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皮质醇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激素,下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皮质醇分泌的调节属于分级调节
B.X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Y可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肾上腺皮质
D.垂体细胞含有与X和皮质醇结合的受体
2、如图为某自然保护区中藏羚羊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R=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不考虑迁入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时刻,藏羚羊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c时刻,藏羚羊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C.d时刻单位时间内藏羚羊种群的增加量大于b时刻
D.在调查时间内藏羚羊的种内竞争逐渐加剧
3、下列对草原生物群落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
B.草原群落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简单
C.草原群落的优势植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D.草原群落中常见动物是两栖类和爬行类
4、如图是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中酵母菌菌种为无关变量
B.由图可知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后要进行第一次计数
C.培养中期,酵母菌种群数量基本稳定,其出生率为0
D.培养后期,培养液的理化性质会发生改变
5、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林和高山冻原。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鹂等鸟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林冠层中存在小杜鹃、大杜鹃等一些鸟类的食物
B.针阔叶混交林中的红松和红皮云杉间存在种内竞争关系
C.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D.植物的垂直分层能够提高光能利用率
6、科学家发现,TRPV1是一种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痛觉受体(一种跨膜蛋白),同时也是一种阳离子通道。辣椒素和热刺激均可激活TRPV1,导致机体产生痛觉,辣椒素和热刺激的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吃辣椒的同时喝热饮可能会加重痛觉
B.伤害性刺激引起机体产生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C.图中Na+内流需要消耗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
D.TRPV1能够感受热刺激并产生电信号,属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成分
7、人处于紧张状态时,在自主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往往会表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
B.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C.心跳加快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一般不受意识控制
D.人体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等生命活动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8、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一种链状九肽激素,在女性分娩时有助于生产,还能缓解人们的社交压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催产素对靶器官和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后会被灭活
B.催产素不是女性特有的一种激素,含有8个肽键
C.自闭症儿童的垂体释放的催产素的量可能很少
D.下丘脑中的细胞仅能够分泌激素,不能传导兴奋
9、2023年度联合国《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会议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会议的目标是制定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就中亚迁飞路线的制度框架达成一致,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候鸟迁徙使群落物种组成发生变化,属于群落演替
B.所有迁徙途中的候鸟可以组成一个群落
C.树上不同位置的黄鹂鸟巢,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
10、种子萌发以及植株生长、开花、衰老等都会受到光和温度的调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体内各部分,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
B.光信号激活光敏色素,经过信号转导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C.有些植物种子需要经过春化作用才能萌发
D.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是由温度决定的
11、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某科研团队以其中的乔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个样地的调查,对三种乔木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树种 | 老年树 | 成年树 | 幼年树 | |||
密度(株/公顷) | 占比(%) | 密度(株/公顷) | 占比(%) | 密度(株/公顷) | 占比(%) | |
红皮云杉 | 94 | 92.16 | 8 | 7.84 | 0 | 0 |
白桦 | 138 | 34.24 | 125 | 31.02 | 140 | 34.74 |
红松 | 60 | 4.22 | 307 | 21.57 | 1056 | 34.21 |
A.该生态系统中白桦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
B.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C.针阔叶混交林中的红松和红皮云杉不存在种间竞争的关系
D.在针阔叶混交林中红松数量多,对其他物种的影响大,所以为优势树种
12、在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胶质细胞围绕轴突生长形成髓鞘,髓鞘有规律的中断形成郎飞结,如下图所示。郎飞结处具有钠离子通道,两个相邻郎飞结之间的轴突膜上没有钠离子通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髓鞘的细胞只是支持保护神经元,不参与神经调节
B.动作电位只在郎飞结上产生的原因是髓鞘阻止了钠离子流出轴突膜
C.动作电位可通过化学信号在郎飞结之间传导
D.郎飞结的形成可大大加快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13、“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比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没有核仁就不能形成核糖体,进而不能合成蛋白质
B.光合作用将光能固定在有机物中,有机物携带着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辅相成
C.生物体内各种过程的平衡受信息(遗传信息、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的调控
D.环境不受破坏时种群数量可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体现了稳态与平衡观
14、图1表示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内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四个暗箱中的情况,其中②、④两个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射入;图2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装置②中蚕豆幼苗的弯曲生长受单侧光和重力的影响,其弯曲角度比装置④中的蚕豆幼苗大
