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北京二模]北京市2024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褚裒,季野,康献皇后父也。初西阳王掾、吴王文学。在官清约,虽居方伯,恒使私童樵采。顷之,征为卫将军,中书令。

    (节选自《晋书·卷九十三》,有删改)

    A.字,古人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呼用的。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李白为李太白。

    B.辟,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C.方伯,原指一方诸侯之长,后泛指地方长官。如“二州牧伯”的“牧伯”是州牧、方伯的合称。

    D.领,文中表示代理官职。古汉语中表示代理暂任官职的词语还有“行”“署”“假”“摄”“权”。

  • 2、(  )的出现,标志着字书编撰在形式上开始进入现代。

    A. 《中华大字典》   B. 《简明汉语字典》

    C. 《康熙字典》   D. 《现代汉语词林》

  • 3、对文中所用修辞及其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南天门应该近了,由于山峡回环曲折,反而望不见了。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里,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天然的主人,谁少了谁,都像不应该似的。

    A.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B.作者运用排比、借代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美。

    C.作者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美

    D.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这次台湾的水果免税进入大陆,有台南的荔枝、龙眼、菠萝蜜、台中的香蕉、台北的苹果等等。

    B.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我从中感受到一个伟大作家的真挚感情。

    C.我不清楚高三年级是否有八九百名学生。

    D.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怎么了?你。”

  • 5、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有哪些尊称?(  

    A.圣人 B.至圣先师 C.谪仙 D.万世师表 E.杏林高手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对地震、水旱害等非常敏感。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古代中国对天文、气象、物候的记载和研究非常重视,并注意考察人类活动与自然变化的关系,于是便形成了“天人合一”等一些独特的观念。

    对“天人合一”,当下流行的解释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是原始的“天人合一”,是指天意决定人事,而天意是通过天象或灾异来显示的。君主是“天子”,由天意确定,也代表天命。所以君主如有失德、治理不当之过,必定会受到天象的警告或灾异的罚。因此,从最古老的史书开始,天象和灾异都是不可或缺的记载。几国之将兴,天子圣明,大臣贤能,则风调雨顺,紫气东来。反之,则灾异频仍,天象错乱。

    一旦出现罕见的天象或异常的气候,如地震、日蚀、流星、水旱灾害等,皇帝就要采用一般的做法:常常换上素色服装,不吃荤腥辛辣,不近女色,迁居于偏僻清静的场所,反省自己的过失,征求臣民的意见;有的还会下“罪已诏”,公开承认错误,宣布改过之策;有的虽无具体措施,却会请求上天千万不要为难天下百姓,一切罪责自己担当:有的为了感动上天,在举办正常的祭祀典礼之外,还要举办其它的祭祀或祈求仪式。

    这样做一般不会错,因为皇帝总有失德之处,国家的政策也不会十全十美,于是臣民们平时不敢说的话可趁机说给皇帝听,即使是昏君暴君,在上天的警告面前也不得不有所收敛,何况举办这些活动一般用不了多少人力物力。可一旦度过难关,就能博得万民称颂,名垂史册;若万一无效,这是天意难违,君臣都已尽了力,自然也不会被百姓责怪。

    不过,“天人合一”也是一把双刃剑,奸臣小人也会利用天象灾异做手脚。因为对天象的解释,本没有标准答案,决定权在人,所以大权在握的人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将矛头指向政敌,或肆意地乱改政策。而“书呆子”往往又泥古不化,在灾情面前只知援引古例,却不知辩证地应用,结果不采取具体措施,反而加重了灾情,最极端的做法就是听天由命,毫无作为,以为只要绝对敬畏天命天意,灾害就会不除自灭。

    现在面对地震等灾难及异常气候,人们自然又会想到天人合一的观念。我希望在运用和阐运这一观念时能实事求是,尊重历史,采取辩证而积极的态度。

    材料二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全球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有近1万次,造成灾害的有100次左右

    地壳是由大大小小的板块“拼合”起来的。板块之间不断地错动,挤压、分离都会产生压力,当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地壳的薄弱部分就会发生断裂,巨大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来,引起大地强烈的颤动,就产生了地震。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震源的地方叫震中。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70至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大于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距离地面越近,对地面的影响就越大。

    测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单位叫震级。国际通用的是里氏分级法,共9个等级。震级小于1的叫超微震大于1小于3的叫微震;人们会有感觉的是大于3小于5的小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破坏的是大于5小于7的中震;7级和7级以上的为大震,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目前已测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震级相差一级,其能量的差别可以达到30多倍。

    烈度也是衡量地震的标准,烈度是地面及建筑物受地震影响遭破坏的程度。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汶川地震测到的最大烈度达11级。震级与烈度的关系,打个比方,如果震级相当于原子弹的当量,而烈度就相当于原子弹在不同距离点造成的破坏程度。一般而言,离震中越近,产生的破坏越大,烈度就越高。

