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高二(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归以示成

    A.试使斗而才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此物故非西产 D.旬余,杖至百

  • 2、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夜归鹿门歌》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整首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先动后静,以动衬静,写出鹿门清幽的景色,表现诗人恬静的心境。

    B. 《扬州慢》下片词眼是“冷”。无论写景、叙事、抒情都在围绕一个“冷”字展开。因为“冷”环境才显得凄清,因为凄清才显得冷。“冷”表现作者的彻骨之痛,渲染悲凉气氛,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

    C. 《六国论》虽是一篇论说文,却也写得匠心独运,自由洒脱第一段是总纲,劈头提出“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在接下来的两段文章里,作者又分别就“赂秦”的国家和不“赂秦”的国家,论述了它们各自灭亡的具体原因。

    D. 在《项羽之死》中,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和行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矜功伐”导致了他的悲剧。司马迁将自己的爱、怜、怨、恨,以至满腔的血全部的泪融注笔端,谱写出一曲英雄悲歌。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公子于是置酒②谢客就车

    B.①公子闻,往请②今日嬴为公子亦足矣

    C.①公子往请之②范增目项王

    D.①终不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②不让,欲观公子

  • 4、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建筑在十一世纪,原是卑赞廷式,以直线为主。十四世纪加上戈昔式的装饰,如阑干等。所以庄严华妙,兼而有之;这正是威尼斯的漂亮劲儿。语段中“漂亮劲儿”一词在文中的作用是

    A.赞美威尼斯人对建筑精益求精。

    B.赞美威尼斯人对美的始终不渝的追求。

    C.赞美威尼斯人在建筑艺术上善于借鉴与创新。

    D.赞美威尼斯人对建筑学的贡献。

  •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半山雾若带然   庙堂之高

    B.越长城之   然则诸侯之地有

    C.至丹以荆卿为计,速祸焉 至唐李渤访其遗踪

    D.,济水东流   听察知贼区处,擒贼,斩以徇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寻找夏绿蒂

    波恩

    夏绿蒂不见了。一夜间,母亲和我都开始紧张起来。

    夏绿蒂是谁?当然不是人了,她是一只巨大的母蜘蛛。每当路过厨房,一抬头就可以看见她的倩影。她的那张“天网”大得惊人,上面沾着各种小虫子,大都是烦人的蚊子和苍蝇。夏绿蒂胃口好,吃嘛嘛香,而且除了“这里最大的蜘蛛”这点值得骄傲外,她也深知“竭泽而渔不如退而结网”的道理,每天都安安心心纺线织网。白天在房檐下小憩,等暮色四合空气微凉,便灵巧地晃动着肥胖的身躯爬上爬下四处张罗,吐丝结网忙活一整个晚上。

    如果没算错,夏绿蒂应该是在我家生活最久的一只小动物了,虽然记不清她到底何时搬来的,但每年夏天都能见到她。她总是安静待在厨房屋檐那一亩三分地上,哪里也不去。等到夏天结束,她就准时自动消失,等到来年天气转暖,她就又会准时出现。

    时间久了,母亲和我都对她产生了感情,甚至把她当成了自家成员。当初母亲想要给她起一个动听的名字,比如“睿琴”,寓意聪明又美丽。直到我把电影《夏绿蒂的网》放 给母亲看,她才觉得“夏绿蒂”这个名字更好,因为她被那只诚实守信“舍己为猪”的蜘蛛给感动了。估计夏绿蒂也喜欢这个洋气的名字吧。 自从夏绿蒂失踪后,家里顿时疑云笼罩。

    夏绿蒂的行踪一直是很固定的,按她的作息习惯,直到国庆节前后才会“休假”,因为那时天已经转冷,秋叶也已经变黄了。可是今年才刚刚立秋她就消失了,足足提前了近两个月。莫非她出了什么事?可她是如此足智多谋,什么大风浪也能化险为夷啊。或者,她嫌家里太热太吵,所以想找个清静凉快地儿?倒是有可能,只是大半个夏天都熬过来了,眼看马上都要凉快了,再等等难道不行嘛?

