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1年1月,北京大学先进学生组织在北京郊区长辛店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学校章程规定,学校是专为“劳动者”及“劳动者的子弟”增进知识而设,“不论年龄大小和识字与否,都可入学”,“概不收学费”。这( )
A.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说明工人开始具有学习意识
C.体现出新文化运动的转型
D.表明救亡理念得到群众认可
2、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孔子主张“仁”,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为政以德”。两者思想都
A.主张无为而治
B.倡导战胜自然
C.蕴含和谐理念
D.提出仁者爱人
3、以下关于中国古代赋税的史实和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 史实 | 推论 |
A | 汉武帝推行“初算商车”(商贾拥有车船者须缴纳车船税)和“初算缗钱”(对商贾积存的现钱课税)。 | 有利于汉朝工商业的发展 |
B | 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 | 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
C | 唐两税法规定“资产少者其税少,资产多者其税多”;地税则按亩征粟,土地多的纳粟多,土地少的纳粟少。 | 抑制了唐朝的土地兼并 |
D | 宋高宗上谕曰:“市舶(海外贸易)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 | 带来了宋朝农业的发展 |
A.A
B.B
C.C
D.D
4、婆罗门曲为天竺佛教舞曲,后从西域、中亚诸国传入唐朝,经凉州(甘肃武威)都督杨敬述改制、加工,传入长安后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更名“霓裳羽衣舞”,风靡一时。这反映了当时( )
A.对外交流助推文化趋同
B.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
C.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
D.丝绸之路造就盛唐气象
5、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宣布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由此可知,辛亥革命( )
A.有利于社会生活的除旧布新
B.彻底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D.推动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6、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行省间犬牙交错的局面,从而使行省长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有利于( )
A.消除藩镇割据
B.强化地方权力
C.促进民族交融
D.加强中央集权
7、鸦片战争前,清政府把西方人当做琉球人或高丽人看待。1844年,清朝设置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领,负责外交事务。1861年,清政府建立专掌外交的中央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由恭亲王奕䜣亲自主持。这反映了( )
A.传统的宗藩外交彻底瓦解
B.清朝外交体制逐渐近代化
C.中国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
D.清政府努力维护国家主权
8、辛亥革命前,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不超过60万人,到五四运动前,已超过200万人。他们大多数集中在上海、武汉等工业城市及矿区,且集中在铁路、矿山、航运、造船、纺织、面粉等企业。材料中产业工人的发展状况表明( )
A.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B.民主革命新力量在不断壮大
C.北洋政府统治岌岌可危
D.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
9、《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
A.恩泽诸侯贵族
B.增加国家税收
C.实现民族交融
D.削弱王国势力
10、如图是华君武创作于1948年的漫画《囊中物》,反映了解放战争期间的一场战役。画中敌军被分割包围,成为东北人民解放军和华北人民解放军的囊中之物。结合图片信息判断,这场战役( )
A.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D.消灭了南线国民党军队的精锐主力
11、《马关条约》:“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种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远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由此可知(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动摇自然经济主导地位
D.民族工业处于崩溃的边缘
12、唐代对女性而言是一个相对宽容的时代。她们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女子结社的活动。唐代女子可以女扮男装,可以骑马驰骋,甚至参与到政治和军事领域。这反映了( )
A.社会主流思想发生改变
B.男女社会等级地位平等
C.唐朝社会风气包容开放
D.女子参政得到广泛认可
13、“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三字经》中这段内容所指的是( )
A.从部落到国家形成时期
B.西周“共和行政”时期
C.西汉王朝文景之治时期
D.唐朝的贞观至开元时期
14、毛泽东曾在某文中写道:“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该内容出自( )
A.《井冈山的斗争》
B.《论持久战》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15、陶寺遗址发现的城址规模宏大,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居住区,各区域有明确的职能分工,功能齐备。墓葬有大、中、小型,随葬品多寡不等,有大型石磐以及玉、石制作的礼器,也有的墓一无所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社会分工十分鲜明
B.早期国家不断发展
C.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D.阶级阶层分化明显
16、有学者指出,秦统一以前,“中国”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并无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直到秦统一、“中国”二字才有具体的表现,代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据此可知,秦的统一( )
A.巩固了大一统的体制
B.促进了疆域的不断扩展
C.避免了分裂割据现象
D.有利于国家认同的构建
17、下文是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某一文化遗存的描述。存在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出土了精美的玉器)。该文化遗存是( )
A.河姆渡文化
B.红山文化
C.良渚文化
D.陶寺文化
18、新华社评论某历史事件:“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通过绝非偶然,这是世界进步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 一大批亚非国家敢于仗义执言,不畏强权,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这股正气就是世界走向进步的反映。”新华社评论的事件使中国( )
A.成为世界进步力量的代表
B.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会
C.外交政策开始走向了成熟
D.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被誉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由《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等十个曲目组成的大型音乐作品是( )
A.《梁祝》
B.《黄河大合唱》
C.《长征组歌》
D.《红旗颂》
20、《史记》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2021年,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墓葬遗址新出土了刻有“太保(召公)墉(筑城)燕”的青铜卣。由此可知( )
①铭文印证了《史记》记载 ②青铜卣铭文实证北京建城历史
③燕国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 ④召公通过修建城墙对抗商纣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这体现了当时( )
A.儒学思想主导地位动摇
B.玄学思想逐渐成为统治思想
C.佛道思想成为主导思想
D.不同思想文化之间交流互融
22、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明确载入宪法;1984年,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17年,中共十九大把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这反映了我国(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B.民族平等观念不断加强
