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选自2006年《中国物价年鉴》中的数据,这反映了( )
A.国家宏观调控下规范的市场主体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效果明显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D.国家的分配体制影响商品物价
2、邵雍《观物内篇》谓:“因静照物、以物观物”,程颢《秋日偶成》中也提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些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全面影响了两宋画家对风俗画中配景的择取。即以“静观内省”式的造境心态,完成对于自然物象的冷静观察与平静书写。这些绘画理论( )
A.是市民阶层意志的体现
B.践行了理学的格物观念
C.反映了绘画理论的成熟
D.开始突破传统写意风格
3、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4、如图所示为北魏货币,有人说它是民族交融的典型体现。下列对北魏货币历史信息推测合理的是( )
A.从材质特点看北魏有丰富矿产资源
B.该货币能见证北魏的对外贸易
C.从形制特点看北魏货币取法于中原
D.该货币是南方经济发展的产物
5、20世纪60年代前期,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党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将建设重点放在西南、西北。1965年,开始了以成昆、湘黔铁路,攀枝花、酒泉钢铁厂和重庆工业基地为主的铁路、冶金和其他重工业建设。这一战略决策( )
A.完善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B.推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C.提高了国家的国防能力
D.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基础
6、武昌起义后,军政府以“十八星旗”为国旗,意在建立一个以中原汉地为核心的单一民族国家。后来,孙中山顺应形势发展,改国旗为“五色旗”,强调“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孙中山意在( )
A.宣扬新生政权的合法性
B.推动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吸引群众积极参与革命
D.追求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7、从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到工人阶级、工商业者,从北京、上海到全国100余个大中城市,其参与人数之多、波及地区之广、舆论声势之大,远远超过近代任何一次革命运动。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知道了!我们醒觉了!天下者我们的天下,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材料所描绘的事件( )
A.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
B.扭转了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
C.标志着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
D.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8、唐朝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到唐朝后期,太湖流域进士及第的人数增加了。到北宋时则出现了大批出生于江西、福建、苏南等地的政治人物,并且他们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也愈来愈重要。材料表明( )
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B.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文化格局变化
C.程朱理学推动了文化发展
D.北宋时期大批儒家学者主动南迁
9、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思想活跃,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其中,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思想家是( )
A.董仲舒
B.王守仁
C.黄宗羲
D.顾炎武
10、唐初,道士出身的太史令傅奕表抨击佛教,建议废除佛教。僧人法林等人进行反击,与道教展开大辩论。唐高祖下诏:“老教、孔教,此土之基;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今可先老,次孔,末后释宗。”同时,追赠孔为“先师”。这表明,唐初( )
A.道教依托皇权迅速兴起
B.社会正统思想发生变化
C.佛教的社会基础较薄弱
D.三教共存适应统治需要
11、明太祖朱元璋说:“上下相维,大小相制,防耳目之壅蔽,谨威福之下移,则无权臣之患”。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 )
A.废除宰相
B.推行奏折制度
C.设置内阁
D.设立军机处
12、汉文帝诏书充满了谦恭自省的淡泊平和态度。文帝在诏有司举贤良文学时说:“今朕获执天子之正,以承宗庙之祀,朕既不德,又不敏,……此大夫之所著闻也。”《除肉刑诏》:“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之薄,而教不明欤!吾甚自愧。”这反映出,汉文帝( )
A.遵循儒家和黄老治世之道
B.致力于打造封建盛世局面
C.推动了察举制的发展完善
D.消除了社会上潜在的隐患
13、1922年9月初,安源路矿工人准备举行罢工。毛泽东在与李立三、刘少奇等人研究罢工事宜时指出,斗争中要有勇有谋,口号要提得“哀而动人”,争取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同情。据此推断,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时喊出的口号应该是( )
A.“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
B.“停止内战”、“争取民主”
C.“打倒军阀,打倒(除)列强”
D.“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14、1089年,苏辙出使辽国时看到了被人翻刻的苏轼文集《眉山集》,写信给苏轼: “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苏轼作品得以在辽境广泛传播的客观条件是( )
A.印刷行业发展迅速
B.宋辽达成和议
C.文官受到广泛尊崇
D.民族差异消失
15、据史书记载,商王自称“余一人”、“予一人”,以示其至高无上,唯我独尊。商王朝见于甲骨卜辞的官职名称有“尹”、“多尹”、“司工”,“马”、“射”,“巫”等二十余种。这表明商朝( )
A.君主专制的确立
B.中央集权已经形成
C.宗法制度的成熟
D.国家机构趋于完善
16、20世纪30年代,福建龙岩县流传着一首民谣:“阿婆苦了几十年,军队来后分了田……香糯酿酒美又甜,酒甜难比有了田;酒甜只能甜一时,有田就能甜年年。”这首民谣的传播( )
A.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进程
B.有利于中共土地革命的开展
C.宣传了减租减息的政策
D.有助于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17、汉字姓氏以祖先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占很大比重。周武王灭商后,封舜的后代妫满于陈,划界建国。妫满死后被谥为陈胡公,其后代便以陈为姓氏。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
18、钱穆曾指出,“元代一个极不合理的制度”“外族用此制度来统治中国,是不放心把政权交给地方,也不放心把政权分散”“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其描述的是( )
A.三省六部制
B.行省制度
C.猛安谋克制
D.南北面官制
19、《韩非子》载∶"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未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法家引用这则寓言意在
A.强调趋时更新
B.否定等级秩序
C.讽刺不劳而获
D.阐释农本思想
20、某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它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质的飞跃。据此可知,戊戌变法( )
A.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B.推广了西方科学技术
C.拉开了近代化的序幕
D.传播了民主科学思想
21、有教师在执教“辛亥革命”一课时,引入了“民族复兴的先声”这一教学主题。下列可以支撑“民族复兴的先声”解释的是( )
A.辛亥革命推翻了皇帝制度
B.辛亥革命采取了暴力斗争方式
C.辛亥革命实现了三民主义
D.临时大总统颁布了《临时约法》
