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B. 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
C. 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
D. 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都出自《论语·子罕》,是颜回赞颂老师孔子的话。
B.《回忆鲁迅先生》选自《萧红全集》,作者是萧红,她的代表作有诗集《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C.《老王》的作者是杨绛。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等,译作《堂吉诃德》等。
D.《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玲的生肖属猴。弟弟比她小2岁,小玲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她选择了可爱的机器狗。
B.文言文中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卿今当途掌事”中的“卿”就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C.绝句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足下”的意思是“您”,上级称下级,或同辈相称,表尊重。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嫦娥四号的成功发射,举国人民弹冠相庆,共同感受伟大的繁荣富强。
B.当初他对奶奶的病不以为然,结果那次竟成了决别,这点一直让他感到痛心。
C.曾几何时,为了这个值得庆祝的纪念,多少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浴血奋战。
D.尽管霍金被疾病困在轮椅上,但他仍锲而不舍,创作了一系列科学著作。
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听了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我们都十分诧异。
B.诘问之下,他终于开口讲了事情的原委。
C.这些诗歌,读来悲愤激越,慷慨淋漓,充满感人的力量。
D.小明今天买到的荔枝还带着露水和青叶,真是鲜为人知。
6、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调羹(gēng) 舀水(yǎo) 弄堂(nòng) 校对(jiào)
B. 竭力(jié) 绞肉(jiǎo) 揩油(xié) 铁栏杆(gǎn)
C. 油腻(nì) 干枯(kū) 阖家(hé) 瞿秋白(qú)
D. 不济(jì) 干劲(jìng) 捆上(kǔn) 果戈里(gē)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
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文中作者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大,凸显出叶圣陶的“待人厚,律己严”的精神品德。
C.《伟大的悲剧》一文通过对英国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伍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描写,赞颂了人类勇于探索、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D.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8、阅读文言文,回答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素琴 (4)孔子云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本文虽题为《陋室铭》,内容写的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以明作者高洁傲岸之志。
9、请将下面的古诗默写完整。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王
仇士鹏
①老王的炒货摊在巷子的交叉口旁。
②每天我骑车经过时,老王已经把摊支好了。瓜子、花生、核桃、葡萄干……分门别类放好,然后他笑呵呵地坐在小板凳上。从早到晚,无论我什么时候经过,都会看见老王满脸笑容地与别人说着话。即使在冬天最冷的日子里,老王也没有休息过。他披着厚厚的军大衣,手缩在袖子里,苍老的皱纹折出热情满满的笑容。“要不要来点瓜子,喷香的!”“来尝尝啊,小鹏,新上的货!”
③七年了,我从一个孩子长成了青年,而老王依然摆着自己的小摊。
④渐渐知道,老王家是郊区的。最初,老王每天都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客,后来骑不动了,才狠狠心买了辆电动三轮车,再后来,他眼睛不好使了,便开始卖干果、炒货。老王家里只有他一人——老伴早早去世,孩子也因车祸先走一步。可在他告诉我之前,我一直没有看出来。老王脸上的笑容始终那么和善,像是清晨明媚的阳光,带给人一天的愉悦和美好。
⑤巷子口不光有老王的炒货摊,还有刘阿姨的菜摊、张大姐的水果摊、王叔的理发店等等。如果炒货摊前找不到老王了,四处望望,必然能在别人的摊子旁找到他。没生意的时候,他就喜欢到王叔那儿聊上几句,或是和刘阿姨拉拉家常。有时候刘阿姨有事,他会主动帮忙照看摊子。偶尔。我会在老王的摊旁聊会儿天。老王总是笑眯眯的,说着过去的故事。“想当年我一天能拾一百多斤粪,走上三十里路交给生产队……三十斤换十工分,十工分能换三四毛钱呢。每天都能喝上点小酒……”有时候老王说得夸张了些,张大姐就会大声揭穿,取笑老王吹牛。老王也不以为意,哈哈大笑几声,然后接着说。老王的笑声很有特点,像浪一般一波一波的,让我们的嘴角也跟随着荡漾出欢乐的弧度。老王已经把这巷子口当成了自己的家,每天脸上都是满满的笑容。
⑥老王中午依旧守在摊位上。有时候看见他吃午饭,一个搪瓷大碗里盛满了面条,白溜溜的。老远就能听到他呼噜噜的吃面声,似乎很是香甜。一次,我与父亲闲聊时,说起巷子口的老王吃面时的样子,看着很让人嘴馋。父亲略带不屑地说:“好吃?一点油星子也没有,就用白开水煮的。”“不可能吧,好歹也应该有点菜吧,不然光有面条怎么吃啊?”“你没听刘大姐说嘛,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只吃面条子,鸡蛋都舍不得吃一个,”仔细想想,怪不得出礼时,有些吃剩下的肉莱,父亲总会打包带回去放在冰箱里,第二天早上送给老王。老王每次都会一个劲儿地感谢父亲,一看到我从他面前经过,就会热情地塞一把香喷喷的炒货给我吃。
⑦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看到老王,我心里总感觉有些沉沉的。一次不经意间谈起这事,老王淡淡地说:“比年轻那会儿强多了喽,当年啊,连肚子都吃不饱,现在都已经能吃上白面条了,日子好过多了。”听老王说,他们以前都是将山芋用磨磨成浆,冲成稀饭,忍住那刺鼻的酸味,一口气灌进肚里。像萝卜干什么的,都算得上美味了。哪怕是过节,菜也只有一点点的肉味,甚至连糖都要化进水里用。老王说话的时候,脸上始终带着一抹笑容,嘴角浅浅的弧度,从过去一直弯到未来。
⑧一天又一天,老王始终坐在他的炒货摊前。一年又一年,老王把日子守成永远绽放的笑容。
⑨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吧。
(选自《陇东报》2018年8月11日,有改动)
【1】通读全文,说说老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除此之外,老王还有哪些优点?
