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山东潍坊2025届初二语文下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场合中,文明警示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即使饥肠辘辘,也须风度翩翩。”(食堂里)

    B.“我想有个家!”(垃圾箱旁)

    C.“外地回来不报告,整个小区找你闹!”(防疫期间的小区)

    D.“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花园旁)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林则徐禁烟销烟的壮举家喻户晓,但他在治理水患、兴修水利方面的功绩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

    B.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老师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C.对于地球环境污染的加剧,仍有些人不以为然,漠不关心。

    D.为了考上重点中学,我们的班长成天目不窥园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mǎo头(chàn)   吞shì)   怏不乐(yāng

    B.驿路(琐(wěi)   弱(yíng) 心有灵

    C.miè)   一nuò)   告qìn)   息凝神(bǐng

    D.宁() 无) 相形见chù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洁白的一串串槐花,散发着醉人的芳香。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为今年中考再创佳绩,三个学校的领导都来给毕业班同学加油鼓劲。

    D.只要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就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少年行

    王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注释)①本诗是王维早期的作品,当作于安史之乱发生之前。②擘:张,分开。③雕弧:饰有雕画的良弓。④白羽:指箭,尾部饰有白色羽翎。⑤五单于:原指汉宣帝时匈奴内乱争立的五个首领。汉宣帝时,匈奴内乱,自相残杀,诸王自立分而为五。这里比喻骚扰边境的少数民族诸王。

    A.“擘两雕弧”言其多力善射,能左右开弓;“偏坐金鞍”言其鞍马功夫娴熟,能在疾驰的马背上自如地变换各种姿势。

    B.诗人将主人公置于孤危险恶的战争情势之中。少年以“一身”对“千重”之敌,竟能左右驰突于敌阵之中,如入无人之境,其过人的胆略和武艺已分明可见。

    C.诗中出现的雕弧、金鞍和白羽,均是以着色之笔略加点染,这里的物为人增色不少,人与物互相辉映、相得益彰。

    D.以浪漫的笔调讴歌了崇尚事功、舍身报国的任侠精神,表达作者对这些少年空有一身本领却不被重用的惋惜之情。

  •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B.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

    C.2011年4月24日,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海内外五万多名清华学子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享天伦之乐。

    D.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国别体通史。

    C.《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回忆鲁迅先生》作者萧红,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孤]幼年丧父。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④[荻]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⑤[闾里]乡里。⑥[士人家]读书人家。⑦[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务,致力,从事。⑧[文字]文章。

    1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事/有难易乎 B.教然后/知困

    C.欧阳/公四岁而孤 D.多诵古人/篇章

    2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你认为以上选段的事例可以用来印证下面哪一个观点呢?(只需填序号)( )

    A.崇尚科学、消除愚昧,社会才能进步。

    B.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

    C.诚实守信、创新发展是一种学习品质

    D.勤学苦练、专心致志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3读了“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这个故事,请你结合我们的学习实际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50字。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3)《游山西村》中既描绘了农村明媚秀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又蕴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人际交往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选择

    奚同发

    ①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刻,A他眼里喻满泪水。算算从6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②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他知道,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琴真的缺乏感情。

    ③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他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亲要逼着他选择拉琴。多年来,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比如说,为什么家里父亲在时就有电,父亲外出时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他想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练了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都是如此。

    ④也曾上台演出,也参加了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此而快乐起来。一旦拉琴,一种从心底浸漫过来的忧郁,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带入拉琴,一定参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之前和拉琴之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都对他充满了信心,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完全可以调整过来。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这种情况依然没有改变,'大家对此感到非常遗憾。他成了学院里众所周知的“另类"。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

    ⑤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也是他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自选曲目。当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每个角落……他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时而闰滑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柔,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述说着一个琴童哀求抗争、淋漓尽致的甜酸苦辣和喜怒哀乐……

    ⑥没有用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回忆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琴的痛苦历程。起初,他只想随便拉一拉,这毕竟是他在学校里的最后一次考试——他已经考了多少次试啊!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B泪飞如雨,就连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也为之动容。

    ⑦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弓子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

    ⑧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学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⑨“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

    秀的一位。”老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这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

    ⑩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安静得甚至可以听到人们的呼吸声。

    ⑪C泪再一次流下来,牙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

    ⑫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

    1通读全文,写出标题“选择”包含的两方面内容。。

    2研读文中三次“他”的泪,写出你的发现。

    (1)第一次,“眼里噙满泪水”是因为:

    (2)第二次:“泪水如雨"是因为:

    (3)第三次:“泪再一次流下来”是因为:

    3选文中第③、④两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通读全文,文章展现了“他”怎样性格?这种性格又是怎样造成的?

