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代丞相吕蒙正曾说:“中书、枢密院,自来难处之地。唐末帝王,专委臣下,致多阙失,兼家族罕有保全。今陛下躬决万几,城下止于奉行圣旨,臣尝与同列等言,实知荣幸。”这说明( )
A.唐末帝王不顾大臣安危
B.宋代中央集权加强
C.藩镇割据削弱唐末皇权
D.宋代君主专制强化
2、下列中国封建社会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焚书坑儒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文字狱
④八股取士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④③
D. ①④②③
3、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
①松赞干布的使者禄东赞到长安求亲
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妇女参加骑马、打球、射箭等活动
④社会风气兼容并蓄,充满活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农时)为本。”为此,太宗
A.加强中央集权
B.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C.完善了科举制
D.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5、“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设置台湾府
6、《元史·地理志》中说:“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世祖为实现对其广阔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
A. 禅让制度
B. 分封制度
C. 郡县制度
D. 行省制度
7、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是在( )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唐朝末年 D.宋元时期
8、《大国宪制》一书中写道:这一制度设计,顺应了西周的发展需求。全国由此形成了一个以周王室为中心,由四周拱卫的统一的等级分明的政治结构。该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刺史制
D. 行省制
9、有这样一本神奇的书,法国著名的汉学教授儒莲称其为“技术百科全书”,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把它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是
A. 《齐民要术》
B. 《天工开物》
C. 《资治通鉴》
D. 《本草纲目》
10、诗圣”指的是 ( )
A.李白
B.李春
C.杜甫
D.白居易
1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被人们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白居易
12、“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一诗句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隋文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②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是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
③进士科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的特科
④科举考试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⑤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③④
D. ①②③
1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C.勤于政事和爱惜民力
D.重视农业和关爱百姓
14、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建立者是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成吉思汗
D.阿骨打
15、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 宋代社会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B. 谢和耐是外国人,他的描述不符合当时的实情
C. 中国早在宋代已是现代化国家 D. 临安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商业繁荣
16、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第1卷第13章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 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在航行方面”的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的重 大贡献是
A. 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枝术的发展 B.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C. 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D. 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17、下图横线上应写
A.西夏
B.蒙古
C.元
D.明
18、下列各项中,属于隋、元两个朝代相似之处的是
A.都由皇室外戚建立
B.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C.都存在了不到50年
D.都实行行省制度
19、“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这篇作品活脱脱地描绘了一个荡罢秋千的小姑娘,见到客人来时的俏皮、可爱模样。这一作品属于
A.宋词
B.唐诗
C.元曲
D.小说
20、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王朝的第一个皇帝是
A. B.
C. D.
21、清朝最有影响的剧种是________和________。
22、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______,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_______。
23、我国古代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著作。请完成下列表格(填写作者或代表作)。
作者 | 著作 |
李时珍 | 《①》 |
宋应星 | 《②》 |
③ | 《农政全书》 |
④ | 《红楼梦》 |
沈括 | 《⑤》 |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
24、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播文化的载体。请根据提示写出书籍名称。
(1)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________
(2)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________
(3)明朝时期昆剧的代表作是:________
(4)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
25、隋的统一
(1)隋朝建立
①背景:北周末年,外戚______掌握大权。
②时间:_____年
③都城:____
(2)隋朝统一
①时间:____ 年
②结果:隋文帝灭掉____,统一全国。
③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____,顺应了____。
(3)隋朝的巩固
①措施:____,编订户籍,统一____和____制度;加强____,提高____。
②意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____的王朝。
26、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实行________的政策。
27、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为防止唐末以来________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政策:宋太祖有意重用______________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____________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________。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3)作用: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__________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__________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28、北宋的创立时间是________,创立者是宋太祖________;北宋后期与______相约夹击辽国,该政权的创立者名为_____________。
29、雅克萨之战
(1)雅克萨之战:17世纪中期,____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1685年和1686年,____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2)《尼布楚条约》:
①时间:___年
②签订双方:中俄
③地位:第一个___条约
④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____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30、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境条约《______》,这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1、在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科学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由中国创造的。经历秦汉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到宋元朝臻至鼎盛,古代科技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当中。
(1)隋唐时期农业技术和水利工程得到空前发展,其中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农具的改进上,请写出这一时期农具革新的成就。
(2)培根评价我国古代重大的发明:“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在世界上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三种东西分别指的是什么?
(3)元朝是我国戏剧发展的高峰时期,哪一戏剧家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一艺术形象?
(4)然而到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进入末期,各种矛盾激发,大众化的小说成为主流文学形式,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其中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小说是哪一部?
(5)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史,试探讨其繁荣的根本原因。
32、举出元朝的建立者、都城和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
33、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在国家治理方面各有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初期,宋太祖吸取了唐朝中期以来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选用文官到地方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同时,文官可以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却往往只是副帅,受文官的监督和管束,因此,宋代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
材料二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三大事年表
时间 | 事件 |
1653年 | 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五世达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
17世纪后期 | 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叛乱势力 |
1713年 | 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
1727年 | 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
18世纪中期 |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
1793年 | 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
(1)材料一中,“唐朝中期以来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主要是指什么?为此,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朱元璋为了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了哪一官职?在地方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清政府设立哪一机构来管辖新疆地区?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总体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