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贵州安顺2025届高一历史上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表1是 20世纪50年代《苏联供应成套设备建设项目中苏协议书》的主要内容。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A.只接受苏联的工业设备援助

    B.完全照搬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C.工业化建设服务于国家安全

    D.基本上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 2、近代以来,面对中国社会的沉沦,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改变贫弱的祖国前仆后继,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20世纪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属于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指使中国(     

    A.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B.建立了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

    C.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阶段

    D.人民经受了民主共和的洗礼

  • 3、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对中国革命产生重大影响的会议。下表会议内容出自中共(       

    内容1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内容2

    确定实行土地改革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内容3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A.八七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 4、牌符象征着权力,下图为元代拾二号夜巡铜牌,俗称六体夜巡牌。牌上正反面书写汉文、乌金体藏文、蒙古文、八思巴文、波斯文、梵文,其中正面居中的“元”字最大。该铜牌(       

    六体文夜巡牌正面     背面

    A.应为成吉思汗元年纪念铸造

    B.印证元朝权力通达各个行省

    C.折射出中国民族大交融盛景

    D.是元朝已经统一中国的证据

  • 5、古人认为雀能在天空中飞翔,所以最接近天神,为了能与天神相通就以雀为形铸爵进行祭祀,此后持不同材质的爵在祭祀中的敬酒顺序和站立位置等规矩,使人们逐渐形成了对爵位的身份等序观念,进而发展成等级制度。材料反映了(       

    A.原始宗教祭祀的形成

    B.早期政治制度的演进

    C.君权神授思想的发展

    D.礼乐制度的广泛运用

  • 6、2023年12月3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曾有学者认为,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影响不大,然而近年来大量的发现说明并非如此。尤其是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材料意在说明良渚遗址(     

    A.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B.是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国家

    C.是旧石器时代人类早期文化遗址

    D.已经形成完备的礼乐制度

  • 7、据不完全统计,1901—1911年留日学生出版的以反帝救亡为出发点的革命报刊有六七十种之多。随着留日学生大量归国,他们的影响以燎原之势,迅速遍及全国各地。材料可用于说明(     

    A.清朝末期舆论环境较为宽松

    B.民族危机推动革命思想传播

    C.日本帮助清政府走向近代化

    D.留日学生是辛亥革命的主力

  • 8、1935年10月,陈云介绍某次会议“建立了坚强的领导班子来取代了过去的领导人,党对军队的领导加强了。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该会议的召开地点是(       

    A.嘉兴

    B.汉口

    C.遵义

    D.延安

  • 9、清廷发布宣战诏书后,盛宣怀等人向各国上海领事建议:上海租界归各国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随后刘坤一、张之洞还积极联络各省督抚,将上述建议落实到整个东南地区。上述事件反映出(     

    A.湘淮官僚集团的崛起

    B.列强在华势力范围扩大

    C.清廷中央权威的式微

    D.军阀割据局面逐渐形成

  • 10、先秦士人往往以道义为己任,怀揣拯救社会的理想,汉帝国也在具有强烈用世意识的士人群体支持下得以建立大一统帝国。及至魏晋,士人阶层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甚至放纵桀骜,被称为“魏晋风度”。此“风度”反映出魏晋时期(     

    A.儒家思想的彻底异变

    B.动荡黑暗的社会环境

    C.个性解放的时代先声

    D.士族专权的政治现实

  • 11、诞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有这一段歌词如下:“八月桂花遍地开,土地法令贴出来。打倒土豪和劣绅,分田分地又废债,劳苦工农翻身把头抬。”这反映的史实是(     

    A.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B.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C.农民积极参加国民革命运动

    D.陕甘宁边区政府减租减息政策

  • 12、1935年冬,国民政府开始大规模构筑国防工事。1936年,军政部重新拟定兵役法规,设立师团管区掌管征兵事宜。1936年7月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前后,南京国民政府以整编军队为核加快推进备战建设,与此同时,许多重要的铁路和公路建设也在这几年内完工。这些举措

    A.为全国抗战提供了有利条件

    B.体现了国民党誓死抗战的决心

    C.直接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D.得到海外华人华侨的大力支持

  • 13、某同学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看到如图资料。这些资料可用来研究(     

    照片:瓦窑堡会议旧址、进抵平型关的八路军

    表格:百团大战战绩统计、敌后战场战绩统计

    地图:敌后战场军民大反攻形势图

    实物:东北抗日联军反日签名捐款收据、各种版本的《论持久战》

    A.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B.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

    C.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帮助

    D.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贡献

  • 14、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最初确定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改为责任内阁制,突出议会的作用。这一调整表明(     

    A.革命党试图用法律来防止专制独裁

    B.约法有效维护了民主共和体制

    C.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D.议会取代总统成为权力的中心

  • 15、据统计,1851—1861年间,全国乡试停科率达36.5%。1861年,清廷举行辛酉科乡试,全国共16乡闱,停考者竟达12乡闱,只有顺天、山西、陕西和广东4乡闱如期举行。材料说明(     

    A.鸦片战争改变了读书人的价值观

    B.太平天国冲击了清朝的统治秩序

    C.洋务运动引起了权力结构的变化

    D.清末新政推动了选官制度的革新

  • 16、清初沿袭明朝旧制,置内阁大学士“赞理机务,表率百僚”,一度使内阁起到了中枢机构的作用。但自“雍正以后,承旨寄信有军机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一变化旨在(     

