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浙江衢州2025届高二历史上册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中国自古有“为富不仁”的说法,但宋代商人逐渐成为社会救济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商人“富而能仁”、“富而好仁”。苏辙在奏疏巾曾言:“坊郭人户虽号兼并,然而缓急之际,郡县所赖,饥馑之岁,将劝之分以助民,盗贼之岁,将借其力以捍敌。”这主要是由于(     

    A.社会动荡不安

    B.土地兼并严重

    C.理学思想影响

    D.商品经济繁荣

  • 2、下表是清嘉道年间部分地主阶级士大夫的言论。据此可知,这些思想(     

    言论

    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

    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

    欲吾中国童叟,皆习见习闻,知彼虚实,然后徐筹制夷之策;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免胥沦于鬼域

    A.反映了鸦片战前的严峻形势

    B.警示了列强对我领土的觊觎

    C.反映出关注现实的经世情怀

    D.唤醒了广大民众的民族意识

  • 3、如果把“大运河的开凿”“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主题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 4、原始社会时,有食即餐,无食挨饿,无所谓一天多少餐;到夏、商时,实行比较规范的两餐制;春秋时期,逐步向三餐制过渡。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生产的发展

    B.礼制的规训劝导

    C.养生思想的流行

    D.小农经济的形成

  • 5、“南倭北虏”,即东南沿海倭寇侵扰和北部边境蒙古骑兵袭扰,是长期困扰明朝廷、危及大明江山社稷的两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明朝政府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修长城防御蒙古骑兵南下       ②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③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       ④派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6、和宋代的路相比,元代行省的管辖范围非常之大,权力也相应增大。行省作为中央机构的派出机构,“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据此可知,行省制(     

    A.导致了宰相权力的过度膨胀

    B.壮大了地方分裂割据势力

    C.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求

    D.解决了中央政令不畅问题

  • 7、北宋初年,四川用铁钱,体重值小,1000个大钱重25斤,买1匹绢需要90斤到上百斤的铁钱,流通很不方便。当时采取的解决办法是(     

    A.印制交子

    B.增加铜币

    C.发行银元

    D.官铸货币

  • 8、秦国商鞅变法规定:“改帝王之治,除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

    A.从法律上确定土地私有制

    B.禁止自由买卖土地

    C.承认了井田制的合法性

    D.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 9、宋代青苗法推行后,有大臣指出:“青苗之法,内有大臣力主,事在必行;外有专差之官,唯以散钱数多为职办。州县官吏往往变抑勒而为情愿者,盖事势不得不惧,而人情不得不从。”王安石则对“抑配”之事不以为意,认为“无问其欲否,慨与之也”。由此可推知,青苗法的推行(     

    A.增强了政府对社会经济的有效控制

    B.加剧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

    C.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偏差

    D.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 10、唐代商人的通婚阶层主要有艺妓、商人、手工业者、农民,而宋代商人不仅可以联姻于士人、高官、有的商人之女还可以入宫为皇妃,乃至正位中宫。这表明宋朝(     

    A.门第观念日益淡化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社会阶层流动增强

    D.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 11、下图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结构图,图中三处空格处从左到右依次应填(       

    A.皇帝制度地方官制中央官制

    B.地方官制中央官制皇帝制度

    C.中央官制皇帝制度地方官制

    D.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官制

  • 1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可知郡县制的特点是(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被后世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C.促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D.地方权力加强,郡县独立性强

  • 13、王韬在近代最早提出在中国废除封建专制,建立“与众民共政事,并治天下”的“君民共主之国”。该主张(     

    A.有利于思想启蒙

    B.促进了民主共和

    C.废除了封建专制

    D.开启了维新运动

  • 14、如图为东汉至西晋时期,今浙江、福建两省设县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个)。这一变化反映了(     

    A.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B.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

    C.北民南迁促进了南方开发

    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严密

  • 15、康熙帝声言:“朕披览史册,于前代帝王每加留意,书生辈但知讥评往事,前代帝王虽无过失,亦必刻意指摘,论列短长,全无公是公非。”而清朝皇帝一贯的理念是褒扬君主.压抑臣下。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意在(       

    A.维护历史的客观性

    B.构建专制的历史观

    C.掀起严厉的文字狱

    D.整肃朝纲打压群臣

  • 16、抗战胜利后,中共认识到解决解放区土地问题是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是一切工作的基本环节。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坚决拥护群众在反奸、清算、减租、减息、退租、退息等斗争中,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这一指示有利于(       

    A.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B.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延续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