C.健全和完善民主法制建设
D.民族政策得到有效保障
23、1938年春天,为了阻止日军在徐州会合的战略目标,中国军队在山东省南部的某座古城投入近30万兵力与日军苦战。虽然我军损失惨重,但是这场战役寸土未失,重创日军主力,它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一场空前大胜,极大地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和士气。由此可以推知,这场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徐州会战
24、下图是1950年的一幅宣传漫画。漫画所示( )
A.迎合了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
B.反映了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一
C.加快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25、土地改革
(1)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________之下。
(2)________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
(3)到________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________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
(4)农民从封建________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________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________扫除了障碍。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49%。
26、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统一战线内部争夺________的斗争加剧,特别是1925年3月________逝世后,国民党右派篡夺领导权的活动日益猖獗
27、8月中旬,________失陷,慈禧太后和________皇帝仓皇出逃,后到西安。逃亡途中,慈禧太后发布________义和团的谕旨,并指定庆亲王奕励与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与列强议和
28、背景(1)北宋________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2)宋仁宗时,________发起庆历新政
①宗旨:整顿官僚机构。 ②结果:明显触犯了________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失败。
29、科技成就
(1)________:代表作是《________》,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
(2)________: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________》,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3)元朝农学家________编撰《________》,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四、少数民族文字
30、近代思想与社会的变迁
根据提示,完成“15-20世纪的世界历史演变”时间轴
31、洋务运动内容:为自强办了________,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为求富,办了官督商办的________如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新办新式学校;建立新式海军
32、6月3日和4日,北京大批学生被捕,消息传到________。6月5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________罢工和________罢市,这标志着中国________登上政治舞台,也推动着这场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3、洛川会议:1937年8月下旬,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________的形成
34、必要性: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________来反抗国民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35、材料
(1)图一体现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图一相比,图二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三中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综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36、南昌起义的时间、意义?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阳铁厂的建成,耸动中外视听。然而,由于专制官办体制的腐败无能,铁厂从投产之始便财经亏损。汉阳铁厂又与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形成系列,一度颇有生机,……然而,公司除第一次世界大战间始见盈余外,财政常陷困境,外债沉重,终为日本势力侵入,无法摆脱半殖民地中国的全社会性悲剧。抗日战争初期,汉阳铁厂部分冶炼设备西迁重庆,所余被日军侵占,昔时傲视东亚的雄厂仅留下残垣断壁
———《张之洞与汉阳铁厂》
材料二:为了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我们必须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的时间内,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使重工业生产在整个工业生产中占显著的优势。对于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基本建设方针政策不能有任何的忽视。要求各项建设事业不分轻重缓急地齐头并进的倾向,是错误的。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材料三:1958年5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建议把1958年钢产量提高到850万吨。6月,冶金部根据各大区的钢铁规划提出了钢铁“跃进”计划并报告了中央,提出1959年全国钢产量可以超过3000万吨,1962年可以达到8000万吨,甚至9000万吨。最后毛泽东下了决心,提出1958年钢产量要在1957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材料四武汉是中国少有的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邮政、电信于一体的重要交通通信枢纽。1998年武汉全市进出口总额18亿美元,比1985年增长20倍,平均每年增长26.8%,到2005年底,武钢累计产钢1.63亿吨,累计实现利税744亿元,其中上缴国家525.18亿元,是国家对武钢投资64.2亿元的8.18倍。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谈谈汉阳铁厂近代衰落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采取怎样工业化途径?并分析采取这种工业化途径的原因?
(3)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党和政府在经济工作中指导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对经济建设产生了哪些影响?
38、(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嘉靖癸卯进士阎绳芳《镇河楼记》中记载:山西祁县东南诸山,明正德(1506-1521)前“树木丛茂,民寡薪采,山之诸泉,汇而盘沱水……虽六七月大雨时行,为木石户斤蕴,放流故道。……成浚支渠,溉田数千顷。祁以此丰富。嘉靖(1522-1566)初元,民风渐侈,竞为居室,南山之木采无虚岁,而土人且利,山之濯濯,垦以为田”,以致“天若暴雨,水为所碍,朝落于南山,而夕即达于平壤,延涨冲决,流无定所,屡徙于贾令(镇)南北,坏民田者不知其几千顷,淹庐舍者不知其几百区。沿河诸乡甚苦之。是以有秋者常少,而祁人之丰富减于前之什七矣”。
材料二 “雾都”“阴霾”等词,在19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大文豪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的开篇, “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1954年,伦敦市出台《伦敦城法案》,控制烟雾排放;1968年修正《清洁空气法》;1974年出台《空气污染控制法》,规定了工业燃料里的含硫上限。……另外,伦敦市中心还设立了污染检测点,警察有权对未通过测试的车主实施罚款。与此同时,英国政府还推出举措清洁泰晤士河,慢慢地,困扰伦敦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污染恶名得以解除。
——以上材料摘编自《伦敦治理“雾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嘉靖前后祁县地区自然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雾霾的主要原因,并概括英国治理雾霾的主要手段。
39、列举中国古代著名医药学家(至少4位),选择其中2位简述他们的主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