    A.强化君主专制

    B.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C.完善中央机构

    D.健全官员管理体系

  • 17、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宣扬秦代替周是水德代替火德,并采用一整套相应的制度,如水德色尚黑,秦统一后,衣服、旗帜等“皆上黑”,与水德相应的数字是六,所以“符、法冠皆六寸”。还特意把黄河改名为“德水”,以炫耀自己的正统性。秦始皇的这一举动是受到战国时期某一学派的影响而进行,这一学派和它的创始人是(     

    A.荀子 儒家

    B.韩非 法家

    C.邹衍 阴阳家

    D.李耳 道家

  • 18、在北洋政府存在的大部分时间内,一直设有两院制或一院制的国会。继袁氏之后的北洋集团的主要人物均不得不采取以军事武力作“后援”,以“民意”为招牌来激烈地“竞争”最高的政治权力。这说明该时期(     

    A.北洋政府切实践行民主

    B.国家主权的进一步丧失

    C.社会转型有较大的阻力

    D.军事夺权成为主要方式

  • 19、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它是

    A.耦犁

    B.曲柄锄

    C.曲辕犁

    D.翻车

  • 20、秦统一之后,秦始皇多次用刻石方式宣扬自己的显赫功绩,宣称“六国回辟,贪戾无厌,虐杀不已”“圣法初兴,清理疆内,外诛暴强”。秦始皇此举旨在(     

    A.批驳不义战争

    B.歌颂郡县制度

    C.强化政治认同

    D.宣扬皇权至上

  • 21、据下图所示“汉至唐三省制的形成”,可得出的结论是(     

    A.中央官员品位较低

    B.制度建设不具有延续性

    C.中枢权力机构的不断变化

    D.中书省的权力逐步下降

  • 22、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的核心出发点是

    A.削减诸侯势力

    B.裁抑丞相职权

    C.加强监督地方

    D.防止贫富分化

  • 23、在秦以前,中华文明已经存在数千年,但只有秦的名字会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远播至欧亚大陆的另一端。例如,在1、2世纪的希腊、罗马著作中,已经将当时的中国称作“Thinai”或“Sinai”,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的英译名“China”的来源。秦成为古代希腊、罗马著作中中华文明象征的原因是其(       

    A.完成了大一统

    B.实行了郡县制

    C.创立了皇帝制度

    D.修筑了万里长城

  • 24、下图漫画反映的战役(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C.打退了敌人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人民解放军从此数量上取得优势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________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 26、将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区域(或政治中心)与对应历史阶段作联系(填写字母)

    ①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 )

    ②儒家文化发源( )

    ③大一统帝国初建( )

    ④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

    ⑤士大夫政治确立( )

    ⑥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 27、代表:程朱理学

    (1)代表:北宋后期的程颢、________兄弟和南宋的________

    (2)主张

    ①理学比较注重抽象思维,是一套包括________、认识论、人生观、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②认为“________”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

    ③人生的目标是“________”,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④提出“________”,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3)深入探究:将《大学》________《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并且加以注释,作为先于“________”的儒学基础读物。

    (4)影响: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________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 28、(1)隋唐时三省六部制的三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两种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 29、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_______,对_______造成严重的摧残。

  • 30、1993年4月汪辜会谈标志着________

  • 31、时代塑造思想,思想引领时代,不同时代,诞生了诸多不同的思想家,请将相关人物与其主张、成就匹配。(用字母表示)

    A.孔子                           B.老子                      C.董仲舒                 D.韩非子

    人物

    主要成就

    创立道家学派,提出朴素辩证法思想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使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倡导法治,主张君主专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创立儒家学派,主张仁、礼

  • 32、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发明在_______基本成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①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___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②火药大量制造并用于_______

    ③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的_______,广泛应用于_______

  • 33、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变法,史称“________”1898年9月21日慈禧囚禁光绪,临朝训政。“________”被杀于北京菜市口,除________变法的改革措施均被废除

  • 34、我国在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1)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我国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________项目,涉及冶金、汽车、机械、煤炭、石油、电力、通信、化工、国防等诸多领域,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________的、比较完整的________体系和________体系。

    (2)大规模的________建设不仅增强了________力量,而且改善了________布局。

    (3)我国成功地爆炸了________________,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________________

    (4)这期间建设起来的一些________、基础项目和大中型企业,至今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同时,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我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________水平和抵御________的能力。

    (6)人民________生活和________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________事业取得长足进步,________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________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骨干力量大批地成长起来。

    (7)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铁人”_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8)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为代表的一批著名科学家,在科技事业和经济文化建设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成为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

    (9)这一时期形成的崇尚________________、精益求精、敢于________________精神不断激励着人们。

    (10)外交

    A.20世纪________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从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其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

    B.__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________的一切合法权利

    C.______年,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________   ______正式建交

    D.这些外交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________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围剿”与反“围剿”各是指的是什么?

  •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材料二

    因为在罗马法中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

    材料三

    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请完成:(1材料一和三说明了什么

    2根据三则材料说明罗马法的历史作用。

     

  • 37、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2)甲午中日战争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3)中日《马关条约》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4)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 38、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是什么?(从耕作制度、经济结构和农作物种植和人口等方面概况)

  • 39、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