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9年2月8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把军队变为工作队》的指示,指出:在渡江南进和解放全中国的过程中,军队不但是一个战斗队,而且主要是一个工作队,军队干部应当全体学会接收和管理城市。这一指示的发布( )
A.说明国民党的防线已全面崩溃
B.反映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C.推动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
D.顺应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
2、据《资治通鉴》,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梁武帝君臣惟谈苦空,侯景之生乱,百官不能乘马。(梁)元帝为周师所围,犹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此深足为戒。”唐太宗在此意在阐述( )
A.道家学说的局限性
B.国家兴亡的历史根源
C.研究历史的重要性
D.治国理政的实干精神
3、考古学家苏秉琦曾将中华文明史勾勒为“超百万年的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这一说法突出了中华文明的( )
A.连续性
B.创新性
C.统一性
D.包容性
4、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表明,维新运动( )
A.要发动群众
B.实行根本变革
C.具有局限性
D.全面接受西学
5、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日民四条约》
6、下图所示为某次学生运动中提出的一些要求。据此可推知,当时这一事件( )
1.反对华北自治及其类似组织 2.保障人民言论、集会、出版自由 3.停止内战…… 4.不得任意逮捕人民…… 5.释放被捕学生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标志着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C.推动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出现
D.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7、大革命失败后,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中共先后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毛泽东在1930年1月写的一封信中明确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 )
A.国民党统治区域
B.农村革命根据地
C.敌后抗日根据地
D.解放区民主政府
8、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时,用“物极必反”“月盈则亏”“周而复始”来介绍某位思想家的思想。该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A.墨子
B.孔子
C.老子
D.韩非子
9、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该方针针对的是
A.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关系
B.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关系
C.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的关系
D.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10、1951年下半年,院系调整从局部开始。同年8月,天津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成立了新大学——天津大学,专门用以培养燃料工业、重工业、轻工业、纺织工业及水利工程方面的人才。据此可知,院系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A.紧跟第三次科技革命
B.扩大高校招生比例
C.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
D.提高全民文化水平
11、雍正二年(1724年),清世宗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据此可推知清朝前期( )
A.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
B.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工商业经济发展迅速
D.人地矛盾逐渐显现
12、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施政方针或指导思想。以下文件内容出自( )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必须负责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 |
A.《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决议》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延安时期.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把国际主义的内容与民族形式分离出来,是一点也不懂国际主义的人们的干法,我们则要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一论断( )
A.维护了革命统一战线
B.巩固了“第二条战线”
C.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巩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4、按时间先后,将下列四幅地图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①
B.②①③④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
15、下图是1950年的一幅宣传漫画。漫画所示( )
A.迎合了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
B.反映了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一
C.加快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16、《汉书·景帝纪》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这一时期统治者尊奉的治国理念是( )
A.以德治国
B.以法治国
C.无为而治
D.外儒内法
17、德国人拉贝在1937年12月14日的日记中写道:“开车经过市区,我们才晓得破坏的巨大程度。车子每经一二百米就会压过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我检查过,子弹是从背后射进去的,很可能是老百姓在逃跑时从后面被打死的。”这反映当时( )
A.日本为全面侵华作准备
B.中日民族矛盾即将成为主要矛盾
C.日本侵华犯下滔天罪行
D.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即将初步形成
18、下图反映了西晋到唐朝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变化。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
A.传统门第观念颠覆
B.科举制成为主要选官方式
C.官员素质全面提高
D.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加强
19、《隋书·食货志》记载,开皇十二年(592年),“库藏皆满”,开皇十七年(597年),更是“中外仓库,无不盈积”。到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但供五六十年”。隋初“国计之富”主要得益于( )
A.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B.郡县制实施效果明显
C.运河沿线城市的繁荣
D.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
20、下表所示为唐玄宗至唐代宗期间的人口变化情况(部分)。造成表中人口急剧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唐朝纪年 | 公元纪年 | 户数 | 口数 |
唐玄宗天宝元年 | 742年 | 8525763 | 48909800 |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 755年 | 8914709 | 52919309 |
唐代宗广德二年 | 764年 | 2933125 | 16920386 |
A.农民起义冲击
B.经济重心南移
C.社会形势动荡
D.边疆局势恶化
21、下列战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是( )
①平型关战役 ②忻口会战 ③台儿庄战役 ④孟良崮战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下图反映的战役( )
A.是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
B.打破了日军的“囚笼”
C.推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成为敌后游击战的典范
23、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对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他们叠居在封地原住民的上面,构成封建的统治阶级,并与原居民相互糅合。这也势必发展出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该学者的这一观点主要反映出分封制( )
A.促进了华夏认同观念的普及
B.蕴藏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了西周的国家疆域
24、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不同墓葬的随葬品差别明显。据此可知陶寺遗址( )
A.已处于旧石器时期
B.开始产生成熟文字
C.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D.文明分布多元一体
25、将下列制度、政策或事件填入勾之相应的时代(填括号)
A推行均输平准 B党锢之祸 C设立中朝 D设置安西都护府
E增强尚书台作用 F实行两税法
西汉____东汉____唐朝_____________
26、新石器时期,农业、畜牧业产生,社会分工发展,使得社会上出现了剩余产品,由此产生________制,以及阶级和奴隶制度。奴隶主贵族不断强化自身权威和组织管理能力,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标志着________开始形成,而这正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
27、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_________。
28、过程
(1)开始:________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左”倾错误领导人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红军损失巨大。
(2)转折:________
①时间:1935年1月。
②内容: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③意义:开始确立以________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3)红一军长征过程: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________→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4)结束
①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②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29、过程
(1)________: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________等在广西桂平________村发动起义,建号________。不久,洪秀全称________。
(2)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南京为________,定都于此。
(3)军事全盛:太平军________、西征,占领湖北、________、安徽许多地方,军事上达到________,但领导集团日渐腐败。
(4)________: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________、韦昌辉被杀,________出走,太平天国在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是________的转折点。
(5)后期防御:洪仁玕、________、李秀成进入最高领导层,先后取得________、三河大捷,但在________战役中败于湘军。
(6)天京陷落:1864年,在湘军、________和外国人带领的________进攻下,太平军节节败退,天京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0、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_______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31、平型关大捷、忻口会战
(1)1937年9月,为阻止日军逼近山西太原, _______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_______大捷。
(2)随后,_______会战历时一个月,是抗战初期_______战场_______最大、_______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3)11月初,_______失守。
32、西夏
①________年,________首领________脱离宋朝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________
②其制度基本模仿________,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蕃号官称。
33、意义: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________的民族民主革命。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
(2)经济:打击了________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思想: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传播了________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4)风俗文化:促使文化和________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
34、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________与________的局面
(1)以________为首的直系,在英美支持下,控制了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
(2)________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据有皖、浙、闽、鲁、陕各省
(3)________的张作霖,同样以日本为靠山,占据________。
35、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总方针是什么?面对美苏两大阵营斗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形势,我国采取哪一外交政策?
(2)50年代初,我国提出的外交新原则是什么?对处理国际关系有何积极影响?
(3)70年代,我国积极开拓外交新局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36、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影响
37、武昌起义爆发前,孙中山做了哪些努力?
38、思考点2
为什么国家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9、思考点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各项调整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