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以下劳动项目做法合理,且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相符的是
组别 | 劳动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用活性炭处理自然水 | 活性炭能够吸附可溶性杂质 |
B | 用铅笔芯粉末临时处理生锈的锁孔 | 石墨质软而滑腻 |
C | 使用煤炉时,用扇子往炉中扇风 | 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
D | 用铁质器皿盛放酸菜 | 铁单质硬度大 |
A.A
B.B
C.C
D.D
2、全球参与控制CO2排放量是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下列对限制CO2排放量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双面使用纸张
B.夏季空调温度调高1℃
C.充电器使用后及时拔下插头
D.每天使用一次性餐具
3、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保护法理念的是
A.植树造林,营造绿水青山
B.垃圾分类投放,并露天焚烧
C.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
D.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4、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规范实操是实验中最基本的要求,是实验安全的保证。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试管破损
B.污染试剂
C.酒精溅出
D.液体喷出
5、钒主要用于制造高速切削钢及其他合金钢和催化剂。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钒原子核内有23个质子
C.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0.94
D.钒原子的中子数为23
6、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维生素D3(胆骨化醇)的化学式为C27H44O,下列关于维生素D族的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D2相对分子质量是396g,维生素D3相对分子质量是384g
B.维生素D2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比维生素D3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
C.维生素D3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27:44:1
D.一个维生素D2分子由28个碳原子、44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7、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
B.75%的医用酒精中,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C.10%的氯化钠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依然是10%
D.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一定比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含有的溶质多
8、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静置使浑浊的河水变澄清 ②石墨和黏土混合制铅笔芯 ③爆炸 ④电灯发光
⑤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 ⑥光合作用
A.③④⑤⑥
B.③⑥
C.②③⑥
D.⑥
9、下列有关化学符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H2O;②2H+;③O2-;④;⑤
A.①②中数字“2”的意义相同
B.①⑤的质子数相同
C.③④中数字“2”的意义相同
D.③⑤的电子数相同
10、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明矾,可吸附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
B.加活性炭可吸附色素和异味,此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
C.园林节水:改喷灌为大水漫灌
D.家庭节水:用流动水洗衣服
11、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挤瘪后把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的过程中,塑料袋中酒精分子的
A.质量增大
B.间隔增大
C.体积增大
D.数目增多
12、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豆油
B.冰块
C.蔗糖
D.面粉
13、农作物生长需要各种营养元素,某复合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3.1%,如果氮元素全部以尿素的形式存在,该化肥中尿素的质量分数是
A.36.3%
B.49.5%
C.72.6%
D.99%
14、化学符号具有独特的学科内涵。下列各项对相关符号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2H2O:只能表示2个水分子
B.Fe2+:只能表示铁离子
C.只能表示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Mg:只能表示金属镁
15、下列化学用语及数字“2”的意义正确的是
A.2O:两个氧分子
B.: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C.H2O:水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D.K2MnO4:高锰酸钾中有2个钾元素
16、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一定现象的发生,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铁丝
C.镁带
D.蜡烛
17、成都大运会坚持贯彻绿色低碳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低碳理念的是
A.倡导光盘行动
B.开燃油车出行观赛
C.优选绿色建材
D.使用雨水回收系统
18、常用的医用酒精是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可用于杀菌消毒,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B.乙醇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一个乙醇分子中共有3个原子
19、化学实验中的任意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异常。下列对实验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测量结果偏大——红磷过量
B.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红——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D.将铝片放入稀盐酸中,刚开始无明显现象——铝片没有打磨
20、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B.现代工业炼铁的核心原理是焦炭将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C.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21、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下列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发霉的大米洗净煮熟后可以食用
C.乘坐公交车时,禁止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
D.实验室中不得品尝任何药品
22、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选项 | 物质 | 除杂试剂或方法(足量) | 操作方法 |
A | CO2(CO) | 点燃 | 将混合气体点燃 |
B | CaO(CaCO3) | 高温 | 高温煅烧 |
C | FeSO4(CuSO4) | 锌粉 | 加入锌粉并过滤 |
D | Zn(Fe) | 稀硫酸 | 加入稀硫酸,过滤 |
A.A
B.B
C.C
D.D
23、“青团”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食物。在“青团”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侧柏莲酮芳香油由三种元素组成
B.侧柏莲翻芳香油中共含有21个原子
C.侧柏莲酮芳香油中氧的质量分数最小
D.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0:1
24、有关下列化学符号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NH3 ②Fe2+ ③Cu ④ ⑤Fe3+ ⑥Ar ⑦NH4Cl
A.②和⑤的质子数相同所以属于同种元素
B.①和⑦中氮元素化合价不同
C.④中数字2表示一个碳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D.③和⑥均可以表示一种物质、一种元素、一个原子
25、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观念:化学反应有吸热、放热和既不吸热也不放热三种反应
B.科学思维:单质都只含一种元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科学探究与实践:可用细铁丝代替红磷完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D.科学态度与责任: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应该多植树造林
26、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还原
,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B.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有黄色火焰,有大量白雾生成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
27、我国某年化石燃料储量及年产量如下表∶
| 探明储量 | 年产量 |
石油 | 28.33亿吨 | 1.9亿吨 |
天然气 | 32124亿立方米 | 850亿立方米 |
煤 | 3261亿吨 | 30亿吨 |
(1)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你估算最先耗尽的是____,需_____年。(计算值取整数)
(2)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从实际情况看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____;用鼓风机鼓入空气是为了_______
(3)下列产品,属于石油炼制的产品的是_____。
A 汽油 B 柴油 C 煤油 D 焦炭
28、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
(2)氢氧根离子_______。
(3)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4)CO2中“2”的含义:_______。
29、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常见基本粒子,例如:金刚石是由_____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构成的.
