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广西贺州2025届高三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作为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城市,当时的布拉格孕育了一批杰出的犹太知识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卡夫卡曾经说过:“我不是对文学感兴趣,而是我本身就是由文学构成的,我不是别的什么,也不可能是别的什么。”

    ①在这些人当中,卡夫卡毫无疑问是对20世纪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世界级作家

    ②当然,类似先例在各国的文化史上不胜枚举,原因也大同小异

    ③然而他在世时基本默默无闻

    ④难以被当时的社会理解和接受等

    ⑤这些人有很多共同特点:都出生于富裕的商人家庭,都在德语文化中长大,遵父命在大学里学习法学等显学,却不愿子承父业,而是希望成为无法养家糊口的作家

    ⑥但是,在我看来,卡夫卡之所以死后才享誉世界,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文学创作

    A.③①④②⑤⑥

    B.③①⑤⑥②④

    C.⑤①③②④⑥

    D.⑤①③⑥④②

  •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黄道带分为十二次,各有定名,每次以二三个星宿为星官, 分别配属于各诸侯国,称为分野。秦是井宿的分野,蜀是参宿的分野;由秦入蜀,故称 “扪参历井”。

    B. 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城城东十里的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据蜀,自号白帝,曾在白帝山筑城,名白帝城。

    C.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D. 青衫,黑色单衣,多为低阶的官服或卑贱者的衣服,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也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官职低。

  • 3、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B. 欲流之远者

    C. 臣请完璧归赵 D. 臣活之

  • 4、《祝福》中“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一句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整句话的意思是:(祝福的时候)天地间的众神享用了祭祀的酒肉和香火。

    B.歆:这里指神享用祭品。

    C.牲:原指祭祀用的牛、羊、鹿三牲,后来也泛指祭祀用的肉类。

    D.香烟:燃着的香所生的烟。

  • 5、对《窦娥冤》中的四个典故,分析不当的是(   )

    A.“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两个典故都与“血”有关,紧承第一桩誓愿而用。苌弘、望帝都是无罪被冤被杀的人,作者借此表现窦娥至死不屈的坚强性格。

    B.“六月飞霜”“东海孝妇”两个典故都是说人间奇冤感天动地,配合窦娥的三两桩誓愿而用,说明窦娥蒙受了冲天冤情,同时驳斥了监斩官的话。

    C.前两个典故写人间怨恨,后两个典故写天地震怒:一个当时应验,一个后来应验。四个典故,内容层层递进,意义由轻而重。

    D.四个典故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而且表现了窦娥的性格。同时紧紧扣住了“‘感天’‘动地’窦娥冤”这个题目的意思。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

    [智利]奥莱加里奥·拉索·巴埃萨

    一个小老头下巴蓄着又白又长的胡须,上唇的小胡子被尼古丁熏成了红色。

    他披着一件大红斗篷,脚蹬高跟皮鞋,头戴一顶龙舌兰编的草帽,胳膊上挎着一个小篮子,来到兵营的门口,走过去,倒回来,走过去,倒回来,反反复复,显得十分胆怯。他想向哨兵打听什么,但哨兵没等他开口就高声喊道:“警卫班长!”

    一个班长从门后跳了出来,仿佛是埋伏在那儿的。他仰起头用询问的目光打量着他,老头儿说:“我儿子在吗?”班长笑了起来。

    “他叫曼努埃尔……叫曼努埃尔·萨巴塔,先生。”

    “我不知道哪个士兵叫这个名字。”

    乡下人骄傲地直起身子讥讽地笑了:“可是,我儿子不是士兵,他是军官,是正儿八经的军官……”

    警卫团的号手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凑过来低声告诉班长:“是新来的,刚从学校来的……”

    班长看他是个穷人,没敢请他去军官俱乐部,而是叫他去了警卫团。

    老头儿坐在一条木凳上,把篮子放在伸手可及的身边。士兵们一下子围拢来,他们以好奇的目光看着那个农民,对那个篮子很感兴趣。篮子不大,用一片口袋布盖着。那帆布下面先是听到啄食声,接着便有一只红冠老母鸡露出头来,由于闷热,它的嘴张开着,不停地喘着气。

    看到那老母鸡,士兵们一边鼓掌一边像孩子似的高声叫道:“炖鸡吃!炖鸡吃!”

    农夫急切地想见到自己的儿子,面对那么多持枪的士兵又十分紧张,不禁傻乎乎地笑起来,思想也乱了:“哈,哈,……,……炖鸡吃,炖了给我儿子吃。”

    说罢,老人却是一阵心酸,脸上立刻蒙上了一层阴影,接着又说道:“我都五年没见他了!他不愿意回村里……”

    一个卫兵去叫中尉。中尉正在驯马场上跟一伙军官在一起。他个子矮小,长得黑不溜秋,躯干粗得像个木桶,面容俗气。卫兵打了个立正,两脚并拢时靴子底掀起一股尘土,报告道:“有人找您……我的中尉。”

    不知怎么回事,中尉的脑海里一下就闪现出了他老父亲那干瘪矮小的身影。他仰起头,为了让他的同事们听到,以鄙夷不屑的语调大声说道:“在这个镇子上,我谁都不认识……”

    卫兵又主动解释说:“是个满脸皱纹的小老头,披着斗篷……他从很远的地方来,提着一个篮子……”

    虚荣心顿时把中尉闹了个大红脸,他把手举到帽檐上说:“行啦……您走吧!”军官们的脸上露出诡异的神色,他们不约而同地朝萨巴塔扫了一眼。那么多道询问的目光令中尉实在难以承受,他垂下头,咳嗽了一声,点上一支香烟,开始用刀鞘包头在地上胡乱划起来。

