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据说是为了纪念,一位宋朝抗金名将。当年他率领的抗金军队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将士饱餐了一顿“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式十二月初八,所以称为“腊八节”。这位将领是( )
A.岳飞
B.寇准
C.文天祥
D.杨业
2、2019年4月,由陕西省国台办举办的海峡两岸媒体联合采访活动,吸引了大量台湾媒体人来到西安,感受十三朝古都西安的传统与创新,此次交流互动,受到台湾媒体的连连称赞。回顾中国历史,曾经将台湾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的民族英雄是
A. 戚继光
B. 郑和
C. 郑成功
D. 康熙帝
3、被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其历史功绩是( )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设置宣政院 D.开凿大运河
4、“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窦娥冤》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5、下列皇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封号的是( )
A. 康熙帝 B. 雍正帝
C. 乾隆帝 D. 顺治帝
6、隋朝修建大运河,宋朝、元朝建成发达的驿站都是为了促进
A.农业发展
B.手工业发展
C.交通业发展
D.科技发展
7、电视剧《贞观长歌》向我们讲述了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的历史。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B.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注意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C. 唐太宗注意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D. 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劝民农桑,轻徭薄赋
8、“贞观之治”中的“贞观”是
A. 国号 B. 庙号 C. 谥号 D. 年号
9、醴陵一中校史介绍中曾引用民国版《醴陵县志》中的“城东有青云山,山上建梯云阁,阁下有朱子祠,祠下有瑞渌池”体现醴陵一中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引文反映了我国古代一个重要制度,应该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行省制
D. 科举制
10、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精华,被誉为国粹的是
A.昆曲
B.徽剧
C.京剧
D.桂剧
11、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政治体例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能全面反映其体例变革的一项是
A.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B.采用文官取代武将担任地方官
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12、我国的科举制,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最早开始于:
A.秦 B.汉 C.隋 D.唐
13、下面是陈扬同学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他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乱了,请你帮他纠正一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①鉴真东渡 ②张骞通西域 ③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14、下列有关阿骨打的事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12世纪初,起兵抗辽,取得胜利
B.1115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
C.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
D.1127年领兵俘天祚帝、灭辽朝
15、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蕴含了大量的信息,从图“隋朝大运河”中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它的中心是洛阳
B.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
C.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D.它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16、在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华诗词大会》节目中,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频频提及。关于杜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②他的诗反映了历史时代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 ③他最著名的诗篇就是“三吏”和《长恨歌》 ④由于他的创作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称他为“诗圣”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③
17、明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明朝三部名著小说是
①《三国演义》②《水浒传》③《农政全书》④《西游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唐朝灭亡后,全国又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指的是( )
A.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B.后宋、后齐、后梁、后陈、后周
C.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东晋 D.西夏、金、北宋、南宋、元
19、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为博哉!”这说明:
A.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
B.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C.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巩固隋朝的统一
D.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20、南宋的都城临安是今天的( )
A.北京 B.南京 C.杭州 D.苏州
21、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1260年,______继承蒙古汗位。
(2)______年,______改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______。
(3)______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出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______。______年元朝攻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
(4)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局面,为______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2、1115年,_____________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他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强大。
23、我国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的是________.
24、游历西安,站在“____________”的起点,寻踪这条沟通欧亚陆上交通道路;赤壁怀古,可以感叹昔日之战为_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5、______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炀帝为了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征调百万多人,开凿_____。
26、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________发明的,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7、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
28、唐朝诗人_____________被誉为“诗仙”,_____________被誉为“诗圣”。
29、灭金:蒙古与_____结盟,南北夹击金朝。_____年,蒙古灭金。金灭亡后,南宋和蒙古_____的局面形成。
知识点3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30、两宋时期,南方水稻种植的品种是________。
31、连线
关汉卿 郾城大捷
李时珍 《窦娥冤》
曹雪芹 《本草纲目》
李白 《红楼梦》
汤显祖 诗仙
杜甫 《牡丹亭》
岳飞 诗圣
32、列举科举制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1中的人物是谁?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2)图2中的人物是谁?从图1到图2的历史人物是如何完成国家统一的?
(3)图3中的人物是文天祥,他的主要事迹有哪些?
(4)有人认为: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这样不是矛盾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