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相比于一味求稳定、求清闲、求高薪,青年把自己干事创业的理想与祖国的发展进步联系在一起,更能彰显青春的意义和生命的厚度。
B.长期以来,相对弱势的文化面对强势的文化时,总会有一种矛盾的心态:既希望借由后者的力量推广自己,又担心自身特色扭曲变样,最终沦为肤浅的商业产品包装。
C.数九寒天,一张“冰花男孩”的照片让人揪心。只要提前考虑,把关爱工作更多做在风雨来临前,就能让他们少一些头顶“冰花”的寒冷与无助。
D.针对近日新闻媒体报道的“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国家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日前约谈了支付宝网络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要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不再次发生。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哀心喜悦。
B.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郎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模索。
C.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
D.在那些使资产阶级、贵族和可怜的倒退预言家惊荒失措的现象当中,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革命。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詹妮斯·乔普林是波希米亚风的代表人物,她在其事业黄金期是特立独行的,总是佩带着珠子、天鹅绒、毛皮、羽毛围巾、特有的手镯,而且不打理头发。
B. 奥巴马首鼠两端,踌躇观望,导致“伊斯兰武装”在半年内横扫伊拉克中西部 二十个城镇,北抵库尔德核心城市埃尔比勒,东指首都巴格达,最终迫使美国重新武装卷入。
C. 卫星发射后,运载火箭将探测器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探测器如天马行空在轨飞行五天后,近月制动被月球捕获,进入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
D. 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这200亿对国有企业的巨大呆账坏账来说,实在是螳臂当车。
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北斗:又称“北斗七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
B.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
C.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一小时。
D.汉字的形体演变:甲骨文(商)→金文(西周、春秋)→小篆(战国)→大篆(秦朝)→隶书(汉朝)→楷、草、行书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相同的一组是
A.①欲隐勿现②齐使以为奇
B.①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②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C.①齐威王欲将孙膑②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D.①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②孙子度其行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柳先生的正骨膏
刘玲海
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坐堂的先生姓柳,人称柳先生,从东北躲战乱来到邾镇。柳先生擅长骨科,跌打损伤脱臼骨折手到病除,据说,他熬制的外敷膏药正骨膏更是神奇,无论多严重的骨折,经柳先生手法复位后,贴上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少则十日多则一月,断骨愈好如初。
日本人攻打邾镇的那天,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三间大堂屋成了废墟,颜老爷正在前厅伺候他的花树,震得昏了过去。半日后醒来,他看到养在莲花缸里的那株花树,如小臂粗的树干被炸断,仅连接着一部分树皮,颜老爷两眼一黑又昏过去。那株树是儿子带回来的,儿子的喜好,颜老爷视为珍宝。儿子和他的部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人决战时,壮烈殉国,老人把儿子的一捧骨灰埋在树根下,更是视树为生命。
现在,儿子的树被日本人毁了,颜老爷像被挖了心一样。他失魂落魄地在院子的残垣断壁间转圈,不知如何是好。许久,他一下子想起柳先生,救人的命和救树的命都是救命,也是心急乱求医,柳先生成了他救命的稻草,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柳先生的药铺,全不顾大街上枪弹横飞,见到柳先生颜老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贴上正骨膏,周匝固定木棍。三日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
颜老爷一脸泪痕,紧抓着柳先生的手说:“你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啊!”
