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宋时,有位商人到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活动,他可能经历的是
A.约关汉卿喝下午茶
B.午餐吃了玉米和马铃薯
C.瓦子里看蹴鞠表演
D.晚上观赏戏剧《牡丹亭》
2、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多样,成就辉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唐朝诗人杜甫享有“诗仙”的美誉
B.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词风豪迈而飘逸
C.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辛弃疾
D.《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
3、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是封建时代有名的“治世”
B. 唐太宗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C. 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
D. 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高祖吸取教训,调整政策
4、景德镇成为瓷都是在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清朝
5、下列文物出土于不同的唐代墓葬。这些文物说明唐代
A.使用的货币是外国的金银币
B.货币流通的时间长
C.中外贸易较繁盛
D.货币流通的范围广
6、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 炫耀明朝国力
B. 开拓殖民地
C.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
D. 发展对外贸易
7、景德镇在宋朝时期逐渐成为著名的瓷都,在今天的欧洲和非洲以及阿拉伯海、红海的沉船中发现了大批量的景德镇陶瓷制品。这充分说明( )
A.宋朝人喜欢瓷器
B.当时欧洲人和非洲人最青睐中国瓷器
C.宋代商业和海外贸易兴盛
D.中国同欧洲和非洲国家的友好往来始于宋代
8、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系列浮雕中的第一个幅,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英军攻陷广州 D.英军强占香港岛
9、 “在这一页,我看见布衣毕昇……灵感的火烧烤胶泥,字模和铁板婀娜多姿,一页纸到十万页纸,鲜活的字时刻跃动,这首现代诗歌体现的宋代科技创新是
A.罗盘的应用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火药的发明
10、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是
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陈胜吴广起义
D.黄巾起义
11、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当上皇帝,通过“杯酒释兵权”,让大将交出兵权。这位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高祖刘邦
C.宋太祖赵匡胤 D.元世祖忽必烈
12、邵阳籍诗人胡曾在《咏史诗·汴水》中写道:“千里长河一旦开,亡①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①处应填写
A.隋 B.唐 C.宋 D.明
13、如图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 B.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
C.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4、昆曲在明朝时成为全国性的剧种。其代表作为( )
A.汤显祖的《牡丹亭》
B.关汉卿的《窦娥冤》
C.洪昇的《长生殿》
D.孔尚任的《桃花扇》
15、下列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有
①北魏
②辽
③西夏
④元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②②④ D. ①②③④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隋朝灭亡原因的是
A.隋文帝励精图治,厉行节俭
B.隋炀帝开凿运河,修筑长城
C.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蔓延全国
D.太原李渊起兵反隋
17、图中的路线示意的是( )
A.遣唐使来华
B.元朝修建的陆路交通网
C.玄奘西行
D.鉴真东渡日本
18、唐朝末年,爆发了给唐朝以致命打击的著名起义是
A.黄巾起义
B.玄武门之变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
19、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
A.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 B.唐玄宗任用奸臣,朝政混乱
C.安史之乱 D.唐末农民大起义
20、李(在农民起义的大潮中推翻隋朝,建立唐朝;朱温在黄巢起义给予唐朝致命打击后建立后梁政权;朱元璋领导农民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以上内容说明( )
A.人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B.农民起义是朝代更替的必然因素
C.统治者的残暴引发农民起义
D.农民起义后建立了新的农民政权
21、指南针发明与改进: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磁石指南的特性。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_______”。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人们把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制成_______。
2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
23、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
24、宋元时期中外交通概况:宋代由于_______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_______建立后,海路和陆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25、隋朝皇帝______在位时科举制确立;北宋________发明了世界上最早活字印刷。
26、
河段名称:A( )B( )C( )D( )
城市名称:E( )
此运河自北向南沟通了哪五大流域?
( )→( )→( )→( )→( )
27、他们都是少数民族杰出的首领,都对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开发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他统一契丹各部,916年称帝,国号“契丹”________
(2)他是党项族拓跋部人,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________
(3)他是女真族完颜部首领,1115年称帝,国号金________
28、清朝在台湾的统治:
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________,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_________,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29、李时珍经过27年不断努力,编写的药物学巨著是________。
30、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到________完成。
31、将政权名称与建立人物和所属民族对应连线:
32、618年,隋炀帝在洛阳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1)材料一中“此河”指的是哪条河?中心在哪?
(2)根据材料回答,皮日休对“此河”是如何评价的?
材料二:
(3)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发达。材料二中图一、图二是唐朝发明并推广的重要生产工具,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有何共同作用?
材料三:两宋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人们普遍称赞江南的富庶,……手工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海外贸易兴盛。
(4)材料三中所提及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纸币的出现说明当时什么社会现象?
材料四:
北方 | 南方 | |
宋初 | 人口100多万户 | 人口230多方户 |
北宋 | 贡献财政收入20% | 贡献财政收入80% |
南宋 | 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
(5)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五: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遂以“民欲易嚣夷商错处,必致滋事”为由,继续实行“海禁”。
(6)材料五中,当时“天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