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杂兴(xīng) 朴素(shù) B.附近(fù) 捣乱(dāo)
C.占卜(pǔ) 倘若(tǎng) D.清平乐(yuè) 绮丽(qǐ)
2、带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嫦娥(cháng) 苍穹(qióng) 揽月(lǎn)
B.宛若(wǎn) 捆绑(kǔn) 先驱(qǖ)
C.绚丽(xuàn) 火焰(yàn) 实践(jián)
D.遨游(áo) 不懈(jiè) 拍摄(shè)
3、读诗句,按要求完成练习。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亡赖”同“无赖”,它在句中的意思是( )
A.蛮不讲理 B.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C.无可奈何 D.顽皮、淘气
【2】从这两句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 )的孩童形象。
A.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豆重担 B.年纪尚小,只能做一些辅助性劳动
C.不懂世事,只知玩耍 D.故意偷懒,不参与集体劳动
4、下列对本单元课文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通过对哈尔威船长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他舍己救人、临危不惧、机智、果断等品质。
B.通过对黄继光舍身堵枪口的动作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为革命事业视死如归的宝贵品质。
C.铁杵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一定要听从劝告,才能成功。
5、读句子,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⑴看到侵略者的种种罪行,我们不由得怒发冲冠。(guān guàn)
⑵牛犊的模(mó mú)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
⑶我们和(hè huó)着节拍唱起了欢快的歌。
⑷天气真闷(mēn mèn)热,眼看要下雨啦!
6、应该用什么感情来朗读这一幅幅美丽的乡村风景图?( )
A.喜爱 B.深情 C.愤怒
7、选词填空。
寂静 安静 平静 幽静
1.一阵大风过后,湖面上又恢复了( )。
2.上课铃响了,校园里十分( )。
3.到了深夜时,整个村子格外( )。
4.贝多芬走在( )的小路上,听见茅屋里传来了琴声。
《最后一分钟》习题
8、让字词走进语境。
一棵bái huà______树jì_______寞地挺立在雪原上,màn______天的晚xiá_______中,落日的余晖给它xiù______上一道金边。树下duǒ_______着一只máo róng róng________的小雪狐,真是惹人喜爱!
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2】首句中“___________”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在___________。
【3】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送别诗,既写朋友的离愁别绪,又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B.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将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巧妙地烘托出来。
C.最后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高洁、清白的品格。
D.“寒雨”后天非常冷,加上离别时的孤寂,诗人心里一片冰凉,所以说是一片“冰心”。
【5】联系最后一句,说说洛阳亲友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重点段落品析
夜校就在三钻儿家的豆腐房里,房子很破。教夜课的是东庄学堂里的女老师,穿着青布裤褂,胖胖的,剪着短发。女老师走到黑板前面,屋里嗡嗡嗡嗡说话的声音立刻停止了,只听见哗啦哗啦翻课本的声音。雨来从口袋里掏出课本,这是用土纸油印的,软鼓囊囊的。雨来怕揉坏了,向妈妈要了一块红布,包了个书皮,上面用铅笔歪歪斜斜地写了“雨来”两个字。雨来把书放在腿上,翻开书。女老师斜着身子,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1】女老师是什么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述一下你的老师的外貌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来喜欢上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们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读画“ ”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这一假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假说”是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研究之后的推测,句中的“________”一词也说明科学家们在没有找到证据前无法得出完全肯定的结论。
【2】“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指的是( )
A.古生物学家们绘制的恐龙的画像。
B.古生物学家们百年的漫长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
【3】“点睛之笔”在文中指( )
A.为古生物学家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证据的辽宁西部发现的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B.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
C.文章或绘画传神的精妙之处。
【4】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
心灵的大桥
窗外下着毛毛细雨。我被一道题难住了。唉!该怎么解呢?我坐不住了,就朝雨里走去。
在通往乡间的小路上,我遇到了一个约六七岁的小男孩,他蹲在一个积满雨水的小水塘边,细雨不停地飘落在他的身上,头发梢上不断地滴着雨水,可他好像什么也没觉得。
“小弟弟,你在干什么呀?”我疑惑地问。
“造桥呗!”他连头也没抬,只将手中的一叠小木头往水塘里排列开去。
“造啥桥啊?”我好奇地又问一句。
“造大桥。”他边回答,边将一块较大的木头往已造好的“桥墩”上放去。
“哦,大桥造好啦!大家可以过桥了!”小男孩高兴得跳了起来。“啪”的一声.一脚踩得泥浆水溅了开去,“大桥”倒塌了。
男孩抓了抓头皮,不声不响地又蹲下来,心疼地捡起木块,重新搭了起来,嘴里还嘟嚷着:“这个木头桥不好,我长大了要造座又大又牢的桥。”
我被眼前的一切感动了:木头虽然没有搭成,可是男孩的心里已建起了一座理想之桥……他那种刻苦好学、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不禁自问:“难道我就不能像他一样,去解答难题吗?”
我转身朝回家的路上走去,离小水塘越来越远了,可当我回过头来,透过蒙蒙的细雨,隐隐约约看见小男孩还在认真造着“大桥”呢!