    5简述⑤段“他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大开大合往来飞梭。”的写法与作用。

  • 11、别一出校门就梦想当马云

    ①2014年8月28日,美国彭博新闻社发布的亿元富豪指数显示,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拥有218亿美元资产,超越万达集团王健林成为中国内地首富。

    ②马云的成功让我们赞叹羡慕,但许多人并不知道马云曾经一天工作20个小时,有过吃9个月泡面的艰苦创业期。

    ③马云从学校辞职后创办中国第一个商业信息网站“中国黄页”,在杭州开始创业,也经过了一个不挣一分钱的艰难阶段。

    ④刚开始,大家工作都很投入,一眨眼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常常肚子饿时才想起来吃饭,为了省时间,他们便吃快食面。

    ⑤可是创业的困难程度是大家没有想到的。当初准备的钱都投进去了,可是连个泡都看不到。由于没有钱,工资自然没得发,马云唯一能满足大家的就是免费发快食面。为了省钱,他连快餐都不舍得吃,经常煮包泡面对付着。

    ⑥马云每个月入不敷出,被迫沦为“泡面党”。一日三餐都吃快食面,把一些人的胃吃坏了,有些人不得不溜号走人了。也有些人开始叫苦:“这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吃泡面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马云总是学电影里的台词安慰大家:“快了,面包会有,一切都会有的。”

    可是一个月、两个月、四个月、五个月,生意都亏本,马云也实在想不出辙来了,因为他天天从早忙到晚,一天工作20个小时,仍然没有成功,他也没有底气说一定会成功。

    ⑧那年春节,大年三十他还在工作。母亲放心不下他,于是打电话问他:“晚上吃什么啊?”他没有想,就说:“吃快食面。”母亲突然停住了,说:“那你回来,别干了!”“不行,弟兄们都还没走。”母亲哭了,说道:“你这是何苦啊,好好的固定工作不干,非要创业。”母亲专程赶过来,为大家做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大家吃得舒舒服服的,但也流出了眼泪。

    ⑨后来,马云在一次招聘中问一个学生:“你喜欢吃什么?”那人说:“快食面。”马云马上就乐了,“好!”那人也乐了,补充了一句:“我能把方便面煮出18种味道,成了同学们口中的方便面‘达人’。”马云马上说:“你,我要了!”

    ⑩此后,马云就让那人给大家煮泡面,把快食面吃出花样来。那人一来,果然让大家改善了生活。她不是只买一种牌子的方便面,而是不断地换牌子,每种牌子和口味都尝试一下。什么酸辣牛肉面、豉汁辣排面、蟹黄鲍鱼面、麻辣火锅面、酸菜炖排骨面、小鸡炖蘑菇面、西红柿炖牛腩面、笋干老鸭煲面、蟹粉狮子头面、葱香排骨面,就这样各种牌子、各种味道的方便面大家都吃了,渐渐地都说快食面好吃。

    ⑪后来她能够把方便面煮出50多种味道来了。就这样,马云接下来的日子里,虽然还是十分艰苦,但吃泡面的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浑然忘记身处低谷与逆境,一直都这么乐观与从容着。试问一个人拥有这样的专注和态度、韧性和耐力,还有什么样的苦难他扛不住?就这样,他们在吃了9个月的快食面后,开拓出了一条“血路”。

    ⑫别一出校门就梦想当马云,用马云的话说,“一创业就想挣钱是不可能的,至少需要五年时间”“阿里巴巴过去走的路和吃的苦,很多公司要重新走一遍,吃一遍”。

    1本文采用了哪种叙述顺序?有何作用?

    2文章重点回忆了马云吃9个月泡面艰苦创业的事迹,而这9个月吃泡面的原因和感受也经历了以下过程,请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①节省时间__________→②没有工资、对付着吃→③入不敷出__________→④变换花样、都说好吃→⑤多种味道、吃得“_____________

    3分析文段⑥中画线句子表现了人物什么样性格特征。

    马云总是学电影里的台词安慰大家:“快了,面包会有,一切都会有的。”

    4品析文段⑦中画线句子里加点词语的作用。

    可是一个月两个月四个月五个月,生意都亏本,马云也实在想不出辙来了。

    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含义的理解。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题一:

    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

    请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联系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背景,对拍照时的细节做出生动具体的描写。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2)不得抄袭本试题卷中的阅读材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