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夏立国之初,频频举兵攻宋,直至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平协议。下列关于这段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元昊多次进攻北宋
B. 北宋节节败退
C. 议和史称“澶渊之盟”
D.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2、考察文化现象或有关事件,寻找其中的共性,是我们研究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列政策或发明的共同作用是( )
①秦始皇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字体 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④元代王祯发明转轮排字法 |
A.改进了书写材料
B.推动了汉字的演进
C.提高了纸的产量
D.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3、清朝时期,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是
A. 西域都护
B. 噶厦
C. 驻藏大臣
D. 伊犁将军
4、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孙中山
5、《三字经》里写道:“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里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A.阿保机 B.元昊 C.阿骨打 D.努尔哈赤
6、下图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处▲应该填写
A. 八王之乱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安史之乱
7、《送渤海王子归国》中有诗云:“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这反映了( )
A. 西域各族人民对汉族中原的向往 B. 吐蕃与唐朝关系密切
C. 粟末靺鞨与唐朝的关系密切 D. 六诏与唐朝的关系密切
8、央视播放的《郑和下西洋》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B.获取经济效益
C.海外移民
D.殖民扩张
9、日本在唐朝时大量派遣唐使的主要目的是( )
A. 为了更好地吸取唐朝的文化
B. 为了从唐朝获取更多的礼物
C. 为了向唐朝移民
D. 为以后侵略唐朝做准备
10、下列关于北宋、辽、西夏之间的关系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A. 战争不断
B. 和平共处
C. 互不往来
D. 时战时和
11、元朝的建立者?
A.成吉思汗 B.文天祥 C.铁木真 D.忽必烈
12、《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建武二年(26年)下诏:“民有嫁妻买子欲归父母者,姿听之,敢拘执,论如律”。材料中出现的“建武二年”,使用的纪年方法是
A.公元纪年法
B.年号纪年法
C.国君纪年法
D.干支纪年法
13、有学者认为: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一座顶峰”。下列史实是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
A.城市经济繁荣,商品买卖昼夜不绝
B.文人地位较高,文化教育事业发达
C.国家统一稳定,各民族间和谐相处
D.海外贸易兴盛,海上丝路远至非洲
14、隋朝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A. 取代北周
B. 灭掉陈朝
C. 取代后周
D. 玄武门之变
15、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引发了世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下列评论中最准确的是( )
A.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 B.奢侈腐化,心狠手毒
C.社会经济得以继续发展 D.政治清明,唐朝进入鼎盛
16、在四大名著中被称为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17、隋朝二世而亡,唐朝建立的时间是
A. 581年
B. 589年
C. 605年
D. 618年
18、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这些使节为( )
A.遣唐使
B.留学生
C.留学僧
D.商人
19、后人评价隋文帝:“有雄材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相符合的是
A.重新统一天下 B.开通了大运河 C.被尊为天可汗 D.开创贞观之治
20、建立中国历史上疆域版图最大、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蒙古族
B.女真
C.党项
D.契丹族
21、北宋兴起的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是——
22、清朝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设置________。
23、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_________;明朝长城西至_______。
24、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______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 ______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寇。
25、元朝境内因民族融合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______________。
26、755年,____(人物)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康熙帝时,天山北路的蒙古族____部首领噶尔丹在俄国的唆使下,发动叛乱,越过天山攻占回部。
27、填空题: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 》。
28、________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29、589年,隋文帝灭掉________朝,统一全国。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__,南至________,连接了海河、________、淮河、________、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________的运河。
30、作者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_________、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________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31、连线题
32、 请你列举出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至少列举出三条)
33、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包括中国与亚、非、欧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以及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友好交往是中外交往的主流。结合下列有关隋朝至清朝时期对外关系的两组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组
第二组
(1)主题命名:结合图片中的信息,分别为这两组图片命名一个合适的主题。
(2)人物追踪:请结合图片及文字信息,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①六次东渡: 。
②七次下西洋: 。
③明代抗倭: 。
④收复台湾: 。
(3)国家识记:第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与哪些国家或地区的友好关系?第二组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反抗哪个国家的外来侵略的历史?
(4)情感提升:
①结合第一组图片,说一说你打算如何做一名国际交往的杰出使者。
②结合第二组图片,说一说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