    我和母亲四处搜寻夏绿蒂的踪影,不放过每个可能的角落,可就是不见她那肥胖的熟悉身影。母亲的心难以平静,每天清晨都要去厨房屋顶上仔细瞅瞅,她一直天真地认为,也许哪天一觉醒来,就又会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了。可一个礼拜过去了,夏绿蒂还是没有回来。

    既然如此,就只好顺其自然了。她肯定不是出了什么意外,只是记性不好忘记了节令,或者累了想早早休息一下,明年还会回来的吧。我和母亲这样相互安慰。

    不过,夏绿蒂也已经老了,按照蜘蛛的年龄,她大概也已经走到了暮年。只是我们不愿意相信,陪伴过我们的一个美丽生命,会忽然从这个世上消失掉。我们渐渐已经习惯有夏绿蒂的夏天,不管她是不是我们的同类。

    无论是夏绿蒂成为我们的家庭成员,还是她在家里突然失踪这件事,母亲并不想让父亲知道。作为一个天生对蜘蛛有偏见的人,父亲可以说是这个家里对夏绿蒂最大的威胁了。幸好,他并没有发现这个秘密。

    秋风渐起,夏天的气氛越来越淡,树叶虽然还是绿色,但边角已经开始泛黄了。大约半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夏绿蒂忽然出现了。她在客厅的两个座椅之间结了一个大网,她就在网中间岿然不动气定神闲,一副不通人情的超脱模样。

    原来夏绿蒂并没有离开这个家,只是挪了一个地儿,或许还经历过一次惊心动魄的旅行。母亲在夏绿蒂面前驻足凝神,嘴里念叨着“真想不到她竟然在这里啊”,因为夏绿蒂是她首先发现的。短暂的兴奋过后,母亲又开始担忧,客厅是父亲的领地,且平常会有外人进出,夏绿蒂在这里难免受惊扰,而且有性命之虞。权衡之后,母亲和我达成了一致:帮助夏绿蒂搬回原来的家。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拿扫帚把夏绿蒂扫进事先准备好的盆子里,然后把她送到了厨房里她常待的那个地方。夏绿蒂很顺从地爬到了厨房的窗棂上,然后一动不动地休息,等待白天渐渐过去。我和母亲都松了一口气,想着她会在晚上织一个又大又漂亮的网,然后继续像从前那样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可是我们错了。夏绿蒂并没有如我们所愿搬回原位,而是又消失了。 夏绿蒂再次失踪的几天里忽然下起了大雨,大路旁出现了一只燕子的尸体,飞翔的蜻蜓开始东倒西歪,衰弱的蚊子仍在垂死挣扎,在人的身上狠狠咬出红红的大包,而我在家门前的树下发现了一只知了,已经死了。也大概就是从那时起,秋风早出晚归,昼夜温差 开始拉大,牵牛花开得更为频繁,树叶一片片翻飞坠落,似乎在宣告秋天的正式来临。

    于是我终于相信,夏天已经走到了尾声。

    随后的日子里,我和母亲并没有放弃寻找夏绿蒂,却始终一无所得,看来她真的去意已决。只是这次,我才恍然发现,夏绿蒂曾经待过的地方有一个蚕茧一样的东西,用层层 叠叠的白丝包裹着。我回想起《夏绿蒂的网》中的场景,那大概是她的孩子吧。

    我把这个茧指给母亲看,她顿时明白了。等到寒冷的季节过去,等到来年春暖花开,这里又会多出很多小夏绿蒂了吧。一想到这些,我们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选自《读者》,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夏绿蒂不见了。一夜间,母亲和我都开始紧张起来。”文章这样开头,既呼应了标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B. 小说细节描写十分生动,“上面粘着各种小虫子”,“灵巧地晃动着肥胖的身躯”,表现了“夏绿蒂”织网捉虫的情景和作者对它的喜爱。

    C. “父亲是天生对蜘蛛有偏见的人,可以说是这个家里对夏绿蒂最大的威胁了”的插叙,暗示了作者未找到“夏绿蒂”时对父亲的怀疑。

    D. 小说语言颇有拟人化色彩,“倩影”、“胃口很好”、“休假”、“气定神闲”,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生动描绘出“夏绿蒂”的可爱特征。

    2请简要分析文中“我和母亲”的心理变化过程。

    3小说的标题“寻找夏绿蒂”有什么内涵与作用?请结合故事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用“_________________”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 8、在空格中填入相应文句。

