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云南昆明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全球通史》记载:“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材料中的“它”指

    A.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B. 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C. 富尔敦制成的汽船

    D. 哈格里夫斯创制的珍妮纺纱机

  • 2、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 步入近代

    B.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C.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D.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 3、它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它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它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宅地法》

  • 4、“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以下各项中不属于罗马“历史的光辉”的是

    A.《掷铁饼者》是其雕塑艺术的杰作

    B.儒略历成为今天公历的基础

    C.《十二铜表法》成为后世欧洲法学的渊源

    D.大竞技场、凯旋门、万神庙等建筑

  • 5、希特勒上台后,纳粹党推行种族灭绝政策,疯狂迫害(  

    A.犹太人   B.日本人 C.日耳曼人 D.罗马人

     

  • 6、唐太宗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心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如割百姓的肉供养自身,腹饱而身毙。下列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是

    A.整顿吏洽,裁减冗员

    B.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C.重用贤才,知人善任

    D.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 7、《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中这样一段文字:“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政策的灵魂在于给农民发展经济、谋求生计的应有的自由自主的权利。”该政策指的是

    A.废除农奴制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战的双方是( )

    A. 协约国与德国 B. 英国与同盟国

    C. 英国与德国 D.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 9、10岁的小刚在一本课外读物中看到“八股取士”这个陌生的词语,哥哥小明给他作了如下解释,请你找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

    A.考生答题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B.题目选自“四书”“五经”

    C.答卷的行文格式由八个部分组成

    D.考中的考生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 10、1861年,美国公布《反联邦脱离法》,林肯曾就此比喻道:“为保全生命,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但绝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断送生命。”他所说的“手脚截掉”是指

    A.维护统一

    B.解放奴隶

    C.摆脱殖民

    D.扩张领土

  • 11、“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这段歌词中的“MACAU”在历史上被哪个国家的殖民者攫取:

    A.英国

    B.日本

    C.葡萄牙

    D.俄罗斯

  • 12、北宋的军队主要分为禁兵、厢兵、乡兵及边境上的藩兵,其中禁军担任“守京师、备征戍”的任务。宋太祖时禁军人数只有二十万不到,到宋仁宗时期禁军员额高达80多万,增长速度远超其他兵种。这一现象(     

    A.改变了守内虚外的国策

    B.导致了官僚队伍的膨胀

    C.埋下了边疆危机的隐患

    D.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力量

  • 13、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A. 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 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C. 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 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 1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明确提出建立这一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 15、1940年8月20日,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于华北敌后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破袭战,给日军以极大震撼,日军把这场战役称为“挖心战”,这场战役后来被命名为(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 16、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两大历史任务完成的标志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抗美授朝的胜利

  • 17、1992年,中国第一次派部队参加海外维和行动。截至2017年,中国共参加了24次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向刚果(金)、利比亚、黎巴嫩、苏丹等地派出3万多名维和官兵。这说明

    A.中国在联合国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B.当今世界地区冲突不断发生

    C.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 18、在下图《向日葵》这幅画中,画家梵高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表达了他

    A.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对“平民化”生活的向往

    C.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热情歌颂

    D.对“民主”和“自由”的追求

  • 19、下图反映了世纪美国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对第⑦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

    B.实行罗斯福新政

    C.受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经济地位下降

    D.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 20、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主要原因是

    A.种族歧视 B.地区冲突 C.殖民压迫 D.自然灾害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时间、改革者:( )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 2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________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________年。

  • 23、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推行“________”,要求加快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但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________的政治经济体制。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民经济呈现________发展状态。苏联的一些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但是,苏联的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________、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 24、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____日益尖锐。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也构成了新的挑战。由于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国家人口的生存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卫生和健康状况难以迅速改善。同时,耕地和_______资源的缺乏,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经常导致普遍的饥荒。

  • 25、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关内容。

    (1)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是----

     

  • 26、请写出相应的内容

    (1)吸收徽剧和汉调的优点,在同治、光绪年间形成的艺术是  

    (2)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权益均遭到损害的国家是

    (3)中共一大制定了党的组织原则是

    (4)明朝时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 .

  • 27、“非洲年”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开始

    (1)首先在________展开

    (2)1951年年底,________宣布独立

    (3)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以________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次年,埃及共和国成立

    高潮

    (1)1962年,阿尔及利亚人民推翻了________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2)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________

    ★结束

    1990年________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 28、原因: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 )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及其缓慢。

  • 29、“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事迹: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他是___________;发现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获诺贝尔奖,她是___________

  • 30、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象征和灵魂。

    (1)     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载体之一。

    (2)春秋时期思想家   认为世界万物都有对立面,体现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秦朝为巩固统一,把     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4)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编写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从1921年到2017年,96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设两条辉煌道路。

    (1)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的标志是什么?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什么?

    (3)以1936年发生的国内重大事件的解决方式为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始于哪一事件?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5)为避免以后建设的失误,从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难历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出发,你认为我党最值得坚持的真理性经验是什么?

  • 32、请写出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 3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请回答:

    (1)截止2018年底,我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87万人,孔子学说的影响不断扩大。孔子提出了什么学说?创立了哪一学派?

    (2)十月革命后,“以俄为师”成为中国革命的潮流。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建议下,国民党于1924年借鉴苏联红军的制度创办了新型军事学校,其简称叫什么?它在国民革命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3)中国智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中国智慧启示世界,请举一例我国在万隆会议上贡献中国智慧的史实并说明。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摘自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5月4日)

    材料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戒衣”,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侮的伟大篇章……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

    ——摘自《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

    材料五: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又一次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摘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尝试内部改变‘清代中国’”的重要历史事件名称。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运动?该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如何?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并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4)材料四讴歌了中国发生的哪个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根据材料五,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创的新道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