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都出自《论语·子罕》,是颜回赞颂老师孔子的话。
B.《回忆鲁迅先生》选自《萧红全集》,作者是萧红,她的代表作有诗集《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C.《老王》的作者是杨绛。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等,译作《堂吉诃德》等。
D.《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2、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讲述了作者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起飞阶段非常顺利,没有任何惊险和意外。
B.杨利伟最终出色地完成了太空飞行的任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坚毅果敢的品质、严谨科学的态度和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
C.全文运用四个小标题,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全过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D.本文语言准确,科学性与人文性巧妙结合,叙事的同时,又用准确严谨的语言向读者普及了航天知识。
3、下列有关《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曾国藩是由一个“笨小孩”成长为一个大儒的。
B.曾国藩读书的方法有三种:一是要读经典;二是“一书不尽,不读新书”;三是培养读书兴趣和方向。
C.曾国藩的家庭观主要有三点:一是家庭是每个人人生的根据地;二是“和以治家”;三是勤以持家。
D.曾国藩认为:可以不识人,不能不识字。
4、下列句子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哎呀”是叹词,“了”是助词)
B.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着”是动态助词,表示动作、 行为在进行或持续中)
C.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但是”是连词,表转折关系)
D.生命是盛开的花朵,美丽舒展;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此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殷红(yīn) 校对(jiào) 踱步(duó) 锲而不舍(qiè)
B. 浆液(jiāng) 炽热(chì) 契约(qì) 悲天悯人(mǐn)
C. 伫立(zhù) 诘问(jié) 洗涤(dì) 忍俊不禁(jīn)
D. 舷窗(xuán) 雪橇(qiāo) 毋宁(wú) 气冲斗牛(dǒu)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科技在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同时
②也让我们成了科技的臣民
③不知不觉间,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成为了各种便携电子产品的奴隶
④然而,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
⑤“屏奴”一词应运而生
⑥手机技术近十年来的突飞猛进,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A.③⑥①⑤④②
B.③⑤④②⑥①
C.⑥④①②③⑤
D.⑥②①④③⑤
7、下面各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骨碌(1ù) 嗥鸣(háo) 镐头(gāo) 气冲斗牛(dòu)
B.机杼(zhù) 憎恶(zèng) 诘问(jié) 大庭广众(tīng)
C.自矜(jīn) 拖沓(tà) 累赘(léi) 诲人不倦(huǐ)
D.竹篾(miè) 契约(qì) 迸溅(bèng) 忍俊不禁(jīn)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①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②,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③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 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④,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资:帮助,辅助。②羽括:箭末装羽毛。③苟:如果。④严:尊敬。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B.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C.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D.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德者,才之帅也。
(2)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
【3】请你谈谈对“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这句话的理解。
9、古诗文默写。
(1)不闻机杼声,___________。(《木兰诗》)
(2)____________,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3)北朝民歌以粗犷豪放见长,善于表现人物英武豪迈的气概,《木兰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诗中用夸张手法表现木兰不远万里,跨越雄关险隘,迅速急迫地奔赴战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太空垃圾——人类自设的隐患
人类为了追求更加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治理地球上的垃圾等有害物质。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太空,成千上万吨垃圾正在不断地蔓延。它不仅影响航天事业的发展,而且还给地球增加一层污染源,其中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垃圾存在大量放射性物质,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 。
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遗弃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如各种卫星的保护军及部件,各种火箭发动机在空间爆炸产生的残骸,核动力卫星及其产生的放射性碎片;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丢弃的螺母、螺栓和螺丝刀等各种物体。这些东西如人造卫星一般按一定的轨道环绕地球飞行,形成一条危险的垃圾带。
据统计,目前约有数千吨太空垃圾在绕地球“运行”,且数量正以每年2%至5%的速度递增。科学家们对太空中可能存在的近10万吨废弃物表示担忧。由于这些物体通常以每秒10公里以上的速度运行,因此如果与其他物体相撞,每小块将产生相当于一颗手榴弹的爆炸力。一块仅有阿司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可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可将造价数亿美元的航天器送上绝路。1983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与一块直径0.2毫米的涂料剥离物相撞,导致舷窗被损,只好停止飞行。当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一块迎面而来、直径仅为0.5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宇航服,人们肉眼很难看清的油漆片和涂料粉末也能给宇航员带来生命危险。
科学家还认为,大块的宇宙飞船残块将不断下落,进入大气层,一部分在大气层中烧毁,另一部分则掉在地球上。然而,飘荡在地球上空的核动力装置,尤其是核动力发动机的脱落更具有特别的危险性,它将对地球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污染。据统计,到下个世纪,将会有100多个这种装置,含有1吨以上的放射性物质。1978年苏联带有核装置的“宇宙一954”星掉在了加拿大北部的土地上;1983年,“宇宙1420”号的反应堆芯落入南大西洋。幸亏这些地方人烟稀少,未造成严重后果。
面对日益激烈的宇宙竞争,科学家们呼吁,应当及时制订新的法律和技术标准以减少太空垃圾,因为人类清除这些垃圾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相当困难。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人类清除这些垃圾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相当困难,科学家们对太空中存在的近10万吨废弃物表示担忧。
B.太空垃圾这种隐患是人类自设的,其原因是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遗弃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
C.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人们肉眼很难看清的油漆片和涂料粉末也能给宇航员带来生命危险。
D.太空垃圾如果与其他物体相撞,每小块将产生相当于一颗手榴弹的爆炸力,主要是由于它们在太空的行走速度非常快。
【2】文中摘录一条能够说明太空成千上万吨垃圾“正在不断蔓延”的资料?