    地震可分为几种:因地壳运动产生的叫构造地震,由火山强烈爆发而引起的叫火山地震,由地下空洞坊陷而引起的叫陷落地震,由人类进行巨大爆破而引发的叫人工地震。后几种地震的强度、影响范围和破坏性,都远远比不上构造地震。

    地震发生前,会有一些征兆。比如,地形发生变异,地下水的水位、水质、颜色等发生变化,地电出现异常,指北针发生偏转甚至失灵,气候反常,一些动物出现异常反应等等。有时,还会听到地下发出闷雷般的地声,看到天空出现红、黄、白等颜色的地光。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难题,正等待着有志者去完成。

    材料三

    2018年2月2日15时51分,我国首颗地震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张衡一号”主要用于监测地震发生时的电磁现象,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

    近些年,科学家发现地震会对空间等离子体环境中的电磁场产生影响,有些影响甚至可能出现在地震发生前。因此,科学家希望通过研究空间等离子体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联规律,探索如何攻克“地震预报”这一千年难题。我国首颗观测与地震活动相关电磁信息的卫星“张衡一号”因此而诞生。

    “张衡一号”将成为一个试验平台,重点监测全球空间电磁场、电磁波、电离层等离子、高能粒子沉降等物理量。这些数据有助于探索地震前兆信息和空间环境监测预报,为未来建立地震电磁监测卫星业务化系统作技术准备。

    对于“张衡一号”,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介绍,“张衡一号”真正投入运行后,能重点监测中国全境,检验卫星电磁监测新技术设备的效能和空间适应性。具体来说“张衡一号”可以开展全球7级以上、我国6级以上地震电磁信息分析研究。总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按照赵坚的说法,该卫星并不能直接预测预报地震,而主要用于地震前兆信息研究,为未来建立地震监测体系进行前期技术储备。作为我国首个天基地震电磁综合观测平台,“张衡一号”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是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的重要里程碑。

    除了为地震电磁立体观测提供更多种类、更加海量的电磁类信息,“张衡一号”投入使用后还将带动其他空间信息技术在防震减灾领域的应用,加快地震立体观测体系建设,提高地震监测能力。

    后续,国防科工局将会同中国地震局,开展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即“张衡”系列卫星的在轨测试及相关应用,提升民用卫星地震监测与应急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天基信息防震减灾服务能力。“张衡一号”及其后续卫星计划已经纳入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前“张衡二号己经通过可研评估,预计2020年发射。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古代君王应对天象灾异所采取的一般做法的一项是

    A.远离华丽之衣、荤腥辛辣之食、女色、热闹享乐场所。

    B.下达“罪已诏”来公开承认错误并布改过之策

    C.请求上天千万不要为难天下百姓,一切罪责自己担当

    D.采取应对天象灾异的具体措施来控制灾情或消灭灾害。

    2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8年汶川地震震源深度约20千米,据第二段文字,它属于破坏性大的浅源地震

    B.2008年汶川地震的震级是8级,其能量是7级地震的30多倍,约6级地震的1000倍

    C.震级和烈度是与地震密切相关的两个成正比的概念,一次地震,震级是固定的,烈度则因地点不同而不同。

    D.据引发地震的原因的不同,地震可分为几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一种自然现象。

    3下列与“张衡一号”相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一号”填补了我国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领域的空白。

    B.“张衡一号”主要是用来研究空间等离子体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联规律的。

    C.“张衡一号”可监测全球7级以上、我国6级以上地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D.“张衡一号”是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

    4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一号”将以其获取的各项监测数据为未来建立地震电磁监测卫星业务化系统作技术准备

    B.“张衡一号”真正投入运行后,将能够准确地预测预报地震,书写我国地震预测预报的新篇章

    C.“张衡一号”投入使用后,不仅能提供电磁类信息,还可以带动其他空间信息技术的相关应用。

    D.国防科工局将开展包括“张衡二号”在内的“张衡”系列卫星的在轨测试及相关应用。

    5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述人们认识和应对地震的发展过程。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____________________,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2)一肌一容,尽态极妍,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官赋》)

    (3)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⑷骐骥一跃,__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从古到今,确定婚期有一定讲究,《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写的做法与《孔雀东南飞》中的“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相似。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表现琵琶曲调激越雄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观刈麦》中贫妇人携子劳作,是为了“____________”;诗人不事农桑,却不仅口粮充裕,还有“____________”,贫富悬殊的社会现状,让人唏嘘慨叹。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兰亭集序》中体现作者感情由“乐”转为“痛”的过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3)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吾尝跂而望矣,________________。(《劝学》)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2)不过数仞而下,__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