是啊,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心灵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
(1)写出下列词句在文中的意思。(2分)
疑惑: 坚持不懈:
(2)文章结尾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2分)
A、照应开头 B、总结全文
(3)“男孩的心里已建起一座理想之桥”这“理想之桥”指的是( )。(2分)
A、长大建一座又大又牢的桥 B、木桥
(4)“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心灵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 这“理想之桥”指的是( )。
A、一座又大又牢的桥 B、树立远大而有崇高的理想
(5)用“ ”划出文中小男孩坚持不懈、刻苦学“造桥”的有关句子(划两处即可)。(2分)
(6)作者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一件什么事,他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13、阅读下列片断,回答问题。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足 满意﹚,以为自己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成功),但是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 )像车轮一样。
【1】这个片段选自课文《寓言两则》中的 _________。
【2】“绑”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画,组词( )。
【3】认真读文,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4】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果然 突然 成功竟然
【5】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拜访(___________) 牢记(___________)
【6】纪昌是怎样练习把小东西看成大东西的?请用“——”在文中划出来。
【7】从纪昌练习眼力这个过程,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开心阅读。
一张借条
那年的我正值十八岁,看着身边的同龄人因为辍学经商腰包鼓起时,我跃跃欲试,也想(放弃 丢弃)学业,加入赚钱的行列。
我的想法却遭到了父亲的(热烈 强烈)反对。他说,无论将来做什么,等先把学上完再说。那时的我怎么会听他的劝呢!顾不得他捶胸顿足,也不去管他唉声叹气,我毅然离开了学校。可是经商谈何容易。首先是本钱的问题,我手中没有半点积蓄,只好去跟那些要好的哥们儿借。
我从未这样低三下四过,可我仍没有借到一毛钱。那些平时把义气挂在嘴边的哥们儿无一例外地拒绝了我。是的,借钱给一个对经商一窍不通的人,不亚于把钱投入大海。
有一个人却心甘情愿把钱投入大海,那就是我的父亲。当他把那两万块钱拍到桌子上时,我除了喜悦,还有惊愕。
父亲沉着脸说:“打个借条给我,一年后的今天,你挣了钱还我。如果还不上,你就听从我的安排!”
也许父亲早就料定了我不会成功。还不到一年,两万块钱被我挥霍一空。父亲没有(谴责 责备)我,虽然这些钱是父亲半生的积蓄。
父亲说:“现在,你该听我的了!”“嗯。”我惴惴地答应了。“我叫你回学校念书!”听了父亲这个简单的要求,我感到无地自容。
父亲亲自送我回到学校里,经过失败的洗礼,我终于明白,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知识是多么重要。
几年后走出大学校门的我,已不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当我再次选择经商,并且在不久后就取得可喜成绩的时候,我忽然又想起了那张借条。我问父亲:“当时你怎么就不心疼那两万块钱呢?”父亲笑着说:“我用两万块钱,买回来你这大好的前程,很值哩!”
看着藏在父亲皱纹里那(朴素 朴实)的笑,我的眼里却满是泪水。
【1】用“ ”在文中括号内画出恰当的词语。
【2】本文的主要情节可以用五个简短的句子概括,请按先后顺序写出中间三个。
①我”经不住赚钱的诱惑,决定辍学经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再次选择经商,喜获成功。
【3】第八自然段中“失败的洗礼”在文中指什么?用“ ”画出来。
【4】品读文中加点的词语,说说“我”“喜悦”的是什么,“惊愕”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画“ ”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我”此时觉得“回学校念书”是一个“简单的要求”?( )
A.“我”功课一向很好,念书对“我”来说很简单。
B.与放弃学业在外盲目打拼相比,重返校园上学对“我”来说是一条熟悉平坦的路。
C.父亲提出的这个要求,条件不多,没有指望“我”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
D.“我”在外打拼多年,积累了许多经验,念书也就不困难了。
【6】如果给短文换一个题目,你会选哪一个?请写出理由。
A.两万块钱 B.学费 C.重返校园 D.约定
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完成句子
1.________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________从不吃惊。(填关联词)
2.它们和乡下人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雄鸡在场地上走来走去。(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姐姐对哥哥说:“我们一起去看望外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是小林读《芦花鞋》后写的一段话,存在三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帮他修改。
读了《芦花鞋》这篇课文,被青铜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感激了。如果我们能像青铜那样,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害怕,努力去克服,就可能成为一个强者!
17、修改病句,将修改后正确的这段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请找出四处错误)
种子张开了小嘴儿,咂(zā)着甜密的乳汁;舔着鲜美的雨滴,幼芽伸出了舌头儿;花苞胖了,滚动转动着晶莹的水珠儿;柳枝醉了,摆动着柔软的腰肢;小溪哭了,脸上泛起了酒窝儿,荡起笑的涟漪(lián y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这段话在文中是很极其重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节体育课上我们踢了足球和羽毛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天下雨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去郊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作。
亲爱的同学们,学学老舍爷爷用具体的事例来写猫的特点的方法,你也来写写你喜欢的动物朋友吧。
要求:(1)抓特点举事例。(2)400字左右