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下图甲是内环境的结构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体液中的不同成分,下图乙表示体液中这几种成分相互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图乙中的A、B、C、D
B.图乙中A、B、C构成内环境
C.图甲①中的蛋白质含量最多
D.图甲中③④处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大小关系应该分别是③>④ 和 ③<④
2、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参与了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自噬作用。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合成场所是( )
A.溶酶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细胞核
3、“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目的,由于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少、提取困难,科学家们经过不断的努力和研究,得到了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优点
B.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稳定可能跟植物体内没有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相应的酶有关
C.植物生长调节剂优点多,效果好,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大量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D.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能产生a-淀粉酶
4、如图为受寒冷刺激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c表示人体内与激素分泌有关的结构,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寒冷刺激使c分泌激素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激素②遍布全身血液,并定向作用于b
C.低于机体生理浓度时的③对a分泌②起促进作用
D.幼年时激素③分泌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智力低下
5、图可表示生物概念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①表示人体细胞内的糖类物质,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脂肪、淀粉、糖原
B.若①表示固醇,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磷脂、胆固醇、维生素D
C.若①表示生物膜系统,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核膜、细胞器膜
D.若①表示DNA和RNA共有的碱基,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A、G、U
6、如图中①②③表示人体内主要的细胞外液,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稳态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B.小腿抽搐可能是由于①中Ca2+浓度降低而引起的
C.③的成分可包括CO2、尿素、血红蛋白等物质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7、图甲为人体内几种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图乙表示正常人在特定情况下体内某一种抗体浓度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乙c~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B.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②③都是在骨髓中成熟的
C.浆细胞的产生需要辅助性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D.图乙中(d-c)<(b-a),m>n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②
8、二化螟、褐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二化螟啃食水稻茎秆纤维等,而褐飞虱主要刺吸水稻茎叶汁液。二者均在水稻植株上产卵繁殖,导致水稻减产。稻螟赤眼蜂可将卵产在二化螟的虫卵内,是二化螟的天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可采用样方法对二化螟的虫卵密度进行调查
B.二化螟与褐飞虱均以水稻为食,具有相同的生态位
C.稻螟赤眼蜂与二化螟之间是寄生关系
D.在稻田人工释放稻螟赤眼蜂,可有效控制稻田螟虫的危害
9、下列关于荒漠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群落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其中的物种少,群落结构简单
B.荒漠生物具有耐旱的特征,它们以独特的生活方式适应缺少水分的环境
C.荒漠群落中的动物穴居和善跑的习性比草原群落中的更突出
D.荒漠群落中的动物往往是恒温动物,以适应沙漠温度的大幅度变化
10、关于自主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主神经系统仅仅是指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
B.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C.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的活动占据优势
D.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11、人体内环境稳态能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会导致疾病发生
B.长跑比赛时,人体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2、鸽子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腹部羽毛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将纯合白色雌鸽与纯合灰色雄鸽交配,F1中雌鸽均为灰色,雄鸽均为白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灰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
B.亲本基因型分别是ZaW、ZAZA
C.基因A/a在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D.F1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中灰色雌鸽所占的比例为1/4
13、赫尔希和蔡斯的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 DNA 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肺炎链球菌代替大肠杆菌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B.实验中也可用14C代替35S标记 T2 噬菌体的蛋白质
C.32P标记组,子代噬菌体可能只有部分带有32P标记
D.该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
14、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过敏现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作过敏原,可能是外来物质,也可能是机体自身物质
B.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共同参与
C.过敏反应和风湿性心脏病都是由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自身免疫病
D.找到过敏原并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
15、某社区为有效投放灭鼠药,要调查社区内鼠的种群密度。现随机抽取一公顷样地进行调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则这个区域中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多少只/公顷?( )
A.66
B.77
C.80
D.88
16、老年人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降低,机体不能及时将环境温度变化信号传至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不能快速进行体温调节,容易出现“低体温症”。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中
