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对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贵族元丕不肯着汉服,仍“雅爱本风,不达新式,至于变俗迁洛,改官制服,禁绝旧言,皆所不愿”。这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 )
A.突出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新旧之争
B.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从而举步维艰
C.导致北方政局混乱不利于南北融合
D.先习俗变迁再制度变革的策略失当
2、以下内容为魏晋至隋唐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情况。据此可知,书法艺术的发展魏晋时期,社会中草书盛行南北朝时期,北方崇尚刚硬雄浑的书风,南方偏重轻灵秀逸的书风唐朝时期,具有作为考试标准字体的规整楷书开始深受文人们喜爱( )
A.彰显儒学地位的上升
B.源于国家的政策调整
C.反映民族交融的加强
D.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3、下列是古代中国不同时期中央政府机构示意图。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
② |
③ |
④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②
D.①③②④
4、下表所示为拓跋推寅至拓跋珪时鲜卑民族大事记(部分)。由此可知,这一时期鲜卑民族的发展( )
时期 | 大事 |
拓跋推寅 | 从大兴安岭、嫩江地区南迁到大泽 |
拓跋诘汾 | 在匈奴故地游牧 |
拓跋力微 | 迁居定襄之盛乐(位于今山西) |
拓跋珪 | 建立北魏,挥师南进,消灭了夏、北燕、北凉儿个政权 |
A.推动了黄河流域的重新统一
B.极大缓和了胡汉民族的矛盾
C.导致了经济重心转移至南方
D.推动了农耕文明的不断拓展
5、1897年11月,针对某一历史事件,福泽谕吉撰文称:“如果德国是永久占领的话,不仅会影响东洋的和平,而且实际上会破坏世界的和平,会开启世界大乱的端绪,日本也不会旁观”“如果日本想要守卫台湾的话,要有更进一步守卫台湾之外土地的觉悟”。这一历史事件( )
A.使西方列强资本输出合法化
B.刺激了山东民众发起义和团运动
C.导致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1933年6月,冯玉祥任命吉鸿昌为总指挥、方振武为总司令,率部北上抗击日军、伪军。连克康保等县,乘胜收复察哈尔省全部失地。这支抗日军队应为( )
A.东北抗日义勇军
B.抗日同盟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国民革命军
7、汉朝吸收各国的营养,激发了本身的勃勃生机,形成强盛的统一帝国,散发出多面向的黄金光辉,在科学领域,天文学和医学领跑全人类。以下能够表现这一成就的是( )
A.《周髀算经》
B.《汜胜之书》
C.《四民月令》
D.《神农本草经》
8、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允许“怀牒谱自荐于州县”,并以成绩定取舍。它被认为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是因为科举制( )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加强了君主和中央权力
D.影响了后世的选官制度
9、下表是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开展政治宣传的代表性标语。这一时期是( )
地点 | 标语 |
榕江 |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 |
息烽 |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唯一的领导者! |
遵义 | 拥护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出卖民族利益! |
黎平 | 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0、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辉煌,长期领先于世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贾思勰,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B.孙思邈、北魏农学家、绘制的《禹贡地域图》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C.祖冲之、唐朝医学家、所著《千金方》是中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D.郭守敬、元朝天文学家、编定《授时历》、测定回归年平均长度领先于世界
11、《元史·地理志》记载:“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由此可知,元朝( )
A.加重了民众税收负担
B.实行边疆与内地一体化政策
C.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
D.进一步激化了民族之间矛盾
12、据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统计,从1932年5月至1937年底,全国登记工厂共计3935家,资本3.779亿元,职员43824人,工人457123人。其中以纺织、食品业为最多,分别占22%和23%。其次为化学工业,占14%。这一时期新式工厂的发展表明( )
A.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B.工业体系已趋完备
C.民族经济较快发展
D.民众已经衣食无忧
13、两宋时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文化重心的南移
D.政治重心的南移
14、恩格斯曾说道。“英法联军对华作战,竞像只是为了俄国的利益。俄国乘机向中国攫夺面积等于英、德两国的领土,同时还狡猾地出来充当衰弱的中国的保护者。”据此可知,这次“对华作战”
A.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B.第一次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C.使俄国获得了巨大的侵略利益
D.满足了俄国对我国的领土要求
15、中国自秦汉开始出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作为“自在”的中华民族就已经形成。到了近代,“中华民族”一词所表达的概念,从清末到民初,经历了“约指华夏~汉族”到“确定为中国诸族之总称”的演变过程。反映了( )
A.现代民族国家已经最终形成
B.民族概念从传统到现代转变完成
C.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为表征
D.56个民族是一家观念已深入人心
16、电影《长津湖》重现了70多年前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长津湖血战的一幕。长津湖战役之后,“联合国军”再也没有踏过三八线半步,战争走向完全改变,以长津湖战役、上甘岭战役为代表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其价值在于
A.体现了中国积极发展睦邻友好的关系
B.结束了列强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
C.打出了国威军威,赢得和平建设环境
D.极大地改变了联合国内力量对比
17、如图是韩国庆州地区龙江洞石室古坟出土的新罗时代土俑图。土俑形象多为中国式的官吏形象。据此可知,其着装( )
A.具有鲜明民族特色
B.体现出佛教色彩
C.追求奢侈浮华风格
D.受到唐朝的影响
18、御家人制度是古代日本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将军和御家人结成的主从关系制。将军赐予御家人官职和土地并保护其既得利益,称为“御恩”。御家人对将军宣誓效忠,承担纳贡和服军役义务,称为“奉公”。御家人制度反映了(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庄园经济的衰退
C.幕府政治的特点
D.中华文化的影响
19、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如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说:“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这表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A.和平与发展
B.和平与动荡
C.缓和与紧张
D.发展与对抗
20、北宋时期,“国家之禁,疏密不得其中矣。男去来耜则不禁,女去织经则不禁,商通珠贝则不禁,豪强兼并则不禁”。“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从中可知,宋代( )
A.国家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C.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松弛
D.经济结构发生剧变
21、《魏书·列传·卷九》记载:“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 )
A.迁都洛阳
B.改说汉语
C.改穿汉服
D.与汉族通婚
22、“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集中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即要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的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近代民主国家。为此,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 )