22、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金世宗也被百姓誉为“小尧舜”。历史上称之为( )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大定之治
D.康乾盛世
23、七七事变后,中国剧作者协会创作了《保卫卢沟桥》等话剧,曲作家创造了《全民抗战》《干一场》《游击队之歌》《太行山上》等音乐,电影界拍摄了《华北的黎明》《北战场精忠录》等影片。这些创作( )
A.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B.激发了民众抗战精神
C.壮大了反抗国民党独裁的力量
D.促进了国民革命发展
24、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免除了各诸侯王的行政权力,规定诸侯王不在治民,削减王国官吏,改王国丞相为相,这样以来( )
A.诸侯王国基本成为一般的地方政权
B.彻底地解决了西汉初年的王国问题
C.直接引发了地方势力的叛乱和对抗
D.完全确立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各族人民一起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很多科技领先世界,作为炎黄子孙倍感自豪荣光。请完成下列图表。
时间 | 人物 | 成就或地位 |
东晋 | ① | “书圣” |
北朝 | 贾思勰 | 《 ② 》 |
西晋 | ③ | 《禹贡地域图》 |
唐朝 | 孙思邈 | 《 ④ 》 |
26、原因
(1)根本原因(内因):清政府吏治腐败,各级官吏大肆搜刮人民,阶级矛盾激化。
(2)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3)直接原因:两广地区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4)个人因素:洪秀全创立________,提出了“拜上帝”的主张,团结了许多穷苦农民
27、________
(1)概况:1937年7月7日晚,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日军炮轰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________。
(2)影响: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28、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
(1)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________,________讨伐袁世凯。
(2)袁世凯称帝的行径,更激起________的强烈反对。
(3)________年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________战争,讨伐背叛共和的袁世凯。
(4)随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________。
29、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废旧布新,改用________颁布________的法律,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革除________,接受________的新习俗、新风尚
30、_______年_______月,国民党以围攻___________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_______爆发。
31、(1)1927年4月12日,________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2)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________任军长。
(3)1971年9月, ________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阴谋夺取最高权力。毛泽东,周恩来粉碎了这次政变。
(4)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上,________被写入党章,2012年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多个方面。
(6)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________率军入侵波斯帝国,历经10年灭亡了波斯帝国。
(7)西欧封建社会的________制度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8)622年,穆罕默德迁居________,在那里建立政权,势力范围逐渐扩大。
(9)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________王国,4世纪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10)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________带领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好望角。
32、意义: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___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___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___的发展方向,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___的伟大事件之一
33、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目的 | 措施 |
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中央派________出任地方知州;设________统管地方财政;将________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
为分散机构权力 | 在中央设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行政权;________与“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
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 | 北宋实行________的方针,用________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________,扩大________规模,提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
34、西夏
(1)起源:西夏的建立者党项族是古代________的分支,唐末在今陕北、宁夏一带形成边疆藩镇,宋初仍然保持半独立的地位。
(2)建国:1038年,党项首领________称帝,定都________,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3)统治: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4)夏金关系:西夏向金称臣,仍然保持事实上的独立。二、金朝入主中原
35、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总方针是什么?面对美苏两大阵营斗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形势,我国采取哪一外交政策?
(2)50年代初,我国提出的外交新原则是什么?对处理国际关系有何积极影响?
(3)70年代,我国积极开拓外交新局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36、如何评价该模式?
37、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思考)
38、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而近代却远远落后于西方,现代中国则奋起直追,使中国符号不断诞生,充分显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进入黄金时代。指出中国在这一时期获得发展完善并推动欧洲社会转型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2)列举19世纪西方科技重大成就两例并就其中一例分析其影响。
(3)近代前期(1840-1919年),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指出中国在引进西方科技和先进思想方面的两件重大事件。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成就举世瞩目。请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航空航天、农业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39、王莽代汉
(1)王莽代汉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2)王莽政权的概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