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9年5月,北京城到处张贴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其内容如下:“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在此一举了!……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上面这段话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
A.领导阶级 B.主要力量 C.斗争方式 D.运动性质
2、在进行历史知识的专题复习时,小王收集了以下人物:赫鲁晓夫、卡达尔、戈尔巴乔夫,小王复习的专题是
A. 亚非民族解放运动
B.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C.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D.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3、动力革命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动力变革的先后顺序是
A.水力—电力—蒸汽
B.蒸汽—水力—电力
C.水力—蒸汽—电力
D.电力—水力—蒸汽
4、英国史学家汤恩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下列符合宋朝状况的是( )
A.尚武轻文
B.八股取士
C.科技发达
D.夜间闭市
5、“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副对联称颂的是唐朝诗人(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清照
6、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飞跃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定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飞跃是社会主义民治框架的基本建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其中,实现第二个飞跃的历史事件是( )
A. 辛亥革命 B. 新中国成立
C. 1954年宪法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7、亚历山大二世很早便认识到尼古拉时期对外政策的软弱无力,为恢复俄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威信,沙皇和政府开始寻找新的途径、采取新的措施改变内政。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改革势在必行。材料主要表述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 )
A.发生背景
B.事件经过
C.改革特征
D.事件结果
8、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召开主题研讨会,下面是四组同学的发言题目。从他们的发言中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是甲:英国脱欧给英国带来更大的自主权,支持脱欧乙: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说明一体化弊大于利丙:特朗普签署对华贸易战文件丁:中国倡导建设“一带一路”
A. 欧盟的危机与挑战
B.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与顺应
C. 美国反对经济全球化
D. 区域一体化的趋势增强
9、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A.“入联公投”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武力解决
10、人类一直在利用科技向“距离”挑战。下图人类挑战“距离”的示意图中,“乙”处所处时代是
A.手工工场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11、恩格斯说:“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级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以下事件最能反映这种现象的是
A.淝水之战 B.孝文帝改革 C.澶渊之盟 D.三国鼎立
12、蔬菜是寿光的名片,但寿光农业的发展却缘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优越性在于
A.生产经营方式的自主性
B.使土地所有权发生改变
C.实现分配中的共同富裕
D.完善了人民公社的体制
13、下列图片反映了苏州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14、1938 年,日本在制定武汉作战计划时,原准备由日本华北方面军一路沿平汉线南下,与日军第十一军夹击武汉,后考虑到华北地区八路军频繁出击而导致“治安不良”,难以抽出兵力放弃了这一计划,这说明( )
A.日军全面侵华初期计划不够严密 B.敌后战场由此成为日军进军重点
C.世界战局变动,影响日军侵华方针 D.中共抗战给予正面战场战略支持
15、在比较中寻找规律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对比图中两位历史人物进行的改革,其背景的相同点是
A.均面临严重危机,都落后于西方强国
B.都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C.都增强了国防力量,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D.都废除了农奴制,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
16、《北大西洋公约》称“各缔约国……决心保障各国人民之自由,促进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与幸福,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及维护和平与安全”。事实上北约成立的最主要目的是
A. 对抗苏联,称霸世界
B. 推动西欧走向联合
C. 促进区域安全与幸福
D.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17、“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只知道反对和抨击封建主义;五四运动之后,中国人民从盲目崇拜西方的心理中苏醒过来,才知道西方文明中也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中国要走现代化的通途还必须反对和抨击帝国主义,……最好的思想武器正是马克思主义”。这段材料表明
A. 五四运动使工人阶级成为独立政治力量
B. 五四运动促进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 五四运动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D. 五四运动使中国走向旧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1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仅仅30年就经历了五代。平均每六年其运转速度就提高10倍,存贮量增加20倍。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相比,60年代生产的电子计算机运转速度增加30多万倍,体积却大大缩小。”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快马加鞭 B. 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C. 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彼此促进 D. 科学技术本身更新换代的速度在加快
19、在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北方军队虽然士气高昂,作战勇猛,在战争初期却一再失利,请问北方军队战争失利的原因有
①准备不足
②军队人数少
③缺乏优秀将领
④指挥严重失误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③④
20、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成为抗战的前哨阵地,中日双方在湖南进行了6次会战,其中揭开正面战场反攻序幕的是( )
A.第三次长沙会战
B.常德会战
C.衡宝战役
D.湘西会战
21、第一次世界大战
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____________。1914年,___________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____________在德国的支持下,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____________一方作战。
22、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________、________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________。其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________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_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3、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历史意义: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________和自信心。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________对运动的领导权
24、交通的变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缩影。
(1)英国工程师 发明的火车机车,使人类进入火车时代。
(2)美国人富尔顿在1807年设计制造第一艘以蒸汽作动力的交通工具是:
(3)德国人卡尔·本次设计制造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是 。
25、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20世纪________年代,东欧各国在________、经济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效果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________”战略。20世纪________年代,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________化,此后,东欧政局激烈动荡。在短短的两三年(1989-1991年)里,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政治上,实行________制和________制;在经济上,实行________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2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___________上进行,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阵地战。由于死亡人数太多,____________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德国企图打破僵持局面,但遭遇失败。
(2)1917年,美国参加____________一方作战;俄国十月革命后,____________第一次世界大战。
(3)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以____________的失败而结束。
(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____________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____________。这场战争持续时间长、规模大、使用新式武器、伤亡惨重。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____________。
27、德国法西斯专政的暴政:
(1)纳粹党利用“_____” ,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_____人和_____;
(2)接着,纳粹党乘机解散了_____;
(3)纳粹政权为加强_____控制,还焚烧了大量的_____;
(4)疯狂迫害_____;
(5)希特勒大力发展_____,积极_____备战。
①_____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普遍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
②_____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③_____年,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内容。
(1)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被消灭的阶级——
(2)1988年建立的经济特区——
(3)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地区——
29、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________。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________。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特征的“新经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0、美苏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
表现 | 政治 | 经济 | 军事 |
美国 |
|
| 北约 |
苏联 |
| 经互会 |
|
31、简述美国同西欧、日本关系演变的三个阶段,并说明这种演变的原因。
32、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是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追溯历史渊源,回答以下问题。
(1)唐朝对外交流路线的特点是什么?唐朝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
(2)唐朝对外交流频繁得益于国力强盛,当时农业生产工具进步的显著表现有哪些?
(3)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什么时候进入鼎盛时期?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战略。
33、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原因有哪些?
34、共产党风风雨雨已走过了94年的历程。下列是共产党历程中的点点滴滴,请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准确答案。
成立篇
(1)上海市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过光辉篇章。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的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决策篇
(2)分别说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现在)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回忆名称。
(3)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该会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行动篇
(4)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名称是什么?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
(5)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从而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当时政府首先设立了哪几经济特区?与此同时,我国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创建了一个又一个“东方奇迹”,哪个经济特区被外国人誉为“一夜崛起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