B.图1装置①根的生长情况是向地生长,若将装置④匀速旋转,茎尖生长情况是竖直向上
C.若图2曲线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幼苗的关系,当其出现向光性时,测得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2m,则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0,小于m
D.若图2曲线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芽的关系,在顶端优势中,测得顶芽生长素浓度为m,则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c
15、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不同,在功能上也各不相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B.溶酶体中合成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C.通过有无中心体可以区分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
D.高等植物细胞中的某些细胞器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16、对生态系统开展研究、开发和保护的过程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生物多样性,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森林和沼泽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是要禁止开发,减少人类干扰
D.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呈负相关
1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的结构保持原状的能力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适当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其恢复力稳定性
D.随着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18、乙酰胆碱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一种神经递质,可在神经肌肉接头(即神经和肌肉之间形成的突触)处传递信息,使肌肉兴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储存于突触小泡内的乙酰胆碱,可通过扩散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
B.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C.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立即被相关酶水解,从而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而造成信息传导阻滞
D.在神经肌肉接头,兴奋的传递只能单向进行
19、某些化学物质能够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其作用位点往往是突触。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药物与神经递质争夺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可能阻碍兴奋的传递
B.某些药物通过抑制神经递质被回收或分解可防止神经递质持续发挥作用
C.重症肌无力病人体内自身产生抗体去攻击乙酰胆碱受体属于过敏反应
D.长期吸食可卡因易上瘾是因为可卡因会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增加
20、研究小组探究了α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生根率
B.不同浓度的NAA均增加了插条平均生根数
C.400mg/LNAA具有提高生根率的效应
D.生产上应优选300mg/LNAA处理插条
21、生长激素(GH)的合成和分泌受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和其他多重因素的调控,部分调控途径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GH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
B.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青少年的生长
C.GH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
D.GHRH和SS在调节GH分泌方面具有相反作用
2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功能,与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但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对生物圈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会引起温室效应进而威胁生物的生存
B.高速路、水利等人类活动会造成某些物种栖息地消失、退化、片段化
C.生物圈不需要从外界获得任何能量补给,就能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
D.生物圈不需要从外界获得任何物质补给,就能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
23、以下两图是甲乙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种群增长率不变,不受种群自身密度变化的影响
B.乙种群数量K/2的时候,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同一区域中不同种群的K值不同,与生物自身的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有关
D.K值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K值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B.重力是调节植物形态建成的重要环境因素
C.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是由水分决定的
D.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25、花开花落,春华秋实。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受基因的调控、激素的调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们是相互作用、协调配合的。请回答下列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问题:
(1)细胞分裂素主要是由植物____(部位)合成,运输到植物的特定部位,其作用是主要促进____分裂,而生长素主要促进____分裂,两者协调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
(2)研究表明,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激素间相互作用的实例如下:黄瓜茎端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这事实说明____。
(3)近年来研究发现,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激素的调控,还受到光的调控。光敏色素是一类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具有非活化态(Pr)和活化态(Pfr)两种类型。农田中玉米-大豆间作时,高位作物(玉米)对低位作物(大豆)具有遮阴作用,严重时引发“荫蔽胁迫”,此时,低位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及多种激素共同响应荫蔽胁迫,作用机理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自然光被植物滤过后,其中红光(R)/远红光(FR)的值会下降,原因是____。发生荫蔽胁迫时,低位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主要以____形式存在。此形式的光敏色素可____(选填“减弱”或“增强”)对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s)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多种激素共同响应荫蔽胁迫。