B.老年人机体对温度变化的反应较慢可能与神经细胞的衰老有关
C.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相关神经使血管舒张
D.由于对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老年人对高温、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17、多巴胺和乙酰胆碱是大脑纹状体内两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二者分泌异常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诱发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帕金森病(PD),其致病机理之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效应相抗衡,共同调节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B.多巴胺使突触后膜静息电位增大,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形成动作电位
C.可通过注射一定量的多巴胺类药物或抗乙酰胆碱药物来治疗PD
D.两种神经递质作用于脊髓后,引起脊髓支配的肌肉收缩或舒张属于条件反射
18、某草原,狐和兔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据图分析,狐和兔的数量变化受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的影响
B.狐和兔数量变化相互制约,是循环因果关系
C.狐捕食兔的种间关系客观上促进了兔的发展和进化
D.若兔逃避狐捕食能力提高,两种群数量变化仍符合该曲线模型
19、某同学在学习某一新的英语单词的过程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旦记住该新学习的单词后,就不会对其产生遗忘
B.在对该单词进行听写时,需要大脑皮层的W和H区参与
C.在对该单词进行口语训练时,主要由大脑皮层的V区参与
D.新学习的单词能够保留几分钟的记忆,与新突触的形成有关
20、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平衡和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A、B、C均是由相关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
B.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其分泌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C.若激素B由下丘脑分泌,其分泌量增加会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弱
D.下丘脑在上述调节中既可以传导兴奋又可以分泌激素
21、夏天时,空调房间与室外温差较大,如果经常进出空调房,就会出现咳嗽、头痛、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如果在空调房待的时间太长,容易使人头晕目眩、关节酸痛等,俗称空调病,下列关于空调病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空调风使人体表面水分蒸发量大
B.室内几乎与外界隔绝,干燥而又温度适宜,空气中有害病菌含量会快速升高
C.空调房内,使人不能正常排汗,可能破环内环境稳态
D.经常处在空调房内,稳态可能失衡,人对空气中的病菌、过敏原等的抵抗力加强
22、如图1所示把一个胚芽鞘尖端放在一块琼脂块上,琼脂块的中央被云母片隔开,同时被一个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经过以下三种方法处理一段时间:仅纸盒转动、仅胚芽鞘和琼脂块转动、整个装置同时转动,然后分别把甲、乙所示琼脂块放在三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口上(如图2)。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分别是 ( )
A.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B.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
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23、电表与神经纤维的连接方式如下图1所示,图2是在箭头处施加一定的刺激后,根据电表指针的变化作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无刺激时,电表测得的是静息电位;且图1中a、b两处膜内K+浓度均比膜外高
B.若在ab中点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在箭头处施加刺激,电表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C.若减小图1中ab间的距离,则施加刺激后图2中的d也随之减小,当ab=0时电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D.若将a点处电极移向膜外,在箭头处施加刺激,电表指针变化曲线图与图2不同
2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统计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的相对数量
B.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时,需将土壤放在90℃恒温箱中处理1小时
C.在设计人工微生态系统时,要考虑系统内组分及营养级之间的合适比例
D.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时,农村的同学可以进行实地调查
25、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一种激素,可在女性分娩时促进子宫收缩,在哺乳期刺激乳汁排出,还可以帮助孤独症患者克服社交中的羞涩感。请回答:
(1)婴儿吮吸乳头时,刺激信息传入下丘脑,引起催产素的合成,促进乳腺射乳。在此基础上可形成_________(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婴儿的哭声也能引起射乳。
(2)已知反馈调节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前者使输出起到与输入相反的作用,使系统输出与系统目标的误差减小,系统趋于稳定;后者使输出起到与输入相似的作用,使系统偏差不断增大,使系统振荡,可以放大控制作用。分娩时疼痛刺激引起催产素分泌,促进胎儿产出,而胎儿对子宫颈的刺激进一步增加催产素的分泌,直到胎儿产出,此过程属于___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
(3)研究发现分泌催产素的神经分泌细胞之间存在电突触经常同步放电进而引起催产素脉冲分泌。电突触以电流为信息载体(如图甲,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紧密接触,离子通道相通,传递或传导速度快几乎与神经纤维传导相同),生物体内的突触一般是依赖神经递质传递信号的化学突触(如图乙,Ach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现用等距测试的方法针对传导或传递方向及突触延搁现象(指兴奋经过突触用时较长)进行了三组实验。请类比表格中曲线,绘制曲线甲和曲线乙_________。
类型 | 测电位差实验 | 刺激最左端的电位变化 | 刺激最右端的电位变化 |
神经纤维 |
| ||
化学突触 |
| ||
电突触 |
|
|
②异搏定是一种抗心律异常的药物,为钙通道阻滞剂,能够减弱心肌收缩力,结合图乙分析其作用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
26、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生物医学工作者进行了专业应对,尤其是我国一大批医护人员和相关研究专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可通过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新冠肺中:炎(COVID-19)。请回答:
(1)2019-nCoV侵入人体后,通常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引发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____。
(2)2019- nCoV侵入人体后,还会引发特异性免疫。对于已经侵入宿主细胞的2019- -nCoV,抗体_____(填“能”或“不能”)进人宿主细胞,这时就需要______识别并与被2019-nCoV人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角度分析,这些细胞的死亡属于_______。
(3)钟南山院士在采访中多次建议人们外出要戴口罩,请从免疫调节的三道防线的角度进行分析,终南山院士提出该预防措施的依据是______。
(4)为判断疑似患者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首要措施是采集鼻咽拭子用于病原学检查,目的是检测是否含有病毒的______;采集血液样本 主要用于血清学检查,检测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