A.《天朝田亩制度》
B.“明定国是”诏书
C.《钦定宪法大纲》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3、中国从1954年开始大量聘请苏联技术顾问和专家来华工作,1954年比1953年增加两倍多,以后三年又分别增加46%、80%和62%。期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31440套技术设计文件、3709套基本建设方案、12410套机器和设备草图等科学技术文件。这些举措( )
A.促进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开展
B.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确保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24、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中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毛泽东在这一进程的开端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认识这一时期毛泽东对中国基本国情理论的贡献,应查阅的相关文献是
A.《论联合政府》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5、慈禧太后采用“________”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________
26、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___”的构想,就是在_______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28、1900年________,北京失陷,慈禧和光绪帝逃往西安。列强在中国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俄国军队趁机进占________。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________”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29、女真:明朝前期派人到东北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_______,并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____ ,1644年李自成在____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明朝灭亡。清朝摄政王___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攻占并迁都北京。
30、连一连:找出各自对应的正确选项
周________ | A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
春秋战国________ | B工商食官 |
汉________ | C宗庙之牲成为畎亩之勤 |
宋________ | D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
明清________ | E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
31、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________代表组成代表机关,________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________制度和组织形式。
32、表现
(1)小说
①元末明初:________和罗贯中各自创作《水浒传》和《________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________体的写作体裁。
②明朝中期:________的《西游记》和清朝中期吴敬梓的《________》分别是神话小说和讽刺小说的杰作。
③清朝中期:________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________主义文学的高峰。
(2)戏曲
①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________,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和清朝________等。
②舞台演出:昆曲长期流行;清朝________年间,形成________,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33、政治
(1)________: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________”,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2)________: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因“________”,蒋介石部队绕道开进。张作霖因战事不利,决定退回东北,因其不能满足日本侵略的要求,日本策划________将其炸死。
(3)________:1928年底,________通电全国,宣告东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国民政府________上基本统一全国。
34、结合所学知识填注下表
| 英国 | 德国 | 美国 | 法国 |
政体 | 君主立宪制 |
| 共和制 | 共和制 |
行政权 |
| 皇帝、宰相 | 总统 | 总统、内阁 |
立法权 | 议会 | 议会 |
| 议会 |
权力中心 |
| 皇帝 |
| 议会 |
特点 | 君主“统而不治” |
| 总统共和制 | 议会共和制 |
相同点 | ⒈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 ⒉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
35、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人类在漫长岁月中对人性问题的研究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而这种研究又直接关系到人们行为的价值取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如何使人向善问题上,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和明朝的王阳明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的古希腊思想家是谁?他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3)为宣扬人文主义,近代意大利掀起了什么运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了哪些主张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4)中西方对人性问题的探讨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启迪意义?
36、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主要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
——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
材料二
下表是史学家对中国古代某项制度的叙述。
学者 | 内容 |
徐中约 | 它鼓励社会流动并减弱阶级划分,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政府之中,也产生了一种统一的动力。 |
张岂之 | 它杜绝了隋唐之前选官制度中“唯门第是准”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封建王朝官员队伍的素质。 |
材料三
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创造,却最终在15世纪之后输掉了竞争?写出《枪炮、细菌和钢铁》的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给出了他的见解:因为中国是如此执着的一个中央集权,……而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中国,则可以通过一个愚蠢的决定,阻止一切技术的进步,甚至销毁曾经的财富。
——刘十九《小细节里的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汉武帝在选官制度方面添加了哪些“软件”?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选官制度?依据材料概述其历史作用。
(3)材料三中美国学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你是否同意,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37、两税法
(1)两税法实行的原因是什么?
(2)两税法实行的时间和内容是什么?
(3)两税法的实行带来怎样的影响?
38、辛亥革命的结果是怎样的?
3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过程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