    (1)严格地说,浔阳并非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女子没有答应男子立即成婚,她说原因不是自己愿误佳期,而是他没有找媒人不合礼仪,然后说“____________”,于此男子暴戾的性情已露端倪。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面对世人的称赞或非难能做到宠辱不惊,是因为他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一句借江水、月色的清冷之景,抒发离别之情;“______________”一句借鸟声描写琵琶声的婉转流利。

  • 10、名句默写。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有能坚持到最后的。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君王按照十思去做,便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5)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而大肆挥霍的暴行。

    (6)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苏洵在《六国论》中总结六国破亡的原因是:“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劝诫统治者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六国论》中作者含蓄表明写作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齐人败绩,曹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断定齐国是真的退败后才下令追击。

    (2)《望海潮》中勾画街巷河桥,居民住宅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本寻常,但却常常能淋湿诗家的心。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会从中感觉到一种人生的无常。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心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人生高峰。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流莺

    唐 · 李商隐

    流莺漂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注)①本诗作于公元849年,诗人在长安暂充京兆府掾属。

    (1)请把首联翻译成现代汉语。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邵山人潜夫传

    陈维崧

    山人名潜,字潜夫,扬之通州人也。生即聪敏异常儿,顾授以经生家言,则恚甚,不肯读。或投诗赋古文辞,则大喜,昼夜疾读不辍。间操笔为之,则大工。山人虽名家子孙,然家实贫,性又不善治生产。妇,里中小家子也,庸奴其夫,日求去。妇既去,山人贫益甚,仅仅拾橡剉荐以自给。性卞急,与人语,稍抵牾,辄谩骂。食物多禁忌,间会食,食器中有非山人所素食者,辍叱去,不顾也。里中儿争匿笑之。

    里儿既多訾謷山人,而山人亦不乐居里中,则跳而客游。居南中,为李本宁先生上客。之梁溪,则邹彦吉先生客之。来吴中,而与王伯谷稚登谈诗一昼夜也。居无何,山人念客游久,郁郁不得志,间一归通州。而属有世变,里门且荡析久,则转徙于皋之委巷中,而是时山人亦已老矣。山人既无妇,老又无子,仅觅一里媪给餔食。室中止数十卷书,门无牡,户无扊扅。或瞰之,则绳缚其耳。县令常馈以金,一夕为小偷胠箧,去立尽。山人怅且恨,与客语,辄诟骂不绝云。

    山人于周秦两汉六朝书,无所不习,尤善《文选》。诗则工五言古诗,精籀篆,善李潮八分书。最攻字学,点画不少。著书数十万言,多为人取去,残失过半。已刻者,《州乘资》《失俪志》《邵山人诗集》,诗则冒观察为锓之粤中。

    观察与范玺卿,于山人里中最相知深也。山人病且死,而给其医药者,观察之子巢民先生。死之日,经纪其后事,则长孺黄先生之力居多。

    或曰:“山人性卞急,善骂。”维崧居东皋七八载,山人每过维崧,辄温语竟日。山人早过,而维崧尚卧未起也,则坐待日暆耳。然则谓山人善骂人,岂然哉!生见国家太平之盛,以一布衣为诸侯上客者,垂六十年,老而茕独以死,悲夫!

    (节选自《陈迦陵文集》卷五,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室中止数十卷书 庋:放置

    B. 则绳缚其耳 枢:门轴

    C. 点画不少舛:不幸

    D. 然哉 信:真实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邵潜从小聪敏异常,但不肯读儒家经典,一生没有通过科举出人头地。

    B. 邵潜家境贫苦,却有名门子弟的习气,不愿意做农事,以致生计艰难。

    C. 邵潜喜欢诗文辞赋,精通《文选》,擅长古诗、书法和字学,著述颇丰。

    D. 作者与邵潜有过交往,他认为同乡人关于邵潜喜欢骂人的传言不可信。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妇,里中小家子也,庸奴其夫,日求去。

    (2)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李将军列传》)

    (3)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管仲列传》)

    4请简要概括邵潜的形象特点。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6年11月30日,第十次“文代会”(文联)、第九次“作代会”(作协)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其中“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振聋发聩。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