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朝时,一位外国使节来到中国,看到一个建筑时,竟然虔诚的跪下,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皇帝,而是中国伟大的建筑,这里的伟大建筑当初是由蒯祥等人设计负责建造的,该建筑是( )
A.故宫
B.十三陵
C.长城
D.阿房宫
2、杂交水稻之父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学森 D.李三立
3、历史上很多少数民族首领都对民族交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夫西夏声明文物,诚不能与宋相匹,然观其制国书、厘官制、定新律、兴汉学、立养贤务……彬彬乎质有其文,固未尝不可与辽金比烈!”材料中所评价民族首领属于( )
A.契丹族 B.羌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4、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北方和南方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A.水稻胡豆
B.粟水稻
C.粟小麦
D.水稻玉米
5、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勤俭节约。中国古代就有一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宋太祖
6、归纳是学习历史的能力之一,通过归纳,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 唐朝的丝绸之路
B. 唐朝的对外交流
C. 唐朝的民族关系
D. 唐朝的“安史之乱”
7、与“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赵光义 B. 赵匡胤 C. 赵光胤 D. 柴荣
8、小明出生于1978年,他出生于多少世纪多少年代
A.20世纪8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
D.19世纪70年代
9、关于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宋朝驿站不发达
B. 元代的陆路可以向西通往欧洲国家
C. 宋代海路可以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D. 元朝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10、从明太祖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反映了
A. 中央集权制的完善
B. 皇权的高度膨胀
C. 国家空前巩固
D. 边疆的防御功能的加强
11、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秦兵马俑遗址
B.唐藩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12、唐代瓷器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
A.唐三彩
B.白瓷
C.青瓷
D.景德镇瓷器
13、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的国家是
A.新罗
B.日本
C.天竺
D.大食
14、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15、“云梦睡虎地秦简”是央视节目《国家宝藏》中推出的国宝之一,它守护了历史,守护了律法初心。由此推知,“秦简”实证了秦朝
A.修筑长城的原因
B.依法治国的思想
C.巩固边疆的艰辛
D.焚书坑儒的残酷
16、据统计:武则天时期,有67人为宰相,其中科举出身者20人,比例占30%;唐玄宗时期有26人为相,其中科举出身者12人,比例近50%;安史之乱后,有185人为相,其中科举出身者116人,比例近70%,进士为相者107人,约占宰相总人数的60%.这说明( )
①武则天时期,开始实行科举选官制度
②唐朝统治者比较重视科举制
③武则天以后,科举出身的宰相逐渐增多
④唐朝科举制逐步走向衰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7、“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南宋时,有一支抗金的队伍军纪严明,让金军闻风丧胆,这支军队的领导人是
A.文天祥 B.岳飞 C.戚继光 D.韩世忠
18、某校七年级18班同学开设了“统一多名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专题网站,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 B.康熙——雅克萨之战
C.雍正——设置军机处 D.清初——取消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19、“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 洁白的羊群……”在我国的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忽必烈 B.成吉思汗 C.耶律阿保机 D.完颜阿骨打
20、西安市我国著名的“十三朝古都”。许多朝代都在西安定都,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下列哪个朝代没有在西安建都( )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21、唐朝后期,统治腐朽,藩镇割据,人民赋税繁重,生活困苦,爆发了由________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给唐朝统治致命的打击;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_________”的口号。1644年,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22、(1)唐太宗在位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渐加强,史称_________,唐玄宗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政局为之一新,史称_________。
(2)人们称_________为诗仙;人们称_________为诗圣。
(3)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4)唐朝建立于_________年,北宋建立于_________年。
(5)北宋的_________开创了一代词风;_________是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实现统一的朝代是:
(2)唐朝时的国际性的大都会是:
(3)宋代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
(4)唐朝时期去天竺取经的僧人是:
(5)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的朝代是:
24、巩固西北边疆
(1)西北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______________等族人民,清代把这个地区称为“_________”。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_________在俄国唆使下发动叛乱,______三次率军亲征,在多次战役中打败______,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2)在维吾尔族人民的支持下,______派兵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
(3)清朝设置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4)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___________部,因不堪忍受________的控制和压迫,在杰出首领______的领导下,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安善安置。________的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25、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到______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
26、填图题
(1)如图为清初疆域图,图中1所代表的是清朝的最西边,它是
A.西伯利亚 B.葱岭 C.天山 D.西域
(2)图中2清朝的疆域北接
A.西伯利亚 B.葱岭 C.北冰洋 D.北极
27、明朝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________。
28、北宋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雪夜上梁山,这一文学形象出现于________。
29、改进词的创作,扩大词的境界,提高词的格调的北宋文学家是________。
30、请按要求将下列的图表填充完整。
(1)建立辽政权的少数民族——
(2)西夏政权的建立者——
(3)金政权的建立者一
(4)建立金政权的少数民族一一
31、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达到古代最高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说出明朝是如何强化皇权的?
材料二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代史学家赵翼
(2)材料二是对哪一机构的描述?这一机构是哪个皇帝在位时设立的?
材料三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3)材料三中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32、写出三位唐代著名的诗人。
33、从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以来,这种制度不断演变,到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他一方面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另一方面又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看上面图片,为提高行政效能,加强中央集权,唐太宗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完善了隋朝建立的什么制度?
(2)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什么制度?
(3)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废除丞相制度的废除是在哪个朝代?
(4)明清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文化控制以加强君权,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5)清朝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点的标志是雍正帝设立的什么机构?
(6)以上知识反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