    过了五分钟,又来了一个卫兵:“有人找您,我的中尉!是一个乡下老头……他说他是您父亲……”

    中尉没有纠正卫兵的话,他把香烟扔到地上,怒冲冲地一脚踩灭,喊道:“滚吧!我就来。”

    为了不做任何解释,中尉一头钻进了马厩。老人坚持要见儿子,卫兵班长每五分钟向上司报告一次,上司军官被弄得烦了,就去找萨巴塔。

    与此同时,那个变得像孩童似的可怜的老父亲越来越心神不宁。他竖起耳朵听动静,只要听到一点儿声响他就伸长脖子往外看。听到脚步声,他就激动得浑身发抖,以为是自己的儿子来拥抱他,来给他讲述他的新生活,让他看他的武器、马具和马匹来了。

    警卫团军官佯装检查马厩找到了萨巴塔。他开门见山、干巴巴地对他说:“有人找您……说是您的父亲。”

    萨巴塔移开目光,没有回答。

    “他在警卫团……一定要见到您才走。”萨巴塔狠狠地往地上跺了一脚,恼怒地咬了咬嘴唇去了那儿。

    他一进警卫团,有个士兵就喊道:“立——正!”听到喊声,士兵们立刻如弹簧一般霍地站了起来,团部里响起一阵大刀声、脚步移动声和鞋跟撞击声。

    士兵们对儿子的尊敬弄得老头儿晕头转向,他忘掉了篮子,也忘掉了老母鸡,张开胳膊向儿子迎过去。他那像老树皮一般的面庞上绽出了欢欣的笑容,兴奋得浑身颤抖着高音叫道:“我亲爱的曼努埃尔!我的小曼努埃尔……”

    中尉只冷冷地向他打了招呼。

    农夫的双臂落了下来,脸上的肌肉抖动不止。

    中尉偷偷地把他拉出军营,到了街上,悄悄地对他说:“你都干了些什么呀……干嘛到这来看我……我有军务在身……不能出法。”说罢,转身走进了军营。

    乡下老汉又回到警卫团,浑身哆哆嗦嗦,茫然不知所措。他狠狠心把鸡从篮子里掏出来给了警卫班长。

    “给你们吧,就你们吃。”

    他向士兵们告了别,失望之下,拖着沉重的步子慢慢离开了。走到门口时,他又转过身来两眼含泪地补充了一句:“我儿子特别喜欢吃鸡脯,你们给他一块……”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背景设置在兵营,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塑造了警卫班长、哨兵、号手等军人形象,这些人物虽着墨不多,但都性格鲜明,栩栩如生。

    B.儿子一再拒绝与父亲见面,直到军官来找他时,才迫不得已去警卫团,这是因为他虚荣心作祟,不想让同僚知道他的出身,以免影响前途。

    C.发生在父子之间的故事令人感慨,其中蕴含着作者对人性的反思和对亲情伦理的忧虑,中国读者也能从中得到启示,这是小说的价值所在。

    D.小说地域特征鲜明,尤其是父亲外貌的描写和人物之间的对话,不但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也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南美的风俗人情画。

    2小说主人公父亲这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父亲,但有较大篇幅是在写儿子,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海潮》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霖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

    (4)蔺相如门客请辞时谈及离开亲友来侍奉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定风波》词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__________,微冷,______。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南轩竹

    曾巩

    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

    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

    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注]色转明。

    [注]琅玕:翠竹的美称。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抓住南轩竹的特征,融物与情为一体,使这首咏物诗清新隽永,意韵丰富。

    B.颔联表面写风写雨,实则写竹,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描绘南轩竹形象。

    C.颈联形象地描绘竹笋破土而出、竹影斑驳投在粉墙之上的摇曳姿态,意趣盎然。

    D.尾联既实写了眼前的南轩竹,又虚写回忆、想象中的竹子,虚实相生,韵味悠长。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在这首诗中也描绘了竹子的形象。请分析两首诗中竹子形象的异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尝缀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賽,立功异域,以取封候,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战于蒲类海,多斩虏首而还。固以为能,遗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城。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鄂善收吾属送向奴骸骨长为财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超乃顺风纵火,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操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超在西域三十一岁。十四年八月至洛阳,为射声校尉。其年九月,卒,年七十一。朝廷悯惜焉,使者吊祭,赠赗甚厚。子雄

    (节选自《后汉书·班超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卿曹与我俱在/绝城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

    B.卿曹与我俱在绝城/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

    C.卿曹与我俱在/绝城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

    D.卿曹与我俱在绝城/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笔砚,亦作“笔研”,笔和砚台,泛指文具。文中是指文墨书写之事。

    B.奉车都尉,官职名,汉武帝元鼎二年开始设置,职责是掌管皇帝车马。

    C.拜,授予官职。古代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除、授、迁、召、擢等等。

    D.嗣,本义是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文中指班超儿子继承父亲的爵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超孝顺勤劳。班超孝顺父母,在家中辛勤劳作,至洛阳后,因为家里贫穷,常常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供养家人。

    B.班超胸有大志。他不满足于辛苦而又碌碌无为的生活,一心只想投笔从戎,立志要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在异城立功。

    C.班超善用计谋。到西城后,班超察觉鄯善王前倨后恭,便用计迫使服侍汉使的人招出匈奴派使者来到鄯善的实情。

    D.班超果敢决断。跟随窦固出击匈奴,立下大功;发现鄯善王因匈奴使者到来而迟疑不决,果断决定消灭匈奴使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2)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子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4月,中宣部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的称号。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以“致敬时代楷模”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分析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