一事可以看出张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
7、默写
(1)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4)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总结万物竞相自由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表现同仇敌忾的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4)《登飞来峰》中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流动不通畅以至于停止的两个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善将夸张和想象结合使用,其中“_______________”点明了送别之地,“______________”则点出了友人此行的目的地,两句境界壮阔。
(3)《登高》中,诗人跨越时空表达自己内心的忧思,突出了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其中“______________”一句是从空间角度来写的,“_______________”一句是从时间角度来写的。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一个人的言谈是其性格特点的外在流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公西华的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总结历史规律时指出,统治一个国家,如果光靠严刑和威慑的手段来对待老百姓,老百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3)《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自然景观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天姥山上的天气和环境,渲染了紧张凝重的气氛,为下文仙人出场做了铺垫。
(4)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音乐间歇时给人带来的深切感受,余音袅袅,令人拍案叫绝。
12、阅读下面两首词作,完成下列小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下列对本词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怅寥廓”抒发了词人的情怀,“问苍茫大地”蕴含着词人的忧思和责任,这两句都运用了拟人手法。“谁主沉浮”暗含以身许国之志。
B.毛泽东同志常用旧体诗来反映现代生活的思想,这些诗也是现代诗歌。如《沁园春·长沙》就是现代诗歌。
C.“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几句运用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俯仰结合等景物描写手法,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刻画了一批奋发有为、激流勇进的知识青年的形象,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2】两首词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有何异同,请结合全词分析。
13、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甲文)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乙文)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鄂、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沿着) B.余怜而售之(卖)
C.萦青缭白,外与天际(交会) D.以效兹丘之下(呈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悠悠乎与灏气俱 是其果有遭乎
B.故为之文以志 若牛马之饮于溪
C.则施施而行 其冲然角列而上者
D. 醉则更相枕以卧 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鄂、杜
【3】下列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A.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B.则贵游之士争买者
C.凌万顷之茫然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结合两组选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作者是罪人,才能有闲暇;由于作者内心忧闷,故需要排遣。这一切决定了他的游览方式是无目的性、散漫放任的。尽管这种游览也有乐,但实则苦中作乐。
B.《始得西山宴游记》采取由抑到扬的方法,开始那一大段文字,被用来作为游西山时物我合一情态的陪衬,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的心态。
C.《钴姆潭西小丘记》第一段作者着重描写石的“多”,运用了拟人、比较的手法。不仅写出了石的形状,更写出了石的情态,生动细致,可谓“词出意表,而刻画无上”。
D.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巧具匠心,揭示主旨:感慨奇美的小丘被弃置在南荒"连岁不售"的命运,由物及己,联想到自己的被"弃",借以发抒自己的不平;也包含着一种期待,表达了祈盼重新获用的渴望。
【5】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2)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经过中考的洗礼,你成了一名高中生。你有缺点和不足,你也有优点和长处;你有年少的幼稚和懵懂,但你正不断走向成熟;你还有学习上的困惑和疑问,但你也正在一点点明悟和进步,自进入高中以来,课堂内外新接触的知识;新经历的人和事,一定给了你很多的启发和感悟!
请你把自己高中生活的亲历或见闻、思考或感悟,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类文章。要求:自拟题目,确定立意;事例具体,情感真实;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