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何恤人之言兮 恤:忧虑
B.自矜者不长 矜:自我夸耀
C.实熟则剥,剥则辱 剥:击打
D.大块载我以形 载:给予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忠豪健喜兵 兵:士兵。
B.忠其时为燕使魏 使:出使。
C.谋欲激燕伐赵 激:刺激。指鼓动。
D.必不残赵 残:害。
3、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所当着破,所击者服 ②北邀当国者相见
B.①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②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①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②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D.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②失其所与,不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充分发挥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自主分配学习时间,都是对在线学习者的考验,也直接关系到在线学习的良好效果。
B.全球经济价值链的形成,本质上是由追求效率和利益的市场规则决定的,所以全球经济价值链尽管在疫情后急需改变和重组,但不可能被完全抛弃。
C.不仅国家要把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正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而且要逐步推动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的危机意识教育日常化、制度化。
D.一部分人认为人工智能必将彻底改变世界,未来还会让无数人失去工作;也有部分人认为人工智能只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概念:多数人对此不以为然。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央政府将致力于“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B.抓住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C.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D.为丰富学生的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下学期,学校将开设《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演讲与口才》三门课程。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条绳索
(秘鲁)弗朗西斯科·埃斯卡特
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
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胡安一边看着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
“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有一条绳子从天上垂下来!”胡安喊道。
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
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尽管他都快十岁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
“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胡安试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藏的表情看着自己。“你还得洗洗脸,奶奶讨厌看见你这样浑身上下脏兮兮的。”父亲回答说。
“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胡安哀求道。
但这仍是徒劳,父亲不喜欢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欢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决定再次消失,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的地方跑去。
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悬在那里,并不是绷紧了,只是静静的。胡安看了它一会儿,又向天上望去,寻找一种解释,但是同样一无所获,这时他想到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绳宗,就决定碰碰看,好证明那是真实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幻觉,或是海市蜃楼,就像那些在沙漠里迷路的旅行者所看到的。
胡安重新看了一下绳索,决定走过去。但因为某种原因,他又想起了接着绳索渴死的旅行者,不敢向前走一步。考虑了几秒钟后,他吸了一口气,向前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又一步,又一步,直到剩下不到一米的距离,他仲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了一下绳索。“很软。”他想。
胡安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他用双手抓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绳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搂着绳索纵身一跳就像一个九岁的人猿泰山一样吊在了绳索上。
胡安想起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那个小孩在他家院子里种下了三颗菜豆,最后菜豆长成了一棵巨大的爬蔓植物,一直长到了天上,那孩子顺着它爬上去,在顶端发现了一座城堡,里面满是财宝。但是真的是菜豆吗?菜豆不会长成爬蔓植物呀。真是个奇怪的故事……
胡安学校的作业本上总是写满了老师的评语,说他是个非常不专心的孩子,喜欢在堂上想入非非。现在胡安可给了所有那些老师一个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现了一条悬空的神奇的绳索。“我应该爬上去,我得看看这是什么。”他这样想着,开始攀着绳索向上爬。
胡安爬到了十来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但是也没有勇气松开手,于是就停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小手很疼,胳膊开始颤抖,他决定慢慢地滑到地面上去,然后从家里随便找个人来,让他看看这条绳索。但是他刚准备动一下,就感到绳索开始下降。
他又停下来,想等绳索稳住以后再从容地滑下来,但是突然,砰!绳索猛地往下顿,胡安大叫一声,手抓得死死地,等他睁开眼畸,发现自已还吊在绳索上,但是好像降了一米;又是砰的一声,绳索又一次下滑,但是他还不想松开手,他已经吓得不会动了,突然,从很高的地方传来一声: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绳索开始往他身上落,好像终于从固定它的地方松开了。
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他弓起身子,但是他无法站起来,这样过了一个多小时,绳索还在不停地下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胳膊,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他终于从里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那时下午茶的时间早过去了。
父母不想听胡安解释,他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开始下着细雨;一顿惩罚后,他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看着雨,无法讲述自己的奇遇。第二天他起得很早回到那个地方,但是雨下了一整夜,整个大草原都淹了,家人不让他出门,父母还在为他生气,他那关于悬空的绳索的谎言让他们更加恼火。
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胡安的父母决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无法回到发现绳索的地方了,全家人都监视着他,同时全家人都受够了那场绵绵不绝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那场雨的罪魁祸首……
