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陕西汉中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建立西夏国的党项族属于哪个少数民族一支( )

    A. 匈奴族   B. 回纥族   C. 契丹族   D. 羌族

  • 2、他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统一全国;他厉行节俭,注重人才选拔,开创了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开启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他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隋成帝 D.隋恭帝

  • 3、据史书记载,唐朝的长安城里建有乐器商店、金银珠宝店、茶肆客舍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手工业生产发达

    B.商业经济繁荣

    C.对外贸易活跃

    D.科技文化发达

  • 4、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后,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的目的是

    A. 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完成统一大业

    B. 维护中原地区人民的利益

    C. 削弱蒙古贵族势力

    D. 实现蒙古草原的统一

  • 5、明朝时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本质特征是

    A.进行商品生产 B.使用手工机械集中劳动

    C.雇佣劳动关系 D.商人投入资金控制手工业生产

  • 6、有人曾因“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而遭株连九族之罪,这与下列哪一事件链接(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八股取士 C.文字狱 D.焚书坑儒

  • 7、“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称颂的诗人是

    A. 王维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 8、下图反映的主题是(     

    A.民族政权的对峙

    B.中外政权的纷争

    C.民族隔阂的消除

    D.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

  • 9、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

    ①苏轼

    ②关汉卿

    ③辛弃疾

    ④李清照

    ③吴道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 10、原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一带的民族是

    A.靺鞨 B.突厥 C.回纥 D.吐蕃

  • 11、下面与“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相吻合的示意图是(  

    A.

    B.

    C.

    D.

  • 12、“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该诗句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 13、“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其前提是必须坚持

    A. 相互尊重原则

    B. 互补互利原则

    C. 一个中国原则

    D. 社会主义原则

  • 14、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主要表现是

    A.废除行省

    B.废除丞相

    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D.八股取士

  • 15、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主流文学形式。宋代的主流文学形式是

    A.

    B.

    C.

    D.小说

  • 16、如表是学者对北宋科举取士的情况统计,这说明

     

    录取类型

    年均录取人数

    文士

    北宋平均每年录取文士的人数是唐代的5倍多、元代的30倍、明代的4倍、清代的3.5倍。但论全国人口,北宋是远不及明清时期的。

    武士

    北宋一朝,武举共取士868人,年均仅仅5人。其总数不及宋真宗景德二年文士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

     

     

    A.北宋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B.宋与辽和西夏议和成功

    C.北宋时期科学技术达到了顶峰

    D.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 17、明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的“厄运”,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八股取士对思想文化的摧残程度甚至大于焚书坑儒。以下不属于八股文的特点的是

    A.脱离实际 B.考生可以任意发挥自己的观点

    C.内容空疏,形式呆板 D.严重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

  • 18、某学者在《百家讲坛》做了“戚继光抗倭”“渥巴锡率部回归祖国”等一系列讲座,由此推断他所讲的主题是

    A.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 君主专制的强化

  • 19、下列不属于宋元时期著名的大都市的是

    A. 开封

    B. 临安

    C. 大都

    D. 江都

  • 20、如果想通过文学作品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首选下列哪部作品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清朝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设置________

  • 22、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中国人的骄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四大发明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发明

    西汉发明,东汉

     改进          

    唐代《金刚经》是①印刷品,北宋②发明③印刷术

    唐代发明,唐末用于④,宋代更广泛

    宋代制成并用于

    影响

    影响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

    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对欧洲社会产生震动

    为环球航行和⑦提供了重要条件

     

     

  •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歌曲《爱我中华》中唱到:“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请思考:

    (1)五十六个民族中的藏族主要生活在西藏地区。唐朝时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件是____________:西藏成为中国正式的行政区是在____________(朝代)。清朝1727年设立_____________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乾隆皇帝还制定____________制度。

    (2)五十六个民族中的____________族形成于元朝。

    (3)五十六个民族中的高山族主要生活在台湾地区。该地区在中国古代史上曾被____________(国家)侵占了38年,后被民族英雄____________,在_________年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____________,隶属福建省。1885年设____________。

  • 24、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嘉峪关

    B.山海关

  • 25、请写出建立下列政权的民族:

    (1)辽——   (2)西夏——

    (3)金——   (4)元——

  • 26、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_________、李清照、辛弃疾等。

  • 27、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_____,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 28、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__ 加以管理;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_________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29、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____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国,统一全国。________年,朱温建后梁政权,标志唐朝灭亡。

    (2)唐朝发明的适于深耕细作的工具是________。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________

    (3)唐朝陶瓷________闻名中外,色彩亮丽。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后来成为著名瓷都。

     

  • 30、《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作者是农学家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剧作家及其作品连线。

    A、汤显祖               ①《桃花扇》

    B、洪                 ②《牡丹亭》

    C、孔尚任               ③《长生殿》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国家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保证。请根据提示,把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1)唐太宗时,_______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

    (2)元朝时,各民族长期杂居,产生一个新的民族

    (3)清朝时,设置 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4)清朝时,蒙古族 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不断演变,不断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诗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朝为田舍郞,幕登天子堂”。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选官制度?这一制度正式确立于何时?

    材料二:“┅┅方镇(地方势力)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夺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太祖曰:“朕今选儒臣千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一一摘编自宋史

    (2)依据材料二,宋初出现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中央集权示意图》

    (3)阅读图一、二,指出所体现的制度分别属于哪个朝代?明朝朱元璋采取了什么措施,导致图三与图一、图二大不同?

    (4)综合以上材料,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呈现出怎样的演变趋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