    D.推动国内主要矛盾的转移

  • 17、成书于13世纪的日本小说《平家物语》中记载,在一次源平合战时,一个叫奥州佐藤三郎兵卫嗣信之人,于赞岐国屋岛之海滨,为保主公性命而死。坚不可摧的关系得到极高的评价,为保护主人而英勇战死的佐藤,更成为世人所称颂的对象。材料可以用于研究(       

    A.幕府统治的经济基础

    B.日本文学的写作特色

    C.日本古代的战争水平

    D.武士阶层的权力关系

  • 18、下图是唐宋两朝节妇烈女对照柱状图。它突出(     

    A.节妇烈女数量大量增加

    B.程朱理学的发展和传播

    C.唐朝比宋朝更开放包容

    D.男尊女卑夫为妻纲观念

  • 19、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即便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有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活动。”“时代发展潮流”表现在(     

    A.确立了政治民主化方向

    B.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

    C.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度

  • 20、1954年8月,法国公共舆论研究院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43%的民众认为法国政府应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比1950年2月的调查提高了15个百分点。这一结果的出现得益于(       

    A.冷战之下法国和美国对抗的加剧

    B.经济复苏提升了法国的经济实力

    C.中国的外交表现赢得了国际认可

    D.求同存异方针在法国进一步传播

  • 21、清末御史张瑞荫在奏折中说:“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不过遇事请旨耳,视前明之内阁票拟何异?”这反映了清朝

    A.皇权专制空前强化

    B.中央政府机构重叠

    C.中枢权力机构扩大化

    D.行政效率大大提高

  • 22、1953年,毛泽东带领宪法起草小组着手宪法起草工作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宪政建设经验,确定了人民民主原则还遵循社会主义原则,以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其中“宪政建设经验”是指(       

    A.《共同纲领》的实施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23、明朝永乐时期内阁“仅以文字翰墨为勋绩”,阁臣品秩不过五品。仁宣时期,阁臣加官至三孤,秩从一品,官阶超过了六卿;以后凡入阁者均相继晋各部尚书,嘉靖年间张璁“居内阁,则排六卿而成相之尊”。这表明内阁(       

    A.政治地位提升

    B.成为法定机构

    C.具有决策权力

    D.有效制约皇权

  • 24、如图是抗战时期某场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A.打破了日军不败的神话

    B.是局部抗战时期战斗最激烈战役

    C.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D.是抗战正面战场规模最大的战役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 》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则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 26、沙俄:17世纪中叶,_______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_______前期,清军围攻侵占_______的俄军,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_______年,两国签订《______________》,从法律上确定______________流域包括_______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 27、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国签署《________》,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28、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

    (1)经济建设:在根据地实行________政策,并开展________运动。

    (2)政权建设:在陕甘宁边区实行精兵简政,以________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

  • 29、表现

    (1)小说

    ①元末明初:________和罗贯中各自创作《水浒传》和《________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________体的写作体裁。

    ②明朝中期:________的《西游记》和清朝中期吴敬梓的《________》分别是神话小说和讽刺小说的杰作。

    ③清朝中期:________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________主义文学的高峰。

    (2)戏曲

    ①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________,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和清朝________等。

    ②舞台演出:昆曲长期流行;清朝________年间,形成________,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 30、________称帝失败,不久死去,北洋军阀中再也找不出一个能统御整个北洋派的人

  • 31、唐朝加强皇权的中央官制是___________

  • 32、外交方针: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实行________外交方针

  • 33、租佃关系发展

    (1)宋以前,社会上长期存在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视的________阶层,至宋朝数量显著减少。

    (2)宋以前,家内服役大都用世袭奴婢承担,宋朝更多地来自雇佣。

    (3)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________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

  • 34、武汉会战1938年6月中旬,武汉会战开始。________月下旬武汉会战结束,这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武汉沦陷。与此同时,南部重镇广州也被日军占领。1938年10月,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________阶段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玉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史记》

    材料二:

    材料三: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中国古代史资料库

    材料四:(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己。……成祖即位,特简解络、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明史》卷72《职官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时期已经建立了哪些具体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隋唐的什么制度?与秦朝相比,隋唐的相权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回答,明太祖废除丞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回答,废丞相后,明朝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4)结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的关系是怎样的发展趋势?

     

  • 36、中共三大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通过什么样的决议?

  • 37、思考点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38、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内容?意义?(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组织上)

  • 39、在近代,英、法、美制定了哪些宪法或宪法性质的文件?从而确立各自怎样的政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