    (3)诚意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初为《霓裳》后《绿腰》。

    (5)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6)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郁乎苍苍。

    (7)_____________,譬如北辰,居其所所而众星共之。

    (8)一万年太久,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秋风(其二)

    杜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 第二句和“不尽长江滚滚来”都表达了时光流逝、桑榆晚景的感伤,都营造了凄婉、压抑之境。

    C. 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D. 第七句中“白发”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代指白发苍苍的老人;“庭树”则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庭柯以怡颜”。

    2)赏析颔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3)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淑,字正仪,润州丹阳人。父文正,事吴,至太子中允。好学,多自缮写书。淑幼俊爽,属文敏速。韩熙载、潘佑以文章著名江左,一见淑,深加器重。自是每有滞义,难于措词者,必命淑赋述。以校书郎直内史。江南平,归朝,久不得调,甚穷窘。俄以近臣延荐,试学士院,授大理评事,预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一日,召对便殿,出古碑一编,令淑与吕文仲、杜镐读之。历太府寺丞、著作佐郎。始置秘阁,以本官充校理。尝献《九弦琴五弦阮颂》,太宗赏其学问优博。又作《事类赋》百篇以献,诏令注释,淑分注成三十卷上之,迁水部员外郎。至道二年,兼掌起居舍人事,预修《太宗实录》,再迁职方员外郎。时诸路所上《闰年图》,皆仪鸾司掌之,淑上言曰:“天下山川险要,皆王室之秘奥,国家之急务,故《周礼》职方氏掌天下图籍。汉祖入关萧何收秦籍由是周知险要请以今闰年所纳图上职方又州郡地里犬牙相入向者独画一州地形则何以傅合他郡望令诸路转运使,每十年各画本路图一上职方。所冀天下险要,不窥牖而可知;九州轮广,如指掌而斯在。”从之。会诏询御戎之策,淑抗疏请用古车战法,上览之,颇嘉其博学。咸平五年,卒,年五十六。淑性纯静好古,词学典雅。初,王师围建业,城中乏食。里闬有与淑同者,举家皆死,惟存二女孩,淑即收养如所生,及长,嫁之。时论多其义。有集十卷。善笔札,好篆籀,取《说文》有字义者千八百余条,撰《说文五义》三卷。又著《江淮异人录》三卷、《秘阁闲谈》五卷。

    (节选自《宋书·吴淑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汉祖入关/萧何收秦/籍由是周知险要请以今闰年所纳图上职方/又州郡地里/犬牙相入/向者独画一州地形/则何以傅合他郡/

    B.汉祖入关/萧何收秦/籍由是周知险要/请以今闰年所纳图上职方/又州郡地里/犬牙相入向者/独画一州地形/则何以傅合他郡/

    C.汉祖入关/萧何收秦籍/由是周知险要/请以今闰年所纳图上职方/又州郡地里/犬牙相入/向者独画一州地形/则何以傅合他郡/

    D.汉祖入关/萧何收秦籍/由是周知险要/请以今闰年所纳图上职方/又州郡地里/犬牙相入向者/独画一州地形/则何以傅合他郡/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左,古代一般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古人通常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因此江东又名江左。

    B.实录,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的一种,一般以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也有以王朝命名的。

    C.宗,本义是祭祀祖先的场所,参加祖先祭祀的通常为同一家族,因此可用来指代同祖家族。

    D.《说文》,即《说文解字》,作者许慎,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义和考究字音的字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淑爱好学习,写作敏捷。吴淑勤学不辍,常常亲手抄写书籍;少年时英俊豪爽,写文章迅捷;以文章闻名的韩熙载、潘佑非常器重他,当文思凝滞,难以措词时就让吴淑表述。

    B.吴淑学识渊博,备受欣赏。参加编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见》等,被召入应对于便殿,让他识读古碑;因进献《九弦琴五弦阮颂》被太宗赞誉学识渊博;奉诏编写《事类赋》

    C.吴淑宅心仁厚,救助弱小。军队围困建业,城内粮食匮乏,里巷里有个吴姓的人家,只剩两个女孩活着,吴淑收养了这两个女孩,待为己出,长大后将她们嫁出去,得到舆论赞许。

    D.吴淑词章典雅,著作丰硕。吴淑性情纯静好古,词章典雅,擅长写公文书信,有文集十卷,喜好篆古籀文,撰写《说文五义》三卷,著有《江淮异人录》三卷、《秘阁闲谈》五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冀天下险要,不窥牖而可知;九州轮广,如指掌而斯在。

    (2)会诏询御戎之策,淑抗疏请用古车战法,上览之,颇嘉其博学。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②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8年新年贺词)

    ③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要求: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