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下图体现的主题较为准确的是( )
A.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B.中央王朝与西藏的关系
C.元朝的驿站四通八达 D.平定边疆的分裂势力
2、下列哪位皇帝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理念?
A.唐太宗
B.唐高祖
C.宋太祖
D.唐玄宗
3、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最终完成统一蒙古各部的是
A. 元昊 B. 完颜阿骨打 C. 铁木真 D. 忽必烈
4、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步辇图》就是其中的一幅,它的作者是 ( )
A.唐代的阎立本
B.宋代的张择端
C.东晋的顾恺之
D.唐代的吴道子
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我国
A.明朝前期 B.南宋前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后期
6、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下列哪一少数民族首领被唐玄宗封为怀仁可汗?
A.靺鞨族 B.回纥族 C.吐蕃族 D.契丹族
7、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 )
A.东厂
B.中书省
C.御史台
D.锦衣卫
8、“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杜甫的《无家别》描绘了下列哪个历史事件造成的灾难
A. 玄武门之变
B. 安史之乱
C. 黄巢起义
D. 藩镇割据
9、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秦兼并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汉武帝重视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C.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D.郑和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0、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之句,诗句中的现象出现在
A.隋末农民起义后
B.安史之乱后
C.黄巢起义后
D.五代十国时期
11、下图塑像现存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立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
A. 岳家军抗击辽兵,作战勇敢
B. 岳飞被投降派杀害
C. 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D. 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12、下列史实中与“古代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玄奘西行
B.葡萄牙占据澳门
C.岳飞抗金
D.康熙组织雅克萨之战
13、科举制是下列哪一个朝代创立的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14、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A. 西晋灭吴
B. 隋灭北周
C. 隋灭陈朝
D. 元灭南宋
15、某学生以“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为题办一期板报。他可以该收集的资料有
①戚继光抗倭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唐蕃“和同为一家”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16、2013年7月4日,由唐季礼监制、鞠觉亮执导,黄晓明、林心如、吴秀波、刘诗诗等明星主演的鸿篇历史巨制电视剧《精忠岳飞》在浙江卫视首播。在这部电视剧中,我们不可能看到的情节是( )
A.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B.“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C.岳飞在澧州之战中大败辽军
D.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
17、下列哪个新中国的省份名称,在元朝疆域图中不曾出现
A. 甘肃
B. 福建
C. 云南
D. 江西
18、明朝初年,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明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宰相
B.分化事权
C.设置通判
D.控制禁军
19、下图是我国古代契丹政权辽的开国皇都——上京遗址。据文献记载,上京是契丹政权建立之初设立的都城,也是我国古代沙漠地区的第一座都城。契丹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元昊 B.耶律阿保机 C.阿骨打 D.铁木真
20、结合《陆游集》中“朝廷在古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这段史料和下图表格中南方人口的变化,说明( )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A.南方人口变化主要取决于海外贸易的发展
B.北方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频发
C.人口数的变化,说明了宋代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D.宋代南方人口的增加,说明当时统治者更加重视农业生产
21、隋朝皇帝______在位时科举制确立;北宋________发明了世界上最早活字印刷。
2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____________;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最著名的青铜器是巨大的____________。
23、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_。
24、明朝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
25、城市见证历史。
(1)见证了“CHINA”的由来,北宋时,被称为中国瓷都的是______。
(2)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______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3)明成祖将都城从南京迁到了______。
26、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对应的书名或人名。
(1)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 》。
(2)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所著的悲剧是——《 》
(3)他的作品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他是——
(4)他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他被誉为“画圣”,其代表作——《 》
(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7、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世界之最。
(1)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28、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____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国,统一全国。________年,朱温建后梁政权,标志唐朝灭亡。
(2)唐朝发明的适于深耕细作的工具是________。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________。
(3)唐朝陶瓷器________闻名中外,色彩亮丽。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后来成为著名瓷都。
29、元朝在西藏地区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_______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事务。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清朝设置_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0、宋元时期海路:宋元时期造船和_______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_______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31、将下列作品和作者对应搭配。
32、根据所给的信息,请将相关人物的名字填在横线上。
(1)敢于直言,经常提醒皇帝居安思危,被喻为“一面镜子”,他是________。
(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________。
(4)“他率领本部粉碎了沙俄军队的围追堵截重返祖国”,他是________。
33、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郭沫若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朕”是指哪一位皇帝?材料体现了朕的什么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中,郭沫若称赞的是谁的统治?
(3)杜甫的诗描写了唐朝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这一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之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