【3】据本文内容,概括说明太空垃圾构成隐患的原因是什么?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忆与二月河先生二三事
高贤信
①初识先生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②那时,我正奋战在省内外交通公路建设第一线。当时的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长曾在方城县做下乡知青多年,对南阳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从项目一线回宛之际,他特意嘱托我去看望二月河先生,并讨要新作签名。因此我与先生约定到家面叙。那是一个傍晚时分,刚一走进大门,就看到一个表面锈迹斑斑的煤炉上,架着一个没有盖锅盖的铝锅,锅内几节羊骨头随着沸腾的汤水起起伏伏,蒸腾的热气在这凹凸不平的沧桑老锅中逸散开来。先生迎我进屋后,我匆匆浏览了这位已是著名作家的斗室。方寸之地,陈设甚是简单,一张不大的书桌上随意摆放着一些作品手稿。我与先生就在书房内促膝而谈。当我提起“南唐北凌”之说时,先生很是高兴,却谦虚地说自己是没法与唐浩明先生相比的。还有一个印象较深的话题是先生参评“茅盾文学奖”未达一事,在他的脸上我看不到一丝芥蒂。
③与二月河先生结识后,我不时受朋友之托,找先生讨取签名。但由于工作繁忙,深谈不多。适逢2004年初夏,田永清将军回宛,卧龙区档案馆的吕琦女士热心地邀请我参加了田将军与二月河先生的餐叙。当时我们谈到美丽的白河,先生朗声道:“我们的白河水面是好几个西湖!”他为母亲河的烟波浩渺、格局之大而感到自豪。出于对西湖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文化积淀的浅显认知,我就不恭地与先生争论了起来。先生听后思忖良久,对我的说法未置可否。而后,先生在散文《初记白河》中就提到要把白河的“学历”弄清楚,刘秀“粜米渡口”应该就在白河这片方寸之地,刘秀的妻子阴皇后也应随丈夫来了南阳,在白河边“浣衣梳洗”;张衡、张仲景等南阳名人,也应在白河边读过书,在白河边游玩过。同时,先生多次在一些场合谈到白河,提出“没有文化的白河是苍白的”,主张把南阳的历史文化从“线装书”、博物馆走向群众。
④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当500多万字的“落霞三部曲”问世后,炙手可热,好评如潮,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知道二月河,而面对鲜花和掌声,他称这是人生的“佐料”。随着作品被改编为电视剧,先生越发声名鹊起,但他依旧朴素如初。先生热心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社会,把书稿收入捐赠工会用来帮助下岗职工,捐给希望工程用来培养青少年,捐给农村用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他是一位鲜为人知的慈善家。作为中共党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他积极参政议政,提出“以‘文’化天下,释放道德的‘治理能量’”,积极宣传推动反腐倡廉,他的拳拳报国之心,令人敬佩。
⑤先生晚年曾回到山西昔阳老家,重温故土,游览了“三晋”的河山,特地去了晋城的皇城相府。关注到先生行踪,我忽然想到皇城相府内康熙写给老师陈廷敬的一副楹联,可以用来归结先生暮年的追求和情怀,那就是“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
⑥在先生离开我们周年之际,聊记二三事,以慰先生。
(选自《经济》2020年第1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文章内容来看,二月河先生是一位专职作家。
B.第②段中的“南唐北凌”,“唐”指的是唐浩明,“凌”指的则是二月河。
C.二月河先生声名鹊起,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慈善家。
D.“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写这篇文章的,当时,正值二月河先生去世一周年。
【2】文中写了有关二月河先生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3】本文表达了“我”对二月河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从不同角度加以概括。
12、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
父亲像一叶小舟,无怨无悔,载着儿子从人生的一个阶段划向成长的另一个阶段;老王像一棵枯树,外表粗拙,历经苦难,始终保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也许你身边的某个人也会让你想起暖阳、明月、小草、雄鹰……
请将“他(她)像 ”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
请以“在祖国百年华诞的那一天”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2)字数500—800。(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