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表现在( )
①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
②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③局部战争冲突从未间断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2、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这是因为( )
①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②法治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尺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19年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启动,澳门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这( )
A.表明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B.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
C.得益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D.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4、坪塘花溪新苑社区委员会把居民对楼院管理的意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收集上来,根据居民们的意见,随后又通过微信群把最终方案发布下去。做到协商有序化,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建议。该社区的工作( )
A.扩大了居民自主管理的权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B.充分尊重了居民意见,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C.体现了社区居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
D.有力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5、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共建“一带一路”的市场很大,足以容得下各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把“一带一路”蛋糕做得更大,使全世界人民共同受益。这说明我们
A.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C.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D.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6、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权保护的是
①国家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
②实施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
③浙江实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④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曾经去过欧洲旅游的一位中国游客说:“在西方国家,他们有给‘小费’的习惯。刚去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后来才慢慢知道。曾经 就有不少人因为没给‘小费’被当地人认为很小气,甚至发生争吵。”对此,我们应
A.认识到世界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而无法沟通
B.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中去探索多彩的世界
C.以排斥的心态去面对其他种族、国家的文化
D.放弃自己的文化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8、以下观点或事件与下图发展理念(从左到右)对应正确的是( )
①实施“互联网十”行动计划
②五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⑤②
9、剑桥大学第346任校长杜思齐说过:“教育应该允许学生们尽可能广地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接触不同的世界观和想法将迫使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这告诉我们
A.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
B.把出国留学当作自己的唯一目标
C.要与外国人的世界观保持一致
D.良好的教育都是在强迫下进行的
10、 截至2019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闭幕,今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4件,修改法律13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5件。他同时指出,这不是今年最终的数字,12月常委会会议还将审议通过一些法律、决定。
对此,有同学认为:法律就是用来制裁违法犯罪的,但未成年人受特殊保护可以例外。
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11、观点:双方当事人订立的合同,都具有法律效力
12、 当前,我国仍然部分存在着劳动观念不正确、学校劳动教育削弱、家庭劳动教育缺失、社会劳动教育缺位等现象。这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要求有较大差距。为全面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2020年3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
13、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材料二:国家治理要三清: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领导干部要“四常”: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
(1)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要“让人民监督权力”?
(2)“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体现了我国的什么治国方略?“老虎、苍蝇一起打”体现了该治国方略的什么要求?
(3)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们必须积极行使哪一政治权利?
(4)材料二中的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符合和谐社会的哪些基本特征?要实现“三清”“四常”,你认为广大党员干部应增强哪些意识或素质?
14、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为什么我们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5、 2018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同时也迎来了第一个“宪法宣传周”。为了贯彻落实“宪法宣传周”活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黑龙江,我省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了“法治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促进法律进班级,法律进课堂,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谈谈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6、2017年是重庆市直辖20周年,20年来重庆市发展迅速,国内外赞赏有加。为献礼直辖20周年,某校九年级3班开展了“与直辖同行,因未来而变”的主题班会活动。下面是活动的三个部分,请你参与。
【重庆速度】
【重庆魄力】
【重庆未来】
17、(聚焦两会)2019年3月3日下午3时,中国正式进入“两会时间”。我校展开时政展播活动,让学生了解时事政治。下面是时政展播的材料,请你参与探究以下问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次会议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之年召开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各有关方面大力支持。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深入个别小组听取意见和建议,与委员共商国是。
9日,政协委员列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讨论外商投责法草案。
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了各项工作报告的决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
(1)请运用教材知识解读这段时政热点?
(2)我国每年召开的“两会”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