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穿越时光隧道去古代进行研学旅行。我们可以到通宵营业的“瓦子”去看戏、听曲、观看蹴鞠,买古玩字画的,还有剃头……。这些热闹情景反映了( )
A.隋朝科举制确立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D.明朝科技发展
2、下图是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的宣传画,对这位传奇人物说法错误的是
A.他从“草根”变“皇帝 B.他就是明成祖
C.他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 D.1368年,他在应天府称帝
3、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谁的(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屈原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不包括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北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C.南方的生产工具比北方先进
D.南方战乱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5、下列叙述,不属于隋朝灭亡的原因的是( )
A. 多次发动对外战争 B. 酷虐残暴的统治
C. 大兴土木工程 D. 国家财政困难,军费不足
6、“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吗?
A. 唐
B. 宋
C. 清
D. 明
7、历史学家范文澜说:“隋文帝主要的功绩,在于统一全国后,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使连续三百年的战事得以停止,全国安宁,南北民众获得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以下历史活动与隋文帝无关的是
A.建立隋朝
B.开凿大运河
C.灭陈朝,统一全国
D.初步建立考试选拔人才制度
8、《百家姓》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至深的一本启蒙书。据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一个朝代皇帝的姓,理应为首。请问《百家姓》是在哪个朝代编写的
A. 明代
B. 元代
C. 唐代
D. 宋代
9、“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员,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通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与此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0、张居正(1525—1582)是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下列关于他人生经历的描述,最有可能的是
A.官居丞相位极人臣
B.督促子孙钻研八股文
C.主持禁绝《红楼梦》
D.见证郑成功收复台湾
11、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强兵”的是( )
A.募役法
B.保甲法
C.农田水利法
D.方田均税法
12、川北广元有大面积的经济林木,朝天区在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中大力种植的经济林木是( )
A. 漆树 B. 油桐树 C. 核桃树 D. 杜仲树
13、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14、宋末诗人艾可叔曾写道:“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机杼终年织妇勤”。这反映了宋代哪一手工业部门的发展情况
A.制瓷业
B.丝织业
C.造船业
D.棉纺织业
15、下图所示的名画,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它反映了
A.隋朝大运河的繁忙运输 B.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繁荣
C.盛唐气象,长安闹市 D.清朝苏州繁华的市井风情
16、“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部作品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它是曹雪芹写的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17、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 B.
C. D.
18、如下所示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郑和七下西洋 B.平定大、小和卓判乱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康熙帝巡视东北
19、清朝前期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下列不正确的是
A.人地矛盾突出 B.大量的人口流动与迁移问题
C.交通拥堵问题 D.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20、由于市民阶层的需要,宋朝时出现了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
A. 早市
B. 夜市
C. 瓦子
D. 勾栏
21、根据描述写出相应的内容.
①宋代管理海外贸易机构
②元朝管理台湾的机构
③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区
④宋朝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⑤“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是对 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称赞。
22、指南针使用与传播: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_______。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_______,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3、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755-763年的________
(事件)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24、元朝时期,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契丹族: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________临潢府。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6、蒙古族各部的统一是由_________完成的。他于______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____________。
27、台湾在元朝时被称为________。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皇帝。
(1)开凿大运河
(2)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3)中国历史唯一女皇
(4)灭南宋,完成全国统一
29、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________日益腐败。
(2)社会动荡: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________。
30、唐诗
(1)概况:唐朝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
(2)诗人代表
李白 | 他的诗歌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他因此享有“________”的美誉。 |
杜甫 | 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________”。 |
________ | 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深受大众欢迎。 |
31、连线题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统一契丹各部并建立契丹政权——
(2)在陈桥驿发动兵变——
(3)率起义军推翻明朝——
(4)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的高僧——
33、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 唐太宗 | 唐玄宗 |
政治 |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
经济 |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整理
(1)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两项共同原因。
材料二: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2)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制有什么创新?
材料三: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3)根据材料二,四个港口中哪一个位于大运河上?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