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
A.《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原名张迺莹,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
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是张中行,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
C.《伟大的悲剧》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
D.《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项是
A.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B. 南宁各县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工作人员循规蹈矩,解决了很多的问题。
C. 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D. 求学过程中,有欢乐也有泪水,同学的友谊常温暖着你,但误解也可能不期而至。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或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会上慷慨淋漓地斥责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B.为了发展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他鞠躬尽瘁,奋斗了半个多世纪。
C.刘老师对自己的教学严格要求,对年轻教师悉心指导,所以我们选他做学科带头人是当之无愧的。
D.我们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筹规划。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钦佩 稠密 杂乱无章 千钧重负 B.烧灼 渺小 锋芒必露 忧心仲仲
C.斑斓 厄运 略胜一筹 耀武扬威 D.循环 妥帖 语无伦次 天涯海角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C.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
D.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诵读经典”很重要。
6、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古诗词背诵活动,使学生们体会到了中华经典诗词的魅力。将“魅力”改为“美丽”
B.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在“爱心送考”后加上“的活动”。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删去“是否”
D.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删去“由于”和“的原因”。
7、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校对(jiào) 暑名 潜心贯注(qiǎn) 家喻户晓
B.殷(yān)红 憎恶 垂涎三尺(yán) 大廷广众
C.抹杀(mǒ) 烦躁 鲜为人知(xiān) 群仪排衙
D.亘古(gèn) 波澜 目不窥园(kuī) 可歌可泣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③卿今当涂掌事 ④蒙乃始就学
【2】下面加点字用法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结友而别 人不知而不愠
B.自以为大有所益 屠自后断其股
C.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当涉猎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学而时习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9、默写
(1)东市买骏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4)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5)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7)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 周敦颐 《爱莲说》)
(9)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10)陆游《游山西村》中现在常被用形容事情看似无法进行了,然而忽然又有了转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列选文,完成文后题目。
①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②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来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海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③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普通话他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
④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
⑤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1】概括选文中体现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事件。
【2】选文第①段画线句子中“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
【3】选文第③段写吕淑相的经历属于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
【5】选文第④段画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丑兵
(莫言)
1976年冬天,排里分来了几个山东籍新战士,丑兵王三社就是其中之一。与其他人站在一起,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长得丑,就老老实实的,少出点风头吧,他偏不,他对任何事情都热心得让人厌烦,口齿又不太清楚,常常将我姓郭的“郭”字读成“狗”字,于是我在他嘴里就成了“狗”排长。
不久,春节到了。省里的慰问团来部队慰问演出。政治处让我们排派十个公差去当临时服务员。我立即挑选了九个战士,命令他们换上新军装,就在我指指划划地做“战前动员”时,丑兵回来了。一进门就嚷:“‘狗’排长,要出公差吗?”他这一嚷破坏了我的兴致,我便气忿忿地说:“什么狗排长,猫排长,你咋呼什么!”他的嗓门立时压低了八度,“排长,要出公差吗?我也算一个。”我随口揶揄他说:“你去干什么?去让慰问团看你那副漂亮脸蛋儿?”这些话引得在一旁的战士们哈哈大笑。和丑兵一起入伍的小豆子也接着我的话茬说:“老卡(他们称丑兵为卡西莫多)你呀,还是敲钟去吧!”
战士们又是一阵大笑。丑兵像是挨了两巴掌,本来就黑的脸变成了青紫色,他脑袋耷拉着,慢慢地退出门去。
后来,丑兵向连里打了一个报告,到生产组喂猪去了。
三年过去了,我已提升为副连长,主管后勤工作。
1979年初,中越边境关系紧张到白热化程度,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动员大会之后,决心书,请战书一摞摞地堆在连部桌子上。有的人还咬破指头写了血书。全连唯有丑兵没写请战书。说实话,我很恼火。
晚上,支委会正式讨论去南边的人员名单,会开到半截,丑兵闯了进来。
指导员疑惑地笑着问:“王三社同志,你?”
丑兵眼睛潮乎乎地说:“我想上前线。我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我也是个人,中国青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丑兵被批准上前线了。
开完欢送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就披衣下床,向丑兵住的房子走去——他单独睡在猪圈旁边一间小屋里。半个月亮明灿灿地照着营区,像洒下一层碎银。小屋里还亮着灯,我推开门走进去,丑兵正在用玉米糊糊喂一头小猪崽,见我进来,他慌忙站起来。把喂好的小猪抱进一个铺了干草的筐子里:“这头小猪生下来不会吃奶,放在圈里会饿死的,我把它抱回来单养……"
我说:“小王,咱们就要分手了,你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吧,千万别憋在肚子里。”
他沉吟了半晌:“副连长,我这次是抱着拼将一死的决心的,不打出个样子来,我不活着回来。
“我不敢指望人们喜欢我,也不敢指望人们不讨厌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厌丑之心人亦皆有之。谁也不能扭转这个规律,就像我的丑也不能改变一样。但是,美,仅仅是指一张好看的面孔吗?小豆子他们叫我卡西莫多,开始我认为是受了侮辱,渐渐地我就引以为荣了……
“两年来,我读了不少书,并开始写一部小说。”
他从被子下拿出厚厚一叠手稿,把手稿递给我,我小心翼翼地翻看着,从那工工整整的字里行间,仿佛有一支悠扬的歌子唱起来,一个憨拙的孩子沿着红高粱烂漫的田间小径走过来……
“副连长,我就要上前线了,这部稿子就拜托您给处理吧……”
我紧紧地拉着他的手:“好兄弟,谢谢你,谢谢你给我上了一场人生课……”
几个月后,和丑兵一块上去的战友纷纷来了信,但丑兵和小豆子却杳无音讯。
丑兵的小说投到一家出版社,编辑部很重视,来信邀作者前去谈谈,可是丑兵却如石沉大海一般,这实在让人心焦。
终于,小豆子来信了。他写道:……我和三社并肩搜索前进,不幸触发地雷,我眼前一黑,就倒了下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感觉到被人背着慢慢向前爬行。我大声问:“你是谁?”他瓮声瓮气地说:“老卡。”我挣扎着要下来,他不答应。后来,他越爬越慢,终于停住了。我意识到不好,赶忙喊他,摸他。我摸到了他流出来的肠子……
丑兵死了,竟应了他临行前的誓言。我的泪水打湿了信纸,心也一阵阵痉挛。
【1】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半个月亮明灿灿地照着营区,像洒下一层碎银。
【2】文中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手法刻画丑兵,找出两处并说说其好处。
【3】起初被人叫“老卡”,丑兵很受打击,后来他却自称“老卡”,对此,你如何解读?
【4】“好兄弟,谢谢你,谢谢你给我上了一场人生课……”请探究“人生课”在全文中的深刻意蕴。
12、人生由无数片段构成,它们或为我们带来悲喜感受,或为我们带来生命感悟,它们是我们生命中无法忘却的记忆。请以“永远的珍藏”为题,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挖掘值得写的人和事,为一篇记叙文。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