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西安市有一座阿倍仲麻吕的纪念馆,他是唐朝来华外国人的杰出代表,他来自
A.新罗 B.日本 C.天竺 D.大食
2、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A.隋朝 B.唐朝 C.南宋 D.明朝
3、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李自成领导的队伍不断壮大,这和他进入中原后提出的哪一个口号有密切的关系()
A.有田同耕 B.伐无道,诛暴秦 C.天补均平 D.均田免赋
4、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 )
A. 都护府 B. 中书省 C. 市舶司 D. 海关
5、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是
A.《九章算术》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水经注》
6、清朝规定:出海商船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所带货物不能超过500石,只准带铁锅1只,每人只许带铁斧1把;凡外来的一切人员、船只、货物及纳税等事宜皆由政府委派的人员担保……这表明清政府
A.重视维护中国利益 B.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7、明太祖为强化皇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军事上采取的措施是
A. 废丞相 B. 废中书省 C. 设立“三司” D. 设五军都督府
8、它是北宋政府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局面的产物,但它也在客观上维持了长久和平,是宋辽关系由战到和的转折点。这个“它”指的是
A.陈桥兵变 B.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为王 C.澶渊之盟 D.与吐蕃联姻
9、唐朝藩镇割据局面逐渐形成是在( )
A. 唐太宗即位后 B. 安史之乱后 C. 武则天统治时期 D. 科举制创立后
10、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1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历史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这首词的作者曾在郾城大败金军,他是
A.辛弃疾
B.戚继光
C.岳飞
D.苏东坡
12、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国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有关的是( )
①设立南书房 ②平定噶尔丹叛乱 ③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④设立锦衣卫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永州某中学七年级(1)班举行“经济重心南移主题讨论会”,下列叙述不符合这次讨论会主题的是
A. 苏湖熟,天下足
B.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C.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D. 开封成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14、游艳同学在记忆北宋的建立时间时,发现这个数字和地理书上中国陆地面积的数字(万平方公里)一样。这个数字是
A. 916
B. 918
C. 960
D. 980
15、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内盛行是从何时开始的
A.隋初
B.隋末
C.唐朝
D.北宋
16、隋唐时开创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制,元朝时废除门下省、尚书省,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明朝时废除了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向皇帝负责。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设置变化反映出( )
A.地方权力的进一步削弱
B.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中央机构的日益完善
17、“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辽宋夏金
D.五代十国
18、“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朗;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这首儿歌是描述下列哪一事件的
A.戚继光抗倭
B.岳飞抗金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文天祥抗元
19、假如你穿越回到了唐朝长安生活,你想买东西,那应该去( )
A.坊
B.市
C.勾栏
D.瓦子
20、岳飞抗金的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广为传颂。岳飞抗金赢得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 )
A. 他被宋高宗、秦桧等诬陷,蒙受冤屈
B. 他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C. 他坚持的抗金斗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D. 他的抗金斗争,抵御了外来国家入侵
21、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闻名中外的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22、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___________。寺庙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
23、改错题:下列各小题的历史叙述中均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1)隋朝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千米。
(2)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3)明朝南京城中的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是由木匠出身的蒯祥等人设计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24、鉴真东渡
(1)概况:高僧鉴真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2)贡献: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________、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5、南宋____(人物)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徽调不断吸取昆曲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____”。
26、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称之为 “________”;唐朝的________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27、郑成功收复台湾
时间 | 民族英雄 | 殖民者 | 主要据点 | 结果 |
1661-1662年 | _______ | 荷兰殖民者 | 赤嵌城、台湾城 | 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
评价: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____________;收复和经营台湾,台湾同胞尊称他为“________”。
意义: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巩固了祖国的____________,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新的历史时期。
28、南宋时期,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地区。这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29、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战斗英雄:
①黄继光是______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②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抗美援朝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_______、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他们被誉为“__________”。
(3)抗美援朝胜利: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4)抗美援朝意义: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______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__________。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30、填空题:(5小题)
(1)司马光的____________与司马迁的_______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______________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火药和烟火在_______世纪传人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3)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______________、甘薯、______________、花生和____________等农作物。
(4)明朝的科技名著有李时珍的_______________、宋应星的____________和徐光启的_____________。
(5)明朝建立后,为了防御北方___________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______________,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____________修筑的。
31、连线题
32、列举我国历史上唐朝、清朝出现的“盛世”局面。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朝朱元璋对中央官制是如何改动的?对皇权有何影响?
材料二:本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大和门外,保直(官变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蓬密者入直络写……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后,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2)材料二所示,雍正年间设置的中央机构是什么?依据材料回答“承旨诸臣”有何职责?
材料三:
(3)图中从左至右,皇帝都坐着,而大臣则由坐到站再到脆,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