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文帝统一全国,618年隋朝灭亡。由此看出隋朝历史特点是( )
A.厉行节俭
B.经济繁荣
C.统治短暂
D.疆域辽阔
2、复旦大学钱文忠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位伟大僧人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筑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A. 弘法 B. 玄奘 C. 鉴真 D. 阿倍仲麻吕
3、乾隆皇帝在平定了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后,为加强西北地区管理设置了
A.伊犁将军 B.北庭都护府 C.西域都护 D.乌里雅苏台将军
4、“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三字经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A.松赞干布
B.阿保机
C.阿骨打
D.元昊
5、“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此文称赞的是
A.科举制的创立 B.中国重新统 C.大运河的开通 D.隋朝修筑驿道
6、《两宋风云》提到,宋代士人受到尊敬,各级官员俸禄丰厚,主要原因是宋代实行( )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重武轻文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7、《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传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②任用贤才
③虚心纳谏
④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8、忽必烈建立元朝,在什么时候统一全国?
A.1271年
B.1276年
C.1279年
D.1283年
9、“智慧人生,品味舍得”,今天的沱牌舍得不仅以酒质的醇美,更以“智慧”的“舍”“得”文化享誉海内外。追寻历史最能捕捉到这一文化精神影子的是
A.百家争鸣 B.宋夏和议 C.魏征直谏 D.元设行省
10、中国的四大发明享誉世界,其中出现在宋朝的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11、下图是某历史老师在学习宋朝民族关系时,画的民族政权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时代特征主要是( )
A.科技发达
B.贸易繁荣
C.政权并立
D.民族统一
12、《水浒传》中宋江酒后浔阳楼题诗,其中一句道“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下列关于黄巢说法正确的是( )
A.建立梁朝
B.平定安史之乱
C.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D.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13、“让基础教育更公平”成为“两会”期间教育改革的“最强音”。以下制度可以凸显教育制度公平性的是( )
A.科举制
B.三省六部制
C.九品中正制
D.世袭制
14、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①辽
②西夏
③南宋
④金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15、下列哪位皇帝被称为“天可汗”?(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6、根据你所学知识,回答“约法三章”成语出自于( )
A.陈胜、吴广起义
B.项羽进咸阳
C.刘邦进咸阳
D.楚汉之争
17、近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有一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
A. 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B. 食客盈门的酒楼
C. 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D. 好汉比武的擂台
18、从下面方框中的内容判断它记载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平定准噶尔叛乱 D.戚继光抗倭
19、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其中,“诗仙”、“诗圣”是指( )
①李白 ②李贺 ③杜甫 ④杜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0、开创中医临床理论体系,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
A. 张仲景
B. 华佗
C. 李时珍
D. 宋应星
21、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________。
22、北宋从越南传入了优良水稻品种——________。宋朝时,出现了“________,天下足”的谚语。
23、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得益于实行________的政策。
24、岳飞被害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____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25、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对应的书名或人名。
(1)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 》。
(2)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所著的悲剧是——《 》
(3)他的作品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他是——
(4)他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他被誉为“画圣”,其代表作——《 》
(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6、女皇帝武则天
(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___,称帝后将国号改为_____。
(2)统治措施:①打击敌对的_____;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制度,选拔人才; ③重视_______。
(3)结果: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_______,人口_______,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_______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
28、康雍乾时期,为加强知识分子思想领域的控制,大兴________。
29、我国在历史上不断受到外来侵略者的干扰,1553年 ______殖民者占领了我国的澳门,明朝末期 ______殖民者出兵占领了我国宝岛台湾。
30、清朝前期,手工业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_______。
31、连线题
32、唐朝著名的三大诗人。
33、 读材料,结合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民间谚语
材料二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现象最终出现于何时?
(3)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4)想一想,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