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云南临沧高三(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图是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在抗战时期创作的漫画《救国捐》。画中的题词为“今朝不吃糖,将钱去救国;虽只一分钱,多少有补益”。据此可知,作者意在(     

    A.说明持久抗战的战争形势

    B.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

    C.激发各界民众的抗战热情

    D.赞扬国共两党的联合抗日

  • 2、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 3、日本满铁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1906年成立,总社设于中国大连,分社设于日本东京),在九一八事变以前积极进行情报活动。其情报范围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地理等方面。材料可用于说明(     

    A.日本侵华方式的变化

    B.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C.中国军事能力的落后

    D.中日矛盾不断加剧

  • 4、东汉光武帝时,钟兴受诏“定《春秋》章句,去其复重”。汉明帝也曾御制章句,史书中有记载:“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桓)郁校定于宣明殿。”这些做法(       

    A.强化了官方主流意识形态

    B.宣扬了国家政治主张

    C.规范了儒学经典章句研究

    D.改造了传统儒家思想

  • 5、下表为(1912年上海地区女性报刊一览表》(据谈社英《中国妇女运动通史》等整理)。这反映出,当时上海(     

    名称

    宗旨

    妇女时报

    提倡女子学问,增进女界智识

    民国女报

    开通女界,提倡女学,扶植女权,养成女子参与政治之智识

    女铎报

    为开通中国女界知识,补助学校不及起见……为女子德、智、体三育之扶助

    女子共和日报

    灌输女子政治及实业之思想

    中华女报

    发达女权

    女权报

    养成女子独立精神、提倡男女平权

    女杖月报

    发扬女子固有本能,恢复女子固有权利

    A.女性报刊成为主流

    B.新文化运动正兴起

    C.男女平等成为共识

    D.女性权利得到关注

  • 6、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下列口号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①“还我青岛”                                      ②“取消二十一条”

    ③“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④“打倒列强,除军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教材的设计与编写需有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在解放战争时期编写的教材中,出现了如《怎样种棉》《城市和乡村》等充分结合革命战争形势和具体实际编写的教科书。这反映出当时的教科书编撰活动(       

    A.适应了土地改革的要求

    B.是国共两党合作的表现

    C.配合了革命战争的需要

    D.着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 8、下列书刊共同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近代化的探索

    B.政治民主化尝试

    C.新兴阶级崛起

    D.晚清政府的自救

  • 9、如表反映了这一时期(        

    1913年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

    1914年

    修正总统任期,总统可连选

    1915年

    护国战争爆发

    1917年

    “府院之争”,张勋复辟

    A.政权更替的频繁

    B.内阁制度趋于成熟

    C.政治秩序重建的艰巨

    D.资产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 10、1853年,英国政府训令驻华公使提出修订《南京条约》,要他向中方提出:中国应毫无保留地给英国人开放全部城市和港口,英国人走遍全中国不受任何限制。1854年,美国、法国也都积极活动以求修约。这反映出当时(       

    A.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丧权辱国

    D.中国的宗藩关系面临解体

  • 11、待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 “斋”则专指素食,从限制饮食时间转变为饮食内容,延伸出“禁食酒肉”的戒律,相较于印度佛教则更为严格,是中国僧人饮食的独特之处.这表明(     

    A.佛教在中国发展兴盛

    B.佛教逐渐趋于本土化

    C.佛教坚持以简朴为本

    D.佛教吸收道教养生学

  • 12、1944年1月,中共中央向敌后军民致贺电:“你们在去年一年打了大小几千次的仗,打死五万以上的敌伪军,打退了常常几倍几十倍的敌人进攻……收复了许多的失地,许多抗日根据地的面积和人口是扩大了……你们的大功劳,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贺电(       

    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营造了坚持抗战的政治氛围

    C.使敌后军民民族意识萌发

    D.扩大了人民军队的后备力量

  • 13、下图是漫画家马星驰在19世纪末绘制的漫画《东三省之近视》。漫画所示事件的直接原因是(     

    A.列强划分势力范围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日本制造旅顺惨案

    D.九一八事变的发生

  • 14、白居易的诗作《赠友》中描述了这样的现象:“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贱卖粟与麦,贱贸丝与绵。岁暮衣食尽,焉得无饥寒。”该诗作反映出白居易(       

