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云南文山州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抗日战争——洋务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 2、自1854年3月31日签订了《日美神奈川条约》之后,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从此被打开。此后,开始进行明治维新,下列改革措施中属于向西方学习的有

    ①废藩置县

    ②发展近代工业

    ③文明开化

    ④实行征兵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 3、如下图照片中,兴高采烈的伦敦人手中拿着报道德国投降消息的报纸庆祝胜利的场景。据此,该照片当摄于

    A.1943年9月

    B.1945年4月

    C.1945年5月

    D.1945年9月

  • 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入,甲午中日战争是一个分界线,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提出“实业教国”的口号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 5、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者发生的根本原因相同

    B. 意大利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战胜国

    C. 对战后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D. 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战败国

  • 6、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前中华民族以一种较为开放的心态与海洋打交道的。只是到了元末明初之后,随着国家海洋方面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而成为统治政权隐患时,原本开放的海洋观念意识向封闭落后。导致“海洋观念意识转向”的根本原因是( )

    A.腐朽的封建专制和落后的生产方式

    B.统治者缺乏海权意识

    C.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侵扰

    D.统治者担心沿海人民反抗

  • 7、“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此诗主要肯定的是   (   )

    A. 张骞的冒险精神   B. 张骞对经济交流的贡献

    C. 张骞开辟了祖国疆土   D. 张骞对民族团结的贡献

  • 8、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

    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 9、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有所抬头:篡改历史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不顾国际舆论谴责频繁参拜靖国神社、疯狂扩充军备、制造中国威胁论”……为此,中华儿女要牢记历史,警钟长鸣。下列导致我东北三省沦陷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 10、“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一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由此可见,这个“喷嚏”的特点是(     

    A.持续时间长

    B.市场物资匮乏

    C.波及范围广

    D.涉及行业多

  • 11、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周年纪念日活动时阐述了中国对弘扬万隆精神,推进亚太非合作的理念、思路和举措。下列与万隆会议有直接联系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联合国的成立 D.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 12、历史学家认为,特定历史时期会有特殊的时代内涵,时代内涵又可用关键词总结。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它的时代关键词是(     

    A.秩序与法治

    B.纷争与变法

    C.守护传统与争鸣

    D.民族融合与皇权至上

  • 13、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A.英国光荣革命

    B.巴黎公社革命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 14、二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一战后(     

    A.西方国家的优势地位得到增强

    B.全球化促使各国文化同质化

    C.发展中国家崛起改变世界格局

    D.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

  • 15、苏格拉底批评他的学生查尔米德斯在议会上讲话有些胆怯:“最有智慧的人也不会使你害羞,然而你却不好意思在一批笨蛋和傻瓜面前讲话!漂洗羊毛的、做鞋的、盖房的、打铁的、种田的、做买卖的,他们除了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以外什么也不是。”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反对议会制民主

    B.追求知识与美德

    C.维护奴隶主利益

    D.歧视社会底层人

  • 16、“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战争期间参战各国共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这场“大战”的性质是反法西斯战争

    ②这场“大战”以协约国的失败而告终

    ③科技的不当应用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④战争危害巨大,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A. ②③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 17、如果把“议会对王权的胜利”“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A.世界开始走向汇合 B.新政治体制的创立

    C.民族复兴新的道路 D.思想解放的浪潮

  • 18、蔡元培先生给孙中山先生的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由此可见,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D.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 19、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是在(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20世纪六七十年代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21世纪二三十年代

  • 20、70年前的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扩大;12月,战争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其标志是

    A. 莫斯科保卫战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诺曼底登陆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传统文化,光耀千古。

    (1)司马迁编写的《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农学家_______撰写的《齐民要术》,强调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3)画家_______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4)《_______》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 2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形成了欧洲西线、北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战场。

  • 23、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24、历史文献是研究历史的直接材料,请写出下列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

    (1)近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  

    (2)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立法典范的文献  

    (3)华盛顿会议签署的损害中国权益的条约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性文献

    (5)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 25、第一次世界大战

    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____________。1914年,___________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____________在德国的支持下,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____________一方作战。

  • 26、______年,秦朝建立,______年,明朝迁都北京。

  • 27、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________,并逐步使用单一货币________

     

  • 28、世界现代史上曾召开过很多国际会议,请举出下列内容相对应的会议名称。(4分)

    ⑴形成了凡尔赛体系——

    ⑵签订《九国公约》——

    ⑶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⑷决定成立联合国——

     

  • 29、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举相对应的法律文献

    (1)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由查士丁尼组织编纂,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美国独立后制定的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一

  • 30、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985年,戈尔巴乔夫实施加快________改革的方案,效果不佳,1988年,转而进行________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________制,倡导“公开性”和“________”,这些措施使人们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随之加剧。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经历了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社会主义制度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过程。回答:

    (1)社会主义运动从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什么?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的出现?

    (2)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的事件是什么?

    (3)社会主义从理想变现实的事件是什么?此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4)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 32、《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对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有何意义?

     

  • 33、简述彼得一世改革的概况。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真理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今天.根据要求,探究下列列问题。

    【真理理之火不熄】材料一

    (1)材料料一的四幅图片,反映了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怎样的发展趋势?

    【实践之力力铿锵】

    材料二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

    ——《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年版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

    (2)据材料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持何看法?请结合两则材料料及所学知识,举出20世纪20年代俄中两国各一个成功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事例,并分别指出其历史意义。

    材料四多一些社会主义,意味着社会生活中多一些民主、公开性和集体主义……总而言之,就是多一些社会主义本质所包含的内容。

    ——⼽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

    (3)有学者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思想之光闪耀】

    材料料五1848年年2月,《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马克思主义横空出世,如同一道闪电,划过暗夜的长空。170年年后,新的思想开启新的时代。作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引领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的目标奋进,书写人类发展史上新的奇迹。

    (4)综上所述,请你谈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意义。(观点正确、史论结合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