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了什么情况
A.北宋的首都在杭州
B.南宋偏安于开封
C.南宋偏安于临安
D.北宋和南宋南北对峙
2、“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南宋),而天下为一(统一全国)。”这反映生活在北方蒙古高原的一个游牧民族,一度如草原旋风横扫欧亚大陆,所向披靡。这段史料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A.唐
B.宋
C.元
D.明
3、清朝设置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是( )
A. 伊犁将军 B. 驻藏大臣 C. 北庭都元帅府 D. 宣慰使司
4、观察表格,造成1661—1766年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
A.官僚、地主、商人兼并土地 B.海外农作物开始引进
C.满洲贵族不断汉化 D.政府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5、1727年,清朝设立的代表中央政府管理西藏的机构是
A.驻藏大臣 B.五世达赖 C.班禅 D.噶厦
6、明清时期,如果你要做海外贸.,下列最值得你推销的产品是
A. 苏州的铁器
B. 景德镇瓷器
C. 扬州的纸
D. 福建的荔枝
7、《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指科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对这种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 B.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C.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D.由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8、“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在原本的基础上继续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材料描述的是( )
A.都江堰 B.紫禁城 C.大运河 D.长城
9、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 加强北部边防
C. 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D. 巩固隋朝的统治
10、中国古代戏曲在明清时期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被后世誉为“国粹”的是( )
A.元杂剧
B.昆曲
C.京剧
D.豫剧
11、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 )
①西周的分封制②明朝废除宰相制度③元朝的行省制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三大改造是一次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是在( )
A.1952年底 B.1953年底 C.1956年底 D.1978年底
13、唐朝政局可用如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A.唐玄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太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14、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致力革除武将专权的积弊。他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B. 分封诸子为王
C. 赋予禁军将领发兵之权
D. 发动陈桥驿兵变
15、《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下列史实能在此书中查到的是( )
A.大兴文字狱 B.战国七雄 C.蒙古灭金 D.炎黄的传说
16、历史上的“澶渊之盟”后保持了双方长时间的和平,订立此盟约的双方是
A. 北宋和辽 B. 北宋和西夏 C. 北宋和金 D. 南宋和金
17、以下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①贞观之治
②开皇之治
③开元盛世
④贞观遗风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18、以下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
A. 厦门
B. 汕头
C. 深圳
D. 珠海
19、我国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深情表达了对家乡内蒙古的赞美。历史上统一蒙古草原,建立了蒙古政权的是
A.阿保机
B.阿骨达
C.元昊
D.铁木真
20、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丘处机给他们起名意在勿忘“靖康之耻”,他们出生的时的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是
A.
B.
C.
D.
21、填空题
(1)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2)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加以管理。
(3)经济重心从唐朝中期开始南移,到____最终完成。
(4)元朝设置____,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5)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出现娱乐兼商业场所____。
22、中国的指南针技术是由 传到西方的。
23、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年在位)。他即位以后,在贤相________和________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
24、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是________;随着民族融合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________。
25、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1260年,______继承蒙古汗位。
(2)______年,______改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______。
(3)______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出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______。______年元朝攻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
(4)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局面,为______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6、今天的新疆、_______、云南、东北广大地区,_______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7、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__________”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28、明朝的北京城是在_______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
29、唐朝时,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高僧是________;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高僧是_________。
30、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隋朝打破了世家门阀独揽政权的局面,开创了(________),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2)隋唐时期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的革新措施是(_______),此举大大提高中央政府的办事效率和水平。
(3)宋朝时为杜绝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实施(________)政策,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安定。
(4)元朝时某项制度影响深远,今天的安徽省就受此制度影响,这项制度就是(_________)。
31、 材料一:(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内容体现了“太宗”什么思想?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
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2)请你列举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件典型史实。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3)材料三中的“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唐朝是怎样加强与这个民族的关系的?(列举两件典型史实)
32、618年,隋炀帝在洛阳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 1405~1433 |
次数 | 先后7次 |
海船规模 | 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 |
船数 | 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 |
人数 | 每次出海2.7万至2.8万人 |
到达范固 |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
(1)材料一所示的是什么事件?这次航行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2)这次远航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二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结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
——人教版七下教材
(3)当时政府派谁去抗击倭寇?结果如何?
材料三 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4)明末,侵占我国台湾的是哪个国家?后来谁打败该国,收复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