在绳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个湖;随着时间的流逝,湖带来了植物,植物引来了动物,大草原变成了一个山谷;七十年后,那个被称为“拉坎提亚”的山谷里的湖成了当地河鳟最多的地方。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边和孩子们在湖里游玩,一边与好几个钓鱼愛好者和渔夫一起钓着河鳟。但是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个老人,他看着沁凉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他好一会儿,我禁不住好奇心驱使,上前问他在找什么。
“我的绳索。”他回答道。
【1】下面对这篇小说内容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这是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短篇小说,通过描写胡安顺着绳子向天空攀登的过程展现一个少年充满好奇的童心和执着探索的欲望。
B. 小说中的天空悬绳显然是虚构的,但在胡安的眼里,这条通天的长绳具有无比真实的力量。小说中的绳索极具象征意义。
C. 小说运用了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塑造胡安这个人物。例如:“用掐尖轻轻地碰了一下绳索”,表现了他谨慎胆怯,但克制不住好奇的心理。
D. 小说的结尾,胡安已经成了老人,七十年后还在寻找绳索,与周遭世界格格不入,使读者深刻地感觉到现实扼杀童心的悲凉。
【2】文中插入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3】小说结尾写到七十年后胡安仍在寻找他的绳索,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妙处。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人的感受来侧面衬托蜀道的高险。
(2)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的意思相近。
(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一句和“____________”一句都写了桃花源人请武陵人到家中做客的动作。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来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比喻,抒写了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深沉苦闷。
(3)荀子《劝学》中与当代人终身学习的理念相似的一句是:“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2)饭疏食、饮水,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3)幽赏未已,高谈转清。_______,_________。(《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4)自天子以至于庶人,_________。(《大学》节选)
(5)_________,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老子》)
(6)邻国相望,__________,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2)《观刈麦》中诗人看到农民在酷夏中的劳碌与痛苦后,自责没有功德,“______________”,却拿着俸禄,因而“_______________”,喟叹终日。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作者以雕刻为喻,先从反面入手,批评无恒心者无收获;接着从正面阐明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学习贵在坚持。
(2)《阿房宫赋》文章尾段在总结秦国灭亡的教训之后,以“ 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警戒后人如果不从秦朝的灭亡中吸取教训,仍要重蹈历史覆辙。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在赤壁之战的赫赫战功。
12、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对人生失意和深沉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2)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_____,_____。
(3)孔子感叹时光易逝,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④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韩十四:名不详,十四是指他的排行。②老莱衣:传说春秋时代楚国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欢娱他的双亲。③黄牛峡:长江峡名,在今湖北宜昌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④白马江:在蜀州,当时诗人寓居于此,此诗为诗人在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而作。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苍劲中蕴藏一股郁抑之气,暗扣题目,交代背景,揭示战争把天伦之乐、甚至人间万事都破坏的现实。
B.颌联写自己与朋友的经历,前后形成流水对,用自己的经历引出对方的遭遇,宾主分明,寄寓遥深,一气流贯。
C.颈联虚实结合,实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虚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秋意更深,景象更觉怅然。
D.尾联“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各”字收束全诗,“犹恐”二字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
【2】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先妣事略
[明]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孺人数顰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①。冬月垆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②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注)①若不谋夕:好像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指好像形势危急,难以预料。②吴家桥:作者外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B.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C.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D.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妣,文中指已经去世的母亲。也可以称为先母、先慈。“先妣”也有先祖之母的意思。
B.孺人,古时称大夫的妻子,明清时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也用于对妇人的尊称。
C.从兄,即跟着兄弟,古时的一种说法。指跟着那些年纪比自己大的人。
D.归,这里指女子出嫁。和《项脊轩志》中的“后五年,吾妻来归”的“归”意思一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母因多子而受苦。归有光的母亲十六岁出嫁,而后连着生了七个孩子,后因不想再生孩子,用了女佣的偏方,结果失声变哑,不能说话。
B.有光、淑静最肖其母。归有光和大姐淑静长得最像母亲,所以母亲去世后找画师画像,家人把他们两个带出来,让画师照着他俩画。
C.归母为人亲切、和蔼。归有光的母亲对待仆人都很好,从来不会打骂仆人,而且娘家送来好吃好喝的,人人都可以分到。
D.归母为子女订下婚嫁。虽然归有光的母亲早早去世了,但大女儿和大儿子的嫁娶都是她生前订下的。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
(2)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
【5】归母为人俭朴,这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1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近年来,“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其实,这个词条跟佛教没有直接关系,它是指在社会中存在的一部分秉持“不争不抢,不求输赢,怎么都行,看淡一切”生活哲学的青年。如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多走两步也行;饿了,有啥吃啥,凑合也行;干活,说我好也行,说不好也行……
“佛系青年”的生活哲学,在网络上引起了较大的争议,支持者众多,反对者也不少。
针对“佛系青年”的生活哲学,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 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