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第1卷第13章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 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在航行方面”的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的重 大贡献是
A. 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枝术的发展 B.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C. 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D. 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2、下列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首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B. 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C. 阿骨打建立金 D. 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3、《念奴娇》和《满江红》的格式均属于
A.诗歌 B.散曲 C.词牌 D.小说
4、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由此可见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
A.灌溉 B.饮水
C.运输 D.泄洪
5、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开始于
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元朝
6、明朝实行“八股取土”、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共同目的是为了( )
A. 加强思想控制 B. 宣传儒家思想 C. 鼓励文人参政 D. 发展文化教育
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各项均体现上述观点,其中发生于明清时期的史实是
①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②戚继光消灭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捍卫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
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进一步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④乾隆帝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了祖国西北边疆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9、宋金达成和议后,双方约定的分界线是
A.黄河至海为界
B.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
C.划长江为界
D.以长城为界
10、清朝时期,严格限制海外贸易。1757年,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免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这一处对外通商口岸是指
A.泉州
B.广州
C.宁波
D.漳州
11、“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当与赵匡胤有关,他建立北宋后,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尤其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原因有( )
A.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不利于政权的稳固
B.扭转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C.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增加了财政支出
D.注重发展文教事业,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
12、下列场景中,不符合宋代历史史实的是( )
A.一书生吟诵苏轼的词
B.市民的瓦子里听说书
C.街头唱大戏《窦娥冤》
D.百姓在春节放鞭炮
13、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为巩固统治,北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在官员的运用上其特点是
A.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B.解除禁军将领的领兵权
C.大幅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
D.重文轻武
14、下列历史贡献中不属于隋朝的是( )
A. 创设科举制 B. 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 实现南北重新统一 D. 创立殿试制度
15、“焚罢青衣举义旗,复明大计应天时。荷夷驱逐收疆土,鲲岛回归固国基。两岸人民歌壮志,古今中外树丰碑。金瓯一统殷期盼,民族英雄万世垂。”这首诗歌颂的“民族英雄”是( )
A. 岳飞 B. 戚继光 C. 郑成功 D. 康熙帝
16、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后来,消灭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割据局面的是(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7、“作者将贾宝玉和一群身份、地位不同的少女放在大观园这个既是诗化的、又是真实的小说世界里,来展示她们的青春生命和美的被毁灭的悲剧。”该小说应是
A.《全唐诗》 B.《念奴娇》 C.《窦娥冤》 D.《红楼梦》
18、以下史实中,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 )
①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②清朝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
③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④1885年,清朝设立台湾行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9、宋代社会尊重士人,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出现了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其根本原因是
A.各民族的融合进一步加强
B.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
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
D.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发展
20、“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体现了清朝皇帝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宣政院 B.伊犁将军 C.西域都护 D.驻藏大臣
21、________年,后周大将________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________,定都东京(今开封),他就是宋太祖。
22、发达的中外交通
(1)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____,建立了四通八达的____。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2)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____时期。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23、观察下图《清朝经济》示意图,将下列地点填入图中。
A、清朝时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城镇
B、清朝对外开放的唯一口岸
24、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________位,我国的几次铁路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营运效率。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25、宋太宗时期: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________政策
26、清朝皇帝雍正设立________,表明封建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27、南宋初年,抗金名将________统率军队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南宋灭亡后,大臣________继续展开抗元斗争,兵败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28、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_______年攻入北京城,明朝末帝______在绝望中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
29、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对应的书名或人名。
(1)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 》。
(2)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所著的悲剧是——《 》
(3)他的作品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他是——
(4)他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他被誉为“画圣”,其代表作——《 》
(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0、宋朝设在港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31、连线搭配: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请将下列科学家与其主要成就连接起来。
毕昇 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李时珍 被誉为划时代的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著有《农政全书》
徐光启 著有《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宋应星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32、列举科举制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材料二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圈套)矣。
材料三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材料四:“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忆昔》
请回答:
(1)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的繁盛局面称为成为什么?
(2)唐太宗通过何种制度将材料二中所说的“天下英雄”纳入“彀”中?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并写出唐朝时期与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具体事例。
(4)材料四杜甫描述的历史时期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