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甘肃甘南州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人物与屠呦呦在同一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是

    A. 李白

    B. 宋应星

    C. 李时珍

    D. 徐光启

  • 2、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是

    A. 李清照

    B. 马致远

    C. 关汉卿

    D. 汤显祖

  • 3、某同学课堂笔记中出现了: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 对外交往与冲突

    C. 政权并立与社会变化

    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4、下列对应关系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大事,正确的是( )

    ①秦始皇——“焚书坑儒”

    ②明朝——八股取士 

    ③东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清朝——“文字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5、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A.赵高

    B.李林甫

    C.秦桧

    D.杨国忠

  • 6、开始举行殿试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 7、“省级行政区”作为我国地方最高级别的行政机构,最早出现在:

    A. B. C. D.

  • 8、宋夏议和后,边界贸易兴旺,当时在宋夏边界处开设的贸易场所被称为

    A. “市场”

    B. “货栈

    C. “榷场”

    D. “口岸”

  • 9、下列措施中属于清朝在思想文化方面巩固统治的是

    A.以北京为都城

    B.消灭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力量

    C.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D.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 10、“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材料表明清朝对外贸易政策(     

    A.主动开放

    B.完全禁止

    C.严格限制

    D.大力支持

  • 11、“(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栗城集》) 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融合加强

    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岳家军的抵抗

  • 12、下表是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由此可知(  

    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C.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D.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 13、“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可以看出(  )

    A.唐玄宗时期经济发展 B.唐玄宗时期吏治清明

    C.唐玄宗时期人才济济 D.唐玄宗时期生活奢侈

  • 14、昆曲有了很大的发展,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是在 (  

    A.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 15、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下列属于唐朝人民改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A.

    B.

    C.

    D.

  • 16、与“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相关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宋太祖 C.唐太宗 D.汉武帝

  • 17、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A. 高度繁荣,影响海外

    B. 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 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 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 18、澶州之战中,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打退辽军的宋朝宰相是(       

    A.寇准

    B.赵普

    C.秦桧

    D.李纲

  • 19、如图表明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其发明者是

    A.沈括 B.蔡伦 C.毕昇 D.张衡泥活字版

  • 20、宋辽“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争。”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A.玄武门之变 B.陈桥兵变 C.澶渊之盟 D.郾城大捷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顺治帝赐予西藏宗教首领达赖五世以“_________”的封号;康熙帝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__________的册封。

  •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朝代。

    (1)安西都护府设置于——

    (2)火铳发明于——

    (3)军机处设立于——

    (4)丞相制度废除于——

  • 23、明清时期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________。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是________

  • 24、发达的中外交通

    (1)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____,建立了四通八达的____。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2)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____时期。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 25、1635年,_________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________

  • 26、唐诗

    (1)概况:唐朝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

    (2)诗人代表

    李白

    他的诗歌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他因此享有“________”的美誉。

    杜甫

    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________”。

    ________

    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深受大众欢迎。

  • 27、城市见证历史。

    (1)见证了“CHINA”的由来,北宋时,被称为中国瓷都的是______。

    (2)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______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3)明成祖将都城从南京迁到了______。

  • 28、设置东厂的皇帝是________

  • 29、唐太宗统治时期的著名的谏臣是:_______________ 

  • 30、唐朝时,高僧玄奘西游印度取经,并写成________一书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

    关汉卿   郾城大捷

    李时珍   《窦娥冤》

    曹雪芹   《本草纲目》

    李白   《红楼梦》

    汤显祖   诗仙

    杜甫   《牡丹亭》

    岳飞   诗圣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列举三省六部制中六部的名称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历史课上开展了主题为“我与历史名人”的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1)以下是黎明同学收集的三幅图片,请你完成下面所缺内容。

    图A:是反映________(朝代)修建的运河,________(人物)为连接南北交通,巩固统治而开凿的。

    图B:是根据唐朝高僧________口述而整理,是研究唐朝时西域和南亚历史的参考书。

    图C:是________的塑像,他是________(朝代)著名抗金将领。

    (2)刘阳同学整理了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人不计资历名望,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

    ①材料一反映唐太宗重视人才,为选拔官员,他完善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从而进入鼎盛时期。

    ②材料二的“他”是谁?“鼎盛时期”又指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