    A.主张废除租庸调制度

    B.认为两税法加重人民负担

    C.抨击唐官员贪污腐败

    D.认为安史之乱后经济衰退

  • 15、1949年1月15日,《中央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中指出:“你们派人去接收官僚资本企业,必须严格地注意到不要打乱企业组织的原来机构”“只要不是破坏分子,应令其担负原来职务,继续工作,军管会只派军事代表去监督其工作”。这一指示(     

    A.延续了抗战时期的经济政策

    B.表明党把工作重心转向了城市

    C.适应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变化

    D.意在彻底消灭农村的反动势力

  • 16、《后汉书·樊宏传》中记载:“(樊)重……世善农稼,好货殖……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该材料说明东汉时期(       

    A.精耕细作农业不断发展

    B.土地兼并加剧阶级矛盾

    C.地方豪强威胁君主权威

    D.田庄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 17、郑州大河村遗址是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址,从出土的陶器看,不但有典型的仰韶文化特色,而且还有东部的大汶口文化及南方的屈家岭文化的元素。这表明当时(       

    A.大河村处于旧石器时代

    B.区域文化存在着交流交融

    C.手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D.社会活动呈现较强组织力

  • 18、习近平在评价近代某一会议时指出:“(该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下列对该会议描述正确的是(     

    A.标志“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B.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

    C.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进行了探索

    D.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不断扩大

  • 19、下图是1913-1919年中国民营纱布机的发展情况(1913年的指数为100)。促使这一时期民营纱厂布机指数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A.清末新政

    B.辛亥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新文化运动

  • 20、两宋时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文化重心的南移

    D.政治重心的南移

  • 21、祖国统一始终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夙愿。20世纪80年代,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

    A.“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

    C.“九二共识”

    D.“国共合作”

  • 22、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提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治国策略。该思想家是( )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韩非子

  • 23、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采取措施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当时陕甘宁边区采取的措施有(     

    ①肃清土匪和反革命武装   ②开展大生产运动

    ③实行“三三制”原则       ④没收地主的土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24、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条件

    (1)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政治: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

    (3)外部因素: _____ 的帮助。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到中国,与陈独秀、李大钊商议建党事宜。

    (4)组织基础: _____ 的建立。1920年8月,上海成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0月,北京建立共产党小组。

  • 26、________________被迫逃亡海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

  • 27、表现

    (1)________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2)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

    (3)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长江下游和________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4)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

  • 28、1936年,________发展到三万余人。在共产党员________________等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浴血奋战,牵制了大量日军

  • 29、________运动对于推动中国________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 30、主张:“可以剿发逆,可以勤________

  • 31、概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晚,革命力量雄厚的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________第一枪。

    (2)随后,其他各军的士兵纷纷响应,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________,推________为都督。

    (3)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________个省和________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 32、我国还建立起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形成从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种形式的_______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 33、世界: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______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对______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英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

    (1)英国:在______、非洲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______

    (2)法国:从______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

    (3)俄国:势力侵入中国东北和______地区。

    (4)美国:积极参与到侵华的活动中。

    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______

  • 34、废除宰相后,________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泱泱天朝大国:

    清帝国疆域之广阔为世所共知。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

    问题

    (1)在巩固帝国疆域方面,秦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举措?

    (2)元朝在管理辽阔的疆域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取得了哪些重要突破?

    (3)康乾时期,清朝是怎样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 3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 37、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时,采取过很多措施。按照下表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并完成该表。

    A.征伐匈奴    B.西域都护府    C.宋辽夏金政权对峙  D.文成公主进藏    E.榷场    

    F.澎湖巡检司   G.昭君出塞  H.宣政院    I.开通丝绸之路   J.驻藏大臣

    民族融合的方式

    措施

    1)战争

     

     

    2)和亲

     

     

    3)机构

     

     

    4)互市

     

     

    5)共治

     

     

     

  •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某同学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这节内容后所做的读书笔记的部分内容。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

    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矛头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之柱——孔孟之道,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开启了思想的近代化。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催生了洋务运动的发生。

    4.最早提出的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①在政治上,要把中国建成一个带有法制与民主色彩的国家。

    ②在经济上,要通过建立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以求富强。

    ③在外交上,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张万国通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笔记提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所提修改建议以及理由需观点正确,并符合历史事实。)

  • 39、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