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精辟地指出,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示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这其中又被马克思誉为变为科技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推动力的一项技术发明是
A.造纸术 B.火药 C.罗盘 D.印刷术
2、清朝有文人曾感叹说:“笔墨招非,人心难测,凡在仕途者遇有一切字迹必须时刻留心,免贻后患。”该文人的担心可能源于
A.八股取士 B.文字狱 C.闭关锁国 D.焚书坑儒
3、“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反映了清朝
A.官员清廉 B.国家财政富裕 C.官吏贪污现象严重 D.政府控制经济收入
4、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 )
①唐玄宗重用奸臣,朝政腐败②北方突厥族的侵扰③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④黄巢起义的沉重打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
A. 五铢钱 B. 开元通宝 C. 交子 D. 会子
6、下列选项能准确概括隋、唐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7、这部小说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相当完美,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这部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8、明朝初年,我国沿海地区不断遭受倭寇的侵扰。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率先在浙江扫平倭寇患的爱国将领是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文天祥
9、自夏朝以来,统一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流。下列对结束自三国时期到南北朝长达230余年分裂局面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 :
A.秦始皇
B.杨坚
C.李世民
D.成吉思汗
10、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历史事件中,与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有关的是( )
A.设置宣政院 B.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东归
C.设置伊犁将军 D.设置驻藏大臣
11、《元史·地理志》记载:“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和内地一样管理)。”该材料意在说明元朝( )
A.对边疆赋役征收水平高
B.中央对边疆的管辖加强
C.内地与边疆的差别消失
D.元朝疆域历史上最辽阔
12、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下列史实与他密切相关的是
A.创立皇帝制
B.颁布“推恩令”
C.贞观之治
D.设宣政院管理吐蕃
13、学习唐朝历史后,有同学认为唐朝的社会风气显示出开放、进取、兼容并幕的精神风貌。下列文物能支撑这位同学观点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4、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这一年是
A.公元5世纪初
B.公元5世纪末
C.公元6世纪初
D.公元6世纪末
15、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开元通宝、青瓷、白瓷、三彩瓷器、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16、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倾于岸上……以灌田稻,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里描述的新型生产工具是
A.耧车
B.曲辕犁
C.水排
D.筒车
17、《千年风云第一人》摘录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名人有关成吉思汗的精辟论述以及各国媒体的报道,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展示了“千年风云第一人”的传奇一生。下列内容不属于成吉思汗“传奇一生”的是
A. 建立元朝
B. 统一蒙古各部
C. 建立蒙古国
D. 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
18、“(明代读书人)对‘四书’的内容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诵模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明朝
A.设立军机处 B.设立厂卫机构
C.废除丞相制度 D.采用八股取士
19、决定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事件是
A. 南宋的建立
B. 郾城大捷
C. 1141年宋金和议
D. 岳飞被害
2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的诗反映动荡时代人民的苦难,表现忧国忧民的意识,被称为
A.诗仙
B.诗圣
C.诗史
D.诗魔
21、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_________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22、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赶走沙俄侵略者,保卫祖国边疆的皇帝是________。
23、唐朝时,闻名中外的陶器( ),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北宋时兴起的江西( ),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24、公元______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______为都城。
25、1368年__________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26、南宋时期,我国的制瓷中心在________。
27、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登上皇位,赵构就是______,后来定都临安,史称_____。
(2)岳飞抗金:岳飞统率“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3)岳飞被害:宋高宗和权臣______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__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宋金和议: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______,双方以淮水至__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金对峙:金迁都燕京,改名为______。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______一隅。
28、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
29、唐朝的对外交通发达,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30、相关链接,根据提示写出人物。
(1)她是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_______
(2)唐朝诗坛名家辈出,享有“诗仙”美誉的是:_________
(3)编写编年体巨著《资治通鉴》,记载历代王朝兴衰得失:_________
(4)《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著作,其作者:________
(5)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艺术形象的文学家:___________
31、中国古代文化灿烂,科技成就领先世界。请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贡献连起来。
毕昇________ ①编写《资治通鉴》
司马光________ ②发明活字印刷术
李时珍________ ③编写《本草纲目》
徐光启________ ④编写《天工开物》
宋应星________ ⑤编写《农政全书》
32、宋代著名的三大词人。
33、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什么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该制度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正式创立的?该制度的创立有何重要意义?
探究二 经济篇
(2)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例。
探究三 文化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探究四 启示篇
(4)通过对上述史实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