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人物与屠呦呦在同一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是
A. 李白
B. 宋应星
C. 李时珍
D. 徐光启
2、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是
A. 李清照
B. 马致远
C. 关汉卿
D. 汤显祖
3、某同学课堂笔记中出现了: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 对外交往与冲突
C. 政权并立与社会变化
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4、下列对应关系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大事,正确的是( )
①秦始皇——“焚书坑儒”
②明朝——八股取士
③东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清朝——“文字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A.赵高
B.李林甫
C.秦桧
D.杨国忠
6、开始举行殿试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7、“省级行政区”作为我国地方最高级别的行政机构,最早出现在:
A.隋 B.唐 C.宋 D.元
8、宋夏议和后,边界贸易兴旺,当时在宋夏边界处开设的贸易场所被称为
A. “市场”
B. “货栈
C. “榷场”
D. “口岸”
9、下列措施中属于清朝在思想文化方面巩固统治的是
A.以北京为都城
B.消灭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力量
C.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D.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10、“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材料表明清朝对外贸易政策( )
A.主动开放
B.完全禁止
C.严格限制
D.大力支持
11、“(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栗城集》) 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融合加强
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岳家军的抵抗
12、下表是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由此可知( )
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C.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D.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13、“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可以看出( )
A.唐玄宗时期经济发展 B.唐玄宗时期吏治清明
C.唐玄宗时期人才济济 D.唐玄宗时期生活奢侈
14、昆曲有了很大的发展,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是在 ( )
A.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5、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下列属于唐朝人民改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A.
B.
C.
D.
16、与“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相关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宋太祖 C.唐太宗 D.汉武帝
17、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A. 高度繁荣,影响海外
B. 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 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 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18、澶州之战中,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打退辽军的宋朝宰相是( )
A.寇准
B.赵普
C.秦桧
D.李纲
19、如图表明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其发明者是
A.沈括 B.蔡伦 C.毕昇 D.张衡泥活字版
20、宋辽“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争。”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A.玄武门之变 B.陈桥兵变 C.澶渊之盟 D.郾城大捷
21、顺治帝赐予西藏宗教首领达赖五世以“_________”的封号;康熙帝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__________的册封。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朝代。
(1)安西都护府设置于——
(2)火铳发明于——
(3)军机处设立于——
(4)丞相制度废除于——
23、明清时期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________。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是________。
24、发达的中外交通
(1)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____,建立了四通八达的____。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2)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____时期。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25、1635年,_________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________。
26、唐诗
(1)概况:唐朝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
(2)诗人代表
李白 | 他的诗歌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他因此享有“________”的美誉。 |
杜甫 | 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________”。 |
________ | 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深受大众欢迎。 |
27、城市见证历史。
(1)见证了“CHINA”的由来,北宋时,被称为中国瓷都的是______。
(2)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______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3)明成祖将都城从南京迁到了______。
28、设置东厂的皇帝是________。
29、唐太宗统治时期的著名的谏臣是:_______________ 。
30、唐朝时,高僧玄奘西游印度取经,并写成________一书
31、连线
关汉卿 郾城大捷
李时珍 《窦娥冤》
曹雪芹 《本草纲目》
李白 《红楼梦》
汤显祖 诗仙
杜甫 《牡丹亭》
岳飞 诗圣
32、请列举三省六部制中六部的名称
33、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历史课上开展了主题为“我与历史名人”的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1)以下是黎明同学收集的三幅图片,请你完成下面所缺内容。
图A:是反映________(朝代)修建的运河,________(人物)为连接南北交通,巩固统治而开凿的。
图B:是根据唐朝高僧________口述而整理,是研究唐朝时西域和南亚历史的参考书。
图C:是________的塑像,他是________(朝代)著名抗金将领。
(2)刘阳同学整理了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人不计资历名望,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
①材料一反映唐太宗重视人才,为选拔官员,他完善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从而进入鼎盛时期。
②材料二的“他”是谁?“鼎盛时期”又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