26、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的增长情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题中曲线分析,环颈雉种群数量的变化类似于生物在_________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图中曲线类似于种群增长的“______”型曲线。
(2)按照上述环境种群增长的类似形式,以1941年初的种群数量为N0,1942年年初的种群数量为N1,依图中所给信息,计算出1943年年初该岛屿中环颈雉的个体数量约为______________只(四舍五入,只保留整数)。
(3)实际上,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加剧,使种群的___________降低,___________增高,种群增长曲线更可能类似于“______”型。
(4)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影响实验中,将1ml样液稀释1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计数室规格为2mm×2mm×0.1mm,共25个中格),所观察到的计数室中酵母菌分布如图B。若只以图中5个中格的统计为例,则培养液中酵母菌数为 个/mL。
A.2.625×107
B.2.5×107
C.2.625×106
D.2.5×106
27、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的某种组织,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低温能够影响酶的活性(或纺锤体形成),使细胞不能正常进行有丝分裂。请就低温和秋水仙素对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影响是否相同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材料用具:长出根尖的洋葱()若干,培养皿若干,清水,冰箱,2%的秋水仙素溶液。
(1)选材时,应该选用洋葱根尖正常分裂的__________组织细胞。
(2)实验假设:低温同秋水仙素一样,可以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3)实验步骤:
①取3个洁净的培养皿,分别标号为1,2,3.
②将三组生长状况相同的洋葱根尖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皿中,其中1号放在室温下;2号放在上述处理温度的冰箱中;3号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组同样处理12h。
③将三组根尖分别制成装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经过不同处理的根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
(4)结果预测与结论:
①若1号和2号结果相同,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2号和3号结果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下图为小麦的五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___________育种方式,A→ B→C的途径表示_________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而通过该过程出现优良性状也是不容易的,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3)C、F方法用的是同一种药剂其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
(4)由G→J过程中涉及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如图表示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和部分血糖调节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血糖调节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2)图中M点时激素甲分泌量增加,可大量激活组织细胞的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载体,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若长时间处于N点状态,人体会表现出肢体乏力等症状,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情形中可以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
a.血糖浓度降低 b.血糖浓度升高 c.胰岛素的分泌
(4)胰岛素与细胞相应受体结合后才可以发挥正常生理效应。经检测有些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并不低,却表现出糖尿病的症状,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0、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其中,甲表示某分泌细胞的分泌过程示意图,乙是图甲中③放大后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图中①~⑥表示结构名称,A、B、C表示物质名称,a、b、c表示物质运输方式。请使用图中所示的序号或字母作答)。
(1)图甲中__________(填序号)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2)图乙中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____。(填字母)
(3)图甲所示的氨基酸、葡萄糖、碘的运输是图乙中的___方式,若用蛋白酶处理该细胞,则图乙所示的__运输方式将受阻。
(4)RNA合成后从细胞核出来进入细胞质,将通过__层生物膜。
(5)若对图甲中核糖体上的氨基酸用3H进行标记,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放射性物质在细胞结构间依次出现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6)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结构是____(填序号)。
31、某同学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请你帮助设计一个简易的实验。
(1)选择人体的___________作为获取细胞膜纯净物的来源。
A.成熟的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白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__________中,由于___________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再用___________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4)将膜成分分离提纯后,用___________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具体现象是出现___________。
(5)经化学分析研究表明细胞膜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下图是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大写字母表示相关细胞,小写字母表示有关物质或结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对抗原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细胞是_________(填字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_________(填字母)。接种疫苗或患病后获得的免疫能力主要和图中细胞_________(填字母)有关。
(2)在图中,字母C代表的细胞经过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D、E细胞,这些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T细胞是细胞免疫过程中的细胞,通过是否切除_________器官来控制自变量,通过器官移植观察有无_________来断定细胞免疫是否发生作用。如果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理论上器官移植在_________组动物体能完好保存,当我们再次输入________后两组结果就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