【2】第④段中,插叙老王“最初”“后来”“再后来”的生活情形,还有他的家庭境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老王的笑声很有特点,像浪一般一波一波的,让我们的嘴角也跟随着荡漾出欢乐的弧度。(从修辞的角度)
(2)有时候看见他吃午饭,一个搪瓷大碗里盛满了面条,白溜溜的,老远就能听到他呼噜噜的吃面声,似乎很是香甜。(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11、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各题。
【材料一】
旅游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理解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道河流、一个城市、一个国家。
——《旅游天地》
【材料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假期间,某初中生随同家人开启了文化之旅。他从沈阳出发,途经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的情致;再赴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忆一段白居易勤政爱民的佳话;最后到了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寻觅崔颢在浩渺烟波中眺望故乡的身影。
【材料三】
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春夏两季,云低雾浓,古木葱茏,雨后山野空气清新,寺宇庭院一尘不染;秋季水位涨高,乘风破浪,白水秋风;冬季晴雪初霁,“幽峭精绝”的冬景令人称绝。身临这山灵水秀的旷世奇观,把自己完全交给大自然,在峨眉秀丽的山色中尽情吮吸天地间的精华!
——《行走峨眉山》
作为亚洲第一长河,长江是仅次于非洲尼罗河与南美洲亚马逊河的世界第三长河。它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上的雪域中缓缓流出,注入浩瀚的东海。长江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孕育着一个个文明。
——《漫步世界看山川》
洛阳这座城市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一座美丽的牡丹花城。白马寺和龙门石窟是洛阳的著名景点。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寺院;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中华传统文化》
【材料四】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人数激增,2013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超过9000万人次,2014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游达到1.17亿人次。随着中国人出境游的不断增多,一些游客乱丢垃圾、大声喧闹、不守规矩、入乡不随俗等不文明行为也逐渐成为中国游客的专属“标签”。
每逢假期过后,凡是出境游归来的人首先不是描述那个地方有多么好,而是会抒发一句感慨:人真多。紧跟着的一句话十有八九会是:中国人真多。假日一到,世界各国的旅游胜地便被中国人包围。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旅游就是到一个地方拍张照片,证明“到此一游”。至于旅游地的风光到底好在哪,那里有什么文化底蕴和特色,此番旅游的目的是什么,很多时候被无意识地忽略掉了。比拍照更让世界瞠目的,是中国游客的疯狂购物能力。不知从哪个黄金周开始,总是会看到中国游客在某品牌店抢购;一边抢购名牌包,一边不住咂舌“中国人真是挺有钱的”。
【1】对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旅游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景点的外在之美,更在于理解其文化内涵。
B.游人在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会感受到白居易勤政爱民的情怀。
C.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这里一年四季景色宜人。
D.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是亚洲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长河。
【2】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的具体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联。下面哪一项补充最合适( )
上联:洛阳城中寻历史足迹
下联:
A.登黄鹤楼望故乡身影
B.亚洲长江滋润肥沃土地
C.峨眉山上赏自然奇观
D.白马寺传诵佛家经典
【3】阅读【材料四】,你认为“中国式旅游”有哪几个特点?请分别归纳并提出至少两点建议。
12、命题作文
有一首歌的歌词写道:“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是啊,谁在成长过程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遭遇“风雨中的这点痛”在所难免,坚强的人一定会勇敢面对。
请以“这点痛算什么”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写人记事不求面面俱到,但必须突出中心,详略得当,层次清楚;写作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