邾镇沦陷后,病人挤满了柳先生的药铺,断胳膊断腿的病人很多。这天,柳先生在药铺里配药,心里默念着药方,川续断十钱,右手去药匣抓药,放进左手的戥子里一称,正好。继续一味味抓药,骨碎补十钱、藏红花十钱……
汉春堂的大门咣当一声开了,听声音不是手推开的,是脚踢开的。一群日本兵涌进来,后边还抬着一个嗷嗷乱叫的军官,候诊的病人吓得四处躲藏。
翻译官提着手枪走近柳先生,说:“听说你医术高明,请你为少佐先生治伤,伤愈后重赏。”说着指指乱叫的日本人,“少佐先生率兵进山剿匪,被八路的地雷炸伤,两条腿骨头断了。”
柳先生一怔,然后缓步上前,看看担架上那张被疼痛扭曲的脸,认识。邾镇沦陷后,这个日本人牵着一条凶犬,在大街上咬死咬伤的人不计其数。
柳先生指点把病人放到诊床上,然后双手在断腿上拿捏,病人忽然疼得又叫起来,日本兵哗哗地拉枪栓,黑洞洞的枪口一齐对着柳先生。柳先生好像没看见,继续接骨,修正碎骨后外敷正骨膏再竹片固定。一条腿整好换另一条腿,有条不紊。
“好了,隔日过来换膏药。”柳先生说着直起身去洗手,不再说话。翻译官放下大把银元,日本兵抬着少佐走了。
隔日,翻译官抬着那个日本少佐来换膏药,又放下大把银元。
又隔日,那个日本少佐被抬过来换膏药,翻译官再放下大把银元。
这些日子,柳先生药铺里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门可罗雀。
半月后,日本少佐是拄着拐杖来的,两个日本兵扶着,见了柳先生露出一脸笑,不住地说:“你的,良民大大的!”柳先生也笑,只是不多说话。日本少佐换完药走了,当然还留下许多银元。
柳先生听到大门口哗啦一声响,出门看,是颜老爷把他的莲花缸摔碎在柳先生的门口,还把莲花缸里的花树嘎吱一下当腰折断,去在地上愤愤而去,街上好多围观的人,恨恨地吐下唾沫,转身散去。
柳先生一脸淡然。
一个月后,是日本少佐自己走着来的,翻译官跟在后面抱着一坛酒。柳先生和日本少佐已成了熟人,最后一次换完药开始喝酒,喝酒的时候,推杯换盏很是热闹,一坛酒喝光还没尽兴,柳先生提议翻译官再去拿一坛酒来。
翻译官抱着酒坛子回来时,日本少佐躺在地上已经死了,面目狰狞,胸口插着一把刀,刀柄深入,污血满地。
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换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花树折断处周匝固定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
刑场上,翻译官问柳先生:“你当初为什么给少佐先生医伤?”
“我是医病的先生,不能坏了先生的名声。”柳先生说。
“那你干嘛又杀死他?”翻译官追问。
“我是中国人,不能坏了中国人的名声!”柳先生脱口而答。
(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第4期,有改动)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逐渐康复的日本军官“露出一脸笑”,说“你的,良民大大的”,这是在肯定柳先生的医术和他对日本人合作的态度。
B. 柳先生最初尽自己的努力治好了日本军官的腿伤,最后却在伤好后亲手杀了他,反映了柳先生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C. 以前病人挤满药铺,后来药铺里病人变少,表明老百姓不理解柳先生医治日本人的行为,表达了老百姓对日本人的恨。
D. 小说通过诸多细节描写,准确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叙事语言流畅自然,朴实无华,却能打动人心。
【2】小说中柳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3】文中多次提到颜老爷的花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7、(1)孔子在《论语·为政》中用“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两句话,精辟地阐释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2)《论语·卫灵公》中,孔子用“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两句话阐明人与道的关系,告诫我们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4)______,______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 。
(2)《逍遥游》中写鹏的翼之大,能垂羊角风而上青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
(3)滕王阁序中作者用“ 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秋水秋空和秋景与孤鹜浑然一体。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品德高尚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出曹操在攻破荆州后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英雄形象。
(3)《诗经·氓》一诗中,写女子没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曲折隐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简洁而生动地表现了“山间之四时”中秋天和冬天的情景。
(3)周敦颐《爱莲说》中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并以小景与大景相互映衬,写出了江面的开阔,同时也使人心胸开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运用细腻的动作描写表达内心悲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边塞诗常常通过描绘典型的物象来渲染氛围,比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都运用了“旗帜”这一物象。
