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属于人体基本组织的是( )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结缔组织
D.营养组织
2、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正确途径是( )
A.输尿管→尿道→膀胱→体外
B.尿道→膀胱→输尿管→体外
C.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D.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一山不容二虎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螳螂捕食,黄雀在后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如图一是一株烟草植物示意图,图二是①结构中一个细胞的放大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一中的①、③、④所示结构是构成植物体的器官,②是贯穿植物全身的输导组织,它具有输导功能
B.吸烟有害健康,原因是烟草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这种物质主要存在图二示细胞中的C
C.组成④所示结构的细胞中,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D.图二中A所示结构为细胞核,它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
5、小明同学测量不同植被环境下的空气湿度,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时间 | 裸地 | 草坪 | 灌木丛 |
早晨 | 57.5 | 72.5 | 90.6 |
中午 | 40.0 | 61.1 | 73.1 |
晚上 | 46.1 | 67.4 | 85.3 |
A.表中数据表明,中午时的裸地空气湿度最小
B.测量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时,干湿计应放在地上
C.表中数据表明,草坪也有提高空气湿度的作用
D.表中数据表明,早、中、晚不同时间段,早晨的空气湿度最大
6、下列关于人体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痰是在气管中形成的
B.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C.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进入鼻腔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D.吞咽时,会厌软骨可以盖住喉口,避免食物进入气管
7、手指被扎,痛觉形成的部位是:
A.指尖
B.效应器
C.感受器
D.大脑皮层
8、下列( )可能是原始大气的成分
A.甲烷、氨、水蒸气、氧气
B.甲烷、氨、水蒸气、氢气
C.甲烷、氨、二氧化碳、氧气
D.氨、水蒸气、氢气、二氧化硫
9、在一个鱼塘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鱼
B.浮游动物
C.螺蛳
D.水草
10、小明问妈妈:“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说:“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信号。”妈妈的回答属于科学探究的
A.观察
B.实验
C.提出问题
D.作出假设
11、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藻类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了煤炭
B.水杉、卷柏、银杏都属于裸子植物
C.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点是都不产生种子
D.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
12、下列有关人体构成正确的是( )
A.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人体
C.细胞→组织→系统→人体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13、如果箭头表示正常的血流方向,则图中较粗的血管能正确表示静脉的是( )
A.
B.
C.
D.
14、下列关于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神经元的细胞体
B.图中②③④是突起,他们共同组成神经纤维
C.图中④结构若是传出神经的部分,则可感受外界刺激
D.该神经元接受刺激后只能产生兴奋
15、鸡蛋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完全消化后的产物是
A.葡萄糖
B.二氧化碳和水
C.氨基酸
D.麦芽糖
16、下列有关细胞的分裂、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不断分裂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B.一粒大豆种子长成一棵成熟的植株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细胞的分化有关
C.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
D.细胞的分化是指随着细胞的生长其形态出现差异的过程
17、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
A.角膜、大脑皮层
B.视网膜、大脑皮层
C.玻璃体、视神经
D.晶状体、视网膜
18、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的是( )
A.口腔
B.咽
C.喉
D.食道
19、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森林古猿就是类人猿
B.人类进化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D.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祖先
20、安全输血,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 )
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O型血
21、心室收缩时向动脉血管输出血液的数量叫做_________。
22、人体的消化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23、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由________的树状分支和_______ 组成。
24、细嚼馒头有甜味,这是由于_____的缘故,患肝炎的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是因为_____分泌不足,从而影响消化。
25、汗液流到嘴中,略有些咸味,是因为其中含有少量的________;汗液流在棉质衣服上,如果不及时清洗,会留下黄色的汗渍,很难洗掉,这是因为汗液中的________与衣物纤维发生了化学反应。
26、___________是使血液在人体血管内循环流动的泵。
27、______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8、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_____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的_____平衡,维持_____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29、 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30、在呼吸系统中,_________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31、请将血液成分和对应的主要功能配对起来。
(1)血浆 A. 止血凝血
(2)红细胞 B. 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
(3)白细胞 C. 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4)血小板 D. 运输氧
(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
32、如图表示生物体内某一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判断:
(1)若a为脂肪,b为脂肪酸和甘油,则M为胃。(_____)
(2)若a为入球小动脉,b为出球小动脉,则M为肾小管。(_____)
(3)若a为静脉血,b为动脉血,则M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_____)
(4)若饭后1小时,血液由a流向b,b处葡萄糖含量增加,则M为小肠周围毛细血管。(_____)
33、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会引起血糖水平下降,致使机体出现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某兴趣小组以小鼠的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以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①将10只正常的小鼠随机均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小鼠的活动状况。
②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小鼠活动状况无变化。
③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的低血糖症状得到缓解,B组小鼠活动状况无变化。
(1)设计B组的目的是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
(2)实验中,控制无关变量采取的措施有____(写出一条即可)。
(3)该实验可以证明____。
(4)实验中,用10只正常的小鼠随机均分成A、B两组,而不是只用2只正常的小鼠分成A、B两组,目的是___。
(5)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是___。
34、下图一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正面),图二是人胚胎发育的某一阶段示意图。请据图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内填图中序号):
(1)女性从青春期开始乳房发育,每月基本上会来月经。与这些生理现象关系密切的是图一中的结构[______]______分泌的______,该结构能产生卵细胞。
(2)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______后,缓慢地移动到③______中,最终附着在③的内膜上,其内的细胞继续进行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胎儿生活在③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⑤______、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⑤经母体排出。
(3)成熟的胎儿和⑤从母体的[______]______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分娩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
(4)每一个生命的到来都饱含着母亲的艰辛付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爱生命,感恩母亲。你认为母亲在怀孕期间和分娩时承受了哪些艰辛?______。(说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