(2)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如图为四种元素的有关信息.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写元素符号)_____;
②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_____;
③铁元素与铝元素两种元素本质区别是_____不同;
④当硅元素显+4价时,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
30、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等物质,下面是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的大致过程和氯化钠、氯化钙的溶解度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将粗盐从海水中结晶出来的方法中是_____,将粗盐和母液分离的操作是_____。
(2) 经长时间日晒,氯化钙也不易大量结晶析出的原因是_____。 40℃时, 5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钙_________g。
(3) 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 在蒸发池里,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
C. 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31、用如图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
(1)实验1: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负极与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结合其他实验,可得出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
(2)实验2: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的现象是:待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发现______。
32、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简图,请回答。
(1)图中“矿物”主要指化石燃料,如煤、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过度排放二氧化碳会加剧___________,结果会导致全球变暖。提倡“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理念的是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人走灯灭②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③出行骑共享单车
33、2021 年 10 月 16 日,我国的 3 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了为期 6 个月的太空生活与试验。回答下列问题。
(1)太空春节。航天团队为航天员准备了鲅鱼饺子、黄花菜饺子等春节食品,鲅鱼肉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填“蛋白质”、“糖类”或“油脂”)。黄花菜中富含钙、铁元素,经常食用黄花菜,其中钙元素可以预防的疾病是______(填一种即可);
(2)出舱任务。舱外航天服使用的聚氨酯橡胶属于______材料(填“金属”或“合成”),头盔的面窗两层之间充有高纯氮气,该氮气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法分离出氮气,分离过程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天宫课堂。航天员将半片泡腾片(含某种酸和碳酸氢钠)塞入一个蓝色水球里,水球里立即产生很多气泡,该气体是______,该现象是因为泡腾片中的酸和碳酸氢钠在水球中反应生成气体造成的;
(4)舱内生活。航天员呼出的水蒸气经冷凝、净化可作为核心舱中的饮用液态水,其中冷凝的微观实质是______(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煮沸后的自来水______(填“是”或“不是”)纯净物。
34、实验是化学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能够准确的描述实验现象和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实验应具有的能力要求。有一种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是用硫酸铝与碳酸氢钠(NaHCO3)反应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请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5、如图是某同学所画的自制简易净水器示意图。
(1)使用说明:使用一段时间后,有关物质吸附杂质已达饱和。这时清洗后可以继续使用的是纱布,鹅卵石和活性炭,经过过滤柱过滤的水属于纯净物,对吗?为什么?_____
(2)实验室可用什么方法鉴别软水和硬水?_____(写出实验过程)
36、如图是几种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微观角度)。
37、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常温下,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1)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实验室为了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让制取的气体先后经过甲、乙两装置。下列关于甲、乙两装置导管的连接方式正确的是 。
A.a接c
B.a接d
C.b接c
D.b接d
38、实验室常用下列几种实验装置制取气体。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X______;Y______。
(2)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但该装置有一处不足之处,改进的方法是______。
(3)可以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理由是______。若收集的氧气中混入了空气,则可能原因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若选用F收集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选填“a”或“b”)。
(4)若收集一瓶氧气用于完成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最好用装置______收集氧气。若要收集一瓶氧气体积分数为80%的气体进行其他的实验,事先应向容积为400mL的集气瓶中装入______mL的水(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39、一实验小组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了下面的两个实验:
(1)按图—1实验:(着火点:白磷:40OC,红磷240OC;水温不低于70OC)可观察到: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图—2实验(集气瓶底部铺有少量砂子)
可观察到:镁条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剧烈燃烧,集气瓶内部有黑色的碳和白色固体氧化镁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照实验(1)、(2),你对燃烧和灭火有哪些新认识?
40、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加了洗涤剂的水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去污原理是怎样的?_______
(2)如图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请说出两条以上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