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新疆克州初二下学期一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阅读下面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这里极写诗人登临之高。

    B.诗中“不畏”一词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C.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

    D.这首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富有哲理:站的高,望的远;胸襟博大,见识高明。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xíng) (pì) (wǔ)   (rǒng)

    B.(kàng) (jùn)   (qiǎo) zuò)

    C.(xǐng) (duo) (fú) 白羊(dù)

    D.(pēi)   (méi)   (páng) 怏不乐(yāng)

  •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A.这段文字主要的描写手法是动作描写。 B.从视觉方面写豆麦、月色、连山、渔火。

    C.从听觉方面写笛声。 D.从嗅觉方面写豆麦和水草发出来的清香。

  • 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八月/秋高/风怒号 B.老翁/逾墙走

    C.满面/尘灰/烟火色 D.半匹红纱/—丈/绫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诗歌理解

    水仙子·咏江南

    元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1“卷香风十里珠帘”是倒装句,其正常语序是__________

    2对本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曲前七句写景,最后一句抒情,并点明主旨。

    B. 抓住江南多水的特点,写出了美丽的水乡风光。

    C. 采用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的方式,描绘了江南美景。

    D. “一、两、再三、十”等数词,表现了江南景色的雄奇阔大。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1)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___________,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诗经·邶风·式微》)

    (5)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9)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0)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1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12)《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石潭记》中与《朱元思书》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在这封家书中,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请在阅读完全书的基础上回答。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父亲握住我的手

    薛  瀚

    ①夏夜如一个静谧的童话。然而身处豪华的宾馆,我却迟迟没有入梦。

    ②为了方使次日的中招考试,父亲特意安排我们一家住进了考场附近的一家宾馆。而他和母亲此刻就住在我隔壁的房间。可是,此时的我却如一叶孤舟,漂泊在无助的海洋。

    ③或许由于紧张,尽管我十点钟就躺下了,可直到凌晨一点还难以入眠。

    ④我试图让大脑效松,小心翼翼地防止任何画面在此时突然浮现。可无济于事,那原本有着细微响声的空调机此时却成了一个可恶的节拍器,“嗒,嗒”的声响勾起了我强烈的节奏感。烦躁之中,我起身将它关掉了。可我很快发现,“六月份的尾巴,那是非常热”!无奈,我只好再次起身,打开了空调。夜正黑得深邃。想起曾听人说看电视能缓解失眠,我决定一试。然而事与愿违,比白天更加不堪入目的节目让我十分败兴,只得关掉。

    ⑤焦虑,不安,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顷便将我那微不足道的心理防线淹没。凌晨四点,我终于决定用电话叫醒沉睡中的父母。得知我此时还在失眠,电话那头传来了母亲惊愣的感叹,而父亲镇定异常:“让我去!”父亲曾在考大学期间得了脑神经衰弱,多年来时常在夜晚难以入眠。在与失眠抗争的过程中,他有了自己的心得。“先不要想明天考试的事,”他此时声音异常轻柔,“也不要暗示自己赶快睡,这样会适得其反。这样的情况我出现过好多次了,其实根本不用放在心上,人的潜质是巨大的,只要打起精神,一夜的失眠并不会有什么影响。想象一下大海冲刷沙滩时的景象吧,合上眼眯一会儿。”

    ⑥我试图按他的要求做,竟然很快平静下来。而此时,父亲躺在我身后,轻轻将手搭在了我的手心。一瞬间,我仿佛触电了。仿佛还是我咿呀学语的时代,只有母亲和外婆给过我这样温柔的慰籍。漫漫航程,我已很久不曾靠岸,满载压力与挫折的心,此刻终于有了释放的快感。曾经在成长中迷失,曾经在青春里彷徨,曾经想要独自去面对一切,然而这坚强而又脆弱、智慧而又愚笨、独立而又依赖、看似封闭而又时常打开的孩子的心,已然太久未被滋润了。这一夜,它却在浩瀚荒漠中遇到了绿洲,似乎我紧握的那只手给了我撑起一片天的勇气。

    ⑦再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两个男人能从沉默中感受到彼此的一切,握着父亲的手,当真是感到了触电般的交流。即便是无言,却比千言万语更加厚重。时间是凌晨五点半,窗外的光线争相从帘子的缝隙中涌入。我睡得很浅,还能依稀察觉洒在脸颊上的阳光;但我睡得很踏实,因为我知道,孤寂混沌的黑暗已经过去,此刻,天已大亮。

    (选自《郑州日报》,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我”做了哪些事试图让自己入眠?

    3联系上下文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此时的我却如一叶孤舟,漂泊在无助的海洋。

    (2)然而这坚强而又脆弱、智慧而又愚笨、独立而又依赖、看似封闭而又时常打开的孩子的心,已然太久未被滋润了。

    4谈谈你对文末划线句子“因为我知道,孤寂混沌的黑暗已经过去,此刻,天已大亮”的理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补全题目后,按要求作文。

    不知何时,身边就有那么一个你出现,或是给我鼓励,或是给我引导,或是让我变得乐观,或是让我变得坚强……

    请以“是你,让我 ”为题目,先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