(5)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按照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5条技术路线布局研发任务,目前每条技术路线均有疫苗开展临床试
验。健康个体接种疫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请完成与传统发酵技术有关的问题:
(1)为什么制作泡菜的时候,要在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因为坛内进行发酵的主要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其发酵需要________________环境,在这种条件下,它们能将____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___________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染料,将显色样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3)当氧气、糖源都_______________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__________________转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再转变成醋酸。
28、研究人员在对某淡水人工养殖湖泊研究后,绘制了湖泊中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图1)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示意图,图中A~D表示生态系统相关成分。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图1中,虾类和底栖动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乌鱼属于第_____________营养级。
(2)图1中未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对应图2中的字母_____________。
(3)若每种生物的能量以有机物的形成平均分配传递给捕食者,则1500kg水草至少能使青鱼增重_____________kg。
(4)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翘嘴鮊的种群密度时,若第一次用小网眼的网进行捕捞并标记,第二次用大网眼的网进行捕捞并计数,则最终调查的数值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将_____________(填明显偏大、明显偏小或无明显差异)
29、为调查某地土质状况,科研小组对该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培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应该用___________的培养基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由此推测分解尿素的细菌是___________(填“自养”或“异养”)型生物。
(2)该研究小组将10g土样进行梯度稀释,在某个稀释度下涂布接种了3个平板(接种量均为0.1mL),经适宜培养后,3个平板均没出现菌落,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原因后,科研小组用先前制作的未使用的平板重新涂布接种完成实验,在另外某个稀释度下涂布接种的3个平板,经适宜培养后均存在多种不同特征的菌落,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科研小组从同一平板中挑选出A、B、C三种菌落进行梯度稀释并分别涂布接种在以尿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经适宜培养后,均能检测到A、B菌落却始终检测不到C种菌落。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推测C种细菌与A、B菌在同一个平板上能生长繁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纯化尿素分解菌可采用平板划线法,培养结果如图所示。
若要完成图中操作,接种环需经过___________次灼烧处理,应从___________区挑取单菌落。
30、2020年,由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在世界各地肆虐,为尽早战胜疫情,我国科学家研发了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回答下列问题:
I.(1)某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后体温逐渐升高,这是因为该病毒侵入人体后,影响了位于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人体的产热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2)专家反复强调出门要戴口罩,戴口罩有利于减少该病毒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接触,从而减少感染机会。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该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____。
(3)该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于宿主细胞中,_____能识别靶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在成熟的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_____(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完成的。
II.腺病毒是一类对人体无显著毒性的人源DNA病毒,以其作载体制备疫苗的思路如下:
(1)获取与病毒特征蛋白相对应的_____分子,通过_____与腺病毒的核酸相连,构建成重组疫苗。
(2)将重组疫苗注射至实验动物体内,其在细胞内进行_____(填2种细胞生理过程)产生致病病毒的特征蛋白,进而引发免疫。检测实验动物的特异性抗体浓度,评估后进入人体临床实验阶段。
(3)研究发现,曾感染过腺病毒的临床实验志愿者产生的目标抗体浓度普遍偏低。从免疫调节的角度看,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
31、下列是关于酶促反应的实验探究过程。请回答下面问题:
①取3支试管标为A、B、C,各加入等量的一定浓度H2O2溶液,放入38℃恒温水浴锅中保温。
②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B中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C中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20%新鲜肝脏研磨液(所加试剂均经过38℃恒温水浴保温)。
③观察各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
(1)酶对化学反应的_______________称为酶活性。
(2)上述实验可以探究酶具有___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_____特性。
(3)实验开始后,B、C组产生气泡的速率比A组快,但一段时间后三组都没有气泡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过程中,B、C组产生气泡的速率都非常快。为使实验结果的差异更明显,重复实验时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其余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产生气泡最快的一组是__________组,这说明酶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如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有关联系.请回答问题:
(1)①表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__;⑦表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__。
(2)图中有分泌激素功能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当激素增多时,③和④都将减少,这种作用叫做______。
(4)在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__________;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______,这种激素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大脑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如果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