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河南濮阳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阎立本最擅长的是(   )

    A. 山水画   B. 花鸟画   C. 人物画   D. 动物画

  • 2、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交往与交融。最能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遣唐使多次来华

    B.鉴真东渡日本

    C.玄奘天竺取经

    D.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 3、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A. 郑成功收复台湾

    B. 郑和下西洋

    C. 镇南关大捷

    D. 戚继光抗击倭寇

  • 4、除夕、元宵、端午等节日基本定型是在(   )

    A.魏晋南北朝时期 B.秦汉时期 C.远古时期 D.宋朝时期

  • 5、2018年4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会见来华进行非正式会晤的印度总理莫迪时说“中印都是有着璀璨历史文化的国家”。回顾历史,唐朝时曾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玄奘 B.鉴真 C.张骞 D.郑和

  • 6、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为此,唐太宗

    A.重视发展生产

    B.重用人才

    C.注重虚心纳谏

    D.加强边疆管理

  • 7、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能够体现唐太宗爱惜民力“存百姓”思想的做法是

    A. 轻徭薄赋,戒奢从简

    B. 任用贤臣,虚心纳谏

    C. 重视人才,开科取士

    D. 精简机构,澄清吏治

  • 8、同学们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是按照年代先后顺序编写的,这叫“编年体”,下列在编写体例上与历史教科书类似的是

    A.《资治通鉴》

    B.《史记》

    C.《窦娥冤》

    D.《牡丹亭》

  • 9、唐玄宗统治前期“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材料中提到的“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贞观之治

    D.光武中兴

  • 10、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A. 等级森严 B. 重文轻武 C. 重农抑商 D. 商业繁荣

  • 11、下表中清朝前期耕地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年代

    耕地面积(顷)

    1661年(顺治卜八年)

      5 493 576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6 078 430

    1724年(雍正二年)

      6 837 914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7 114 495

     

    A.清朝商业的兴盛 B.清朝土地兼并严重

    C.清朝推行垦荒政策 D.清朝手工业发展

  • 12、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错误的是( 

    A.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B.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C.都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 13、唐代是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社会风气呈现出明显的自由开放,有如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①唐朝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  ②西市、东市的设立

    ③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④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

    A.①②③

    B.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4、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其情节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史实相符的是

    A. 唐朝时过元旦节贴春联

    B. 隋炀帝下江南时到瓦舍里娱乐

    C. 汉朝时过年放鞭炮

    D. 元朝时,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

  • 15、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内蒙古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我们在阅兵中看到了新形势下中国军队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了五大军种,它们为

    ①陆军  ②海军  ③空军  ④海军陆战队  ⑤火箭军  ⑥战略支援部队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 16、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的那些事儿》吸引了千万读者。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在这一部作品中的是

    A. 锦衣卫刑讯逼供任意杀人

    B. 读书人激扬文字,思想活跃

    C. 郑和下西洋

    D. 回族与汉族人民相处融洽

  • 17、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这一史实直接体现了盛唐的

    A.军事强大

    B.政局稳定

    C.民族交融

    D.经济繁荣

  • 18、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人运河项目成功入选 《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江都

    B.隋朝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五大水系

    C.隋炀帝开凿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征服陈朝

    D.隋朝大运河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 19、被西方研究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的作者是

    A.杜甫 B.苏轼 C.宋应星 D.吴承恩

  • 20、对下图人物的评价,准确的是(  

    A.出使西域,不忘使命 B.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D.主动请缨,和亲塞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请写出以下朝代的建立者及都城

    朝代

    隋朝

    北宋

    元朝

    建立者

     

     

     

    都城

     

    汴京

    大都

     

     

  • 22、唐朝的对外交通发达,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 23、标志中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是________的诞生。

  • 24、小说:

    小说

    作者

    成书时间

    主要内容

    《三国志通俗演义》

    ______

    元末明初

    描写了_____________、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全书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是我国______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_________

    施耐庵

    元末明初

    __________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官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________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运用______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西游记》

    __________

    明代中期

    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_______得到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小说语言生动流畅,故事引人入胜。

    影响:明代的这三部小说虽然主题和风格各异,但都规模宏大,结构严整,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语言生动,问世后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家喻户晓,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并对以后的小说、_______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25、宋代,手工业兴盛,______(城市名)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商业贸易繁荣,在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__

  • 26、根据描述写出相应的内容.

    ①宋代管理海外贸易机构  

    ②元朝管理台湾的机构  

    ③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区

    ④宋朝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⑤“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是对 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称赞。

  • 27、持续八年之久的________是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利加大,逐渐形成唐末________的局面。

  • 28、清初,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被尊称为“________”。

  • 29、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的皇帝是________

  • 30、农业的发展

    (1)原因:南方战乱较少;____人带去先进技术;劳动人手充足;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这是南方农业超越北方的原因。

    (2)表现:宋朝时期,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____。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____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_____”的谚语。到____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剧作家及其作品连线。

    A、汤显祖               ①《桃花扇》

    B、洪                 ②《牡丹亭》

    C、孔尚任               ③《长生殿》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作品,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牡丹亭》——

    (2)《红楼梦》前八十回——

    (3)《三国演义》——

    (4)《农政全书》——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两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共同进步、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时期。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末)以来,战衅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一中“太祖”指何人?其“得天下”是在哪一年?

    (2)材料一反映宋朝统治者推行一种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统治者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经济篇)

    材料二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3)材料二中的北宋纸币最早出现于什么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出现纸币的原因。

    (生活篇)

    材料三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粼粼相切,乐声嘈杂数十里。

    —吴自牧:梦粱录

    (4)宋代哪种地方可能会出现材料三中的景象?该地哪一处是最吸引人的中心?

    材料四宋元时期,各民族之间频繁的冲突与战争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使不同民族的人民生活在斗争中走向融合。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

    (5)请举例说明材料四中“和”是主流的论断。(只要举出一例即可)

    (感悟篇)我们应该为宋朝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而自豪。我们应该为我们是宋人的后代而感到骄傲。

    (6)请你简要总结一下两宋时期的主要社会特征。(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