(2)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蜀道之险峻后,发出呼唤,劝行人不必前往蜀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的《离骚》表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执着的理想追求。诗中的“___________”一句,表明他愿意为践行古代圣贤所推崇的正道而献身;而“______________”一句,则表现了自己与各有所乐的众人不同的爱好与追求。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上承对蝉和斑鸠嘲笑大鹏的叙写,下启对朝菌、蟪蛄等的论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家发展,人类进步从来都离不开人才的巨大作用。在“千里马”识用上,要尽可能避免出现韩愈在《马说》中令人痛心的情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一句指出君子智慧明达、言行无过的原因。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得张正字诗①
(宋)陈与义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一觞犹有味,万事已无机。
岁暮塔孤立,风生鸦乱飞。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
①注:此诗写于宋高宗绍兴五年,此年六月,作者因与宰相赵鼎议事不和,引疾辞官,过着闲散生活。张正字,名嵲,绍兴五年,经陈与义荐举任秘书省正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自己闲居的境况,蕴含有伤老之情、门可罗雀之意,格调低沉。
B.颔联紧承首联继续写闲居,与“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表达的忧愁相同。
C.颈联写景,写诗人所见寺塔孤立、风生鸦飞之景,一静一动,互相映衬。
D.颈联语调悲凉,与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的沉郁风格相似。
【2】请结合全诗首、颔、尾联内容,简要分析该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萧介,字茂镜,兰陵人也。祖思话,宋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仆射。父惠茜,齐左民尚书。介少颖悟,有器识,博涉经史,兼善属文。齐永元末,释褐著作佐郎。天监六年,除太子舍人。八年,迁尚书金部郎。十二年,转主客郎。出为吴令,甚著声绩。湘东王闻介名,思共游处,表请之。普通三年,乃以介为湘东王谘议参军。大通二年,除给事黄门侍郎。大同二年,武陵王为扬州刺史,以介为府长史,在职清白,为朝廷所称。高祖谓何敬容曰:“萧介甚贫,可处以一郡。”敬容未对,高祖曰:“始兴郡顷无良守,岭上民颇不安,可以介为之。”由是出为始兴太守。介至任,宣布威德,境内肃清。七年,征为少府卿,寻加散骑常侍。会侍中阙,选司举王筠等四人,并不称旨,高祖曰:“我门中久无此职,宜用萧介为之。”介博物强识,应对左右,多所匡正,高祖甚重之。迁都官尚书,每军国大事,必先询访于介焉。高祖谓朱异曰:“端右之材也。”中大同二年,辞疾致事,高祖优诏不许。终不肯起,乃遣谒者仆射魏祥就拜光禄大夫。
太清中,侯景于涡阳败走,入寿阳。高祖敕防主韦默纳之,介闻而上表谏。高祖省表叹息,卒不能用。
介性高简,少交游,惟与族兄琛、从兄眎素及洽、从弟淑等文酒赏会,时人以比谢氏乌衣之游。初高祖招延后进二十余人置酒赋诗臧盾以诗不成罚酒一斗盾饮尽颜色不变言笑自若;介染翰便成,文无加点。高祖两美之曰:“臧盾之饮,萧介之文,即席之美也。”年七十三,卒于家。
——节选自《梁书·萧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高祖招延后进/二十余人置酒赋诗/臧盾以诗不成罚酒一斗/盾饮尽颜色不变/言笑自若
B.初/高祖招延后进二十余人/置酒赋诗/臧盾以诗不成/罚酒一斗/盾饮尽颜色不变/言笑自若
C.初/高祖招延后进/二十余人置酒/赋诗臧盾/以诗不成罚酒一斗/盾饮尽颜色不变言笑自若
D.初/高祖招延后进二十余人/置酒赋诗臧盾/以诗不成罚酒一斗/盾饮尽颜色不变言笑自若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史”指我国古代两部优秀的著作,“经”指《诗经》,“史”,指《史记》。
B.“表”指奏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即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
C.“太清”指“太清年间”,是年号纪年法。年号纪年法是中国古代纪年的一种方法。
D.“乌衣”指乌衣巷,东晋王导、谢安等世族居住在此;后借指王谢那样的望族子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介为政有政绩。他在为政方面声望很高,以至于湘东王听到了他的名声,想与是他交游,并上表向皇上请求。
B.萧介为政清廉,为此得到了朝廷的赞扬,高祖曾经说:“萧介十分清贫,可以拿一个郡给他治理。”最后将始兴郡交给他治理。
C.萧介得到皇帝的器重。他担任侍中时,常常对皇帝有所匡正,每逢有国家大事,高祖一定先向他征求意见。
D.萧介生性高傲,很少与人交往,只和族兄等人赋诗饮酒赏景聚会,当时人们把他们的聚会比作谢家乌衣之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是出为始兴太守。介至任,宣布威德,境内肃清。
(2)介博物强识,应对左右,多所匡正,高祖甚重之。
15、阅读下面文字,照要求作文。
“偶像”是风靡校园的一个热门话题。一方面,“影视明星”、“歌星”等,令广大青少年“追星族”们如痴如醉;另一方面,古今中外政治、文学、艺术、科学、经济诸领域,较有定论、人生意蕴丰富、具有强烈时代感的人物,如马克思、邓小平、梁思成、沈从文、霍金、梵高、贝多芬、项羽、苏轼、李白、谭嗣同等人,他们的人格魅力、创造才能、精神旨趣也让广大青少年魂牵梦萦;也有人认为心中无偶像,有的甚至认为偶像就是自己。
关于偶像的话题你也一定有话要说,什么样的人可作为偶像?偶像的内涵和意义是怎样的?我们是否需要偶像?如果需要,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偶像?此外,你也可以发挥想象,让自己和偶像生活一天,感受偶像的魅力,或者抒写自己的感受、思考。
请你以“偶像”为话题作文,写一篇议论文或者记叙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