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湖北荆门2025届高二历史下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德国著名法学家叶林格说:“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文中的第三次征服是指

    A.罗马法成为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工具

    B.罗马法对后世各国影响深远

    C.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D.罗马法成为资本主义各国的立法规范

  • 2、有学者评价民国的某时期:时间虽不长,却“完成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模式”,也原则上完成了“以争取独立、民主为主要任务到以建设现代化的中国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性转变”。下列事件,属于该时期的是

    A.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B.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C.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

    D.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3、武则天以皇帝的名义把《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入谱,只以官位定尊卑。同时,增加“殿试”,把初唐每年4—7个进士的录取名额增至20人,然后让这些人去巡视各地,并负责选拔推荐人才。这些做法的相同目的是

    A.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

    B.削弱李氏家族,抬高武姓势力

    C.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

    D.扩大科举范围,笼络天下英才

  • 4、“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原来宰相的谋议也演变为议决而不仅是皇帝决策时的参考。”该观点认为三省六部制

    A.集体决策、制约皇权

    B.分工明确、民主运作

    C.分散相权、强化皇权

    D.宰相权重、威胁皇权

  • 5、对比日本“大化改新”前后的统治结构示意图(大王后来改称“天皇”),可以看出“大化改新”后

       

    A.政府机构更加精简

    B.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建立

    C.豪族地主转化为政府官僚

    D.武士集团力量不断壮大

  • 6、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中央官学的建立(     

    A.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

    B.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

    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

  • 7、公元7-10世纪,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移到非洲东海岸,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也随之传入,这里民族文化交融、商业城市逐渐兴起。这表明

    A.非洲中古文明发展程度高

    B.外来移民促进东非社会转型

    C.东非中古文明具有开放性

    D.文化交流延续东非古代文明

  • 8、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工作效率提高

  • 9、以下表格中,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

    B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中国义务教育体系形成

    C

    2001年中国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中国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

    D

    至2020年年底,在现行贫困标准下,我国贫困发生率降至为零

    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A.A

    B.B

    C.C

    D.D

  • 10、下面是读书活动中一段关于“罗马帝国”的笔记,笔记中所能反映的信息是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

    A.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B.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C.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D.帝国源于爱琴海区域

  • 11、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毛泽东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是

    A.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

    B.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

    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12、从图1到图3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可以提炼出

    A.五四精神

    B.井冈山精神

    C.长征精神

    D.抗战精神

  • 13、自筹办北京冬奥会以来,我国完成了12个主竞赛场馆建设,并通过了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认证;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基础设施投入运营;我国组建了场馆医疗救治团队,建立赛时交通运行指挥中心,积极推进氢燃料、5G通信、云转播、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示范应用,北京、张家口实现全部场馆绿色电网全覆盖。北京冬奥会的高效筹办主要得益于

    A.“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B.冰雪运动的建设和推广

    C.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D.大力推行绿色经济模式

  • 14、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不少菜肴的做法来自外域,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成为北方汉人广泛流行的副食。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政权更替频繁

    B.封建国家分裂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交融加强

  • 15、朱熹认为:“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虏骑”当指

    A.辽

    B.西夏

    C.金

    D.元

  • 16、东汉末年,民间兴起了乡闾清议品评并形成了一种传统。到了曹魏时期出现“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凭之授受”。这可用于说明(     

    A.选官制度改变利于激发官民责任感

    B.九品中正制标准是门第

    C.曹魏统治者重视乡论与德行的考察

    D.曹魏亟需人才巩固政权

  • 17、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但他自己却因变法而惨遭杀害。下列变法内容中,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的是(     

    A.“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B.“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C.“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D.“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 18、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化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D.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 19、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到1934年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关税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由此可知,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

    B.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已日益密切

    C.列强已放弃了对华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 20、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在游说君主时,往往强调“祖仁者王,立义者伯,用兵穷者亡”的观点,即是将仁、义视为“王、伯(霸)之道”的根本。这说明(     

    A.诸子百家存在相互借鉴

    B.儒家治国理念成为共识

    C.社会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D.思想领域呈现百家争鸣

  • 21、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毋口请”,并形成了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秦朝的这种做法(  )

    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实现了思想统一

    C.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D.导致了暴政统治

  • 22、赫胥黎晚年出版的文集,其中第九卷是《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节选自第九卷,在译文后面他添加了大量案语,表达自己的维新立场。1898年,《天演论》出版,产生巨大影响。该书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意义在于(       

    A.睁眼看世界

    B.宣传民主共和

    C.思想启蒙

    D.托古改制

  • 23、秦末,“天下苦秦久矣”,但在推翻秦朝的战争中各地的表现不同:表现最激烈的是南方的楚人,其次是齐和赵,再次是韩、魏、燕;至于关中秦地,则完全没有发生反秦暴动。由此可知

    A.秦王朝未能实现文化心理统合

    B.东方六国受暴政的摧残更严重

    C.关中秦地的政治经济优势明显

    D.郡县制的推行激化了社会矛盾

  • 24、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这表明他

    A.主张“中体西用”

    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

    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________________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和传播。

     

  • 26、明清时期在江南地区的手工业中出现了雇佣关系标志着   的出现

     

  • 27、新文化运动提________,反对专制和愚昧

     

  • 28、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  

  • 29、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时间是_____初步发展的时间是___短暂春天的时间是____出现短暂春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革命的影响_______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 30、请正确选择对应的选项

    (1)青铜时代   A.战国时期

    (2)铁器时代   B.商周时期

    (3)蒸汽时代   C.第二次工业革命

    (4)电气时代   D.第一次工业革命

    (5)危机时代   E.美国“大萧条”

  • 31、1912—1919年期间民族工业快速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其中________________两个行业发展速度最快。

     

  • 32、二战后建立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标志着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请阅读下列案例,分析应该向哪个国际组织申请贷款。

    201812月,乌克兰央行行长Yakiv Smoliy周三告诉路透社,乌克兰央行将继续推进通胀目标,并计划在明年选举期间进入下一个深化阶段以解除货币限制。如有需要,乌克兰央行会动用外汇和黄金储备来干预市场,并预计将在12月向_______(贷款),预计可使其外汇储备达到192亿美元。

    2019522日《今日报》消息,尼日利亚向_______贷款3.5亿美元用于电气化项目建设以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机构以及中小企业的通电率。

  • 33、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______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和______,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34、发达的商路

    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而开通丝绸之路以来,“丝绸之路”一词逐渐成为我国古代对外商路的代名词。

    (1)请选择以下恰当的名称,为下方三幅地图命名。

    图一   图二   图三  

    A.“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太平洋丝绸之路”

    (2)根据提示,完成以下表格。

    图一

    该时期有著名的广州、   、明州三大外贸港。官府在贸易港口设立   ,专门管理贸易事务,征收商税。

    图二

    该时期,西部疆域拓展,朝廷设有   和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保障此路安全顺畅。

    图三

    该时期,“   ”是唯一合法的海外贸易途径,有“薄来厚往”的特点。此后,由于   开辟,欧洲商船纷至沓来,导致葡萄牙人选择   作为贸易中转的据点。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新航路的开辟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从航海时间、航海家和开辟的新航路思考)

  • 36、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有哪些?(从经济、社会、思想等方面思考)

  • 37、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有百年历程,这一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的哪篇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对当时的中国革命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2)20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到此时,毛泽东思想已形成哪两个理论成果?

    (3)20世纪晚期,邓小平围绕哪一根本问题展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探索?这一探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 38、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现在欧盟是目前世界经济中最为成功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国际经济格局中重要的一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欧洲一体化进程起步的原因是什么?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在欧共体成立后,为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建设,采取了哪三项重大举措?

    (3)世纪交替之际欧洲一体化有了“新发展”,“新发展”是指什么?其性质如何?在何种条件下取得了发展?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欧洲一体化作用的评价。

  • 39